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黃宇軒:一幅藝術作品所說明的六四香港意義

黃宇軒:一幅藝術作品所說明的六四香港意義
+ ~+ u; [$ z1 b- h# [: \! X7 a2 gwww2.tvboxnow.com
  b+ M7 l$ `6 O. X  Q
tvb now,tvbnow,bttvb" n3 g5 |4 x. K: @; N7 H
& ^* U; ]: O4 U% l- [!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o6 n" ^3 U* M$ x0 m5 E
捷克籍藝術家Pavel Maria Smejkal的改圖作品《1989, Beijing》。設計圖片 : Pavel Maria Smejkal有關六四之於香港,我總認為一幅藝術創作說明的,有時還勝過千言萬語。它是Pavel Maria Smejkal在2009年的創作《1989, Beijing》(在「Fatescape系列」中)。那是一張經加工而成的數碼照片,將1989年6月5日在長安街上的王維林及他所面對的四部坦克車,從原有的「Tank Man」照片中刪去,讓畫面看來空空如也,只剩行車路上的指示線條、淺灰的道路與樹影。
7 ~" b" i3 p: k: ?5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香港人通過這影像看到的,比世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我們知道,有一國度裏,會有看不明白的人。香港這個城市,一直是世上最用力地將從這照片中可能看到的一切,沒有流失地傳達下去的地方。那一切當中,包括香港自身的歷史。
; t/ t6 e1 k$ i' T/ h' y: P' qtvb now,tvbnow,bttvb  r/ [6 c6 z6 g, L( Q
把這些「我們可以看得到」的、數不盡的東西傳承,最具體的實踐,就是每年一次整個城市互相提醒、重溯、論辯與思考。整個社群都在五月尾、六月初,共同閱讀、思想、對話,也是古今中外難得出現過的一種公共文化。更重要的是,每年都一定有「新人」加入這傳承的實踐。' w& x7 f$ n0 q, @
3 s* p0 F& J% Q7 k7 n" N2 C
傳承與對話我想,近日出現的討論,是重新提醒我們傳承不會是個直線的過程。傳承下去,一定會出現新的觀點新的討論,可能會出現激烈的分歧和從未出現過的新觀點。但是,正因傳承不是直線的過程,它才可貴:它牽涉許多再確認、磨合、說服、誤解及一代與一代的對話。
2 H" u9 n) T+ ~4 ?9 G) `+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u' @; t" H; w5 s9 U% F9 ~  }; Htvb now,tvbnow,bttvb就像近日產生的辯論與對話,不論光與熱,都在確認六四的傳承需要整個社群的參與,而且不會停頓,不會自然而然就順暢地進行。那必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每年一次,有機會參與這動態過程,是活在香港、作為香港的公民,最重要也最可貴的經驗。tvb now,tvbnow,bttvb( ~+ v. B: l0 h) y5 S
如此去想,也許我們可更平心靜氣地面對,近日因年輕一代的六四言論而引發的爭議:他們參與進這動態過程了,對話才剛開始。我城這個社群,又啟動機制,再述可從Smejkal作品中看到的一切。每一次重述,都是一次公共事件。在這些公共事件中,不只新一代,每一個人,都會把六四的種種再消化一次,確認自己與這記憶的關係。一次又一次的重述與確認,既屬個人,也屬集體。質疑悼念的青年人也許不察覺,他們的想法,啟動了那機制,在這公共討論過後,每個人,包括他們,跟六四的關係都定會再被確認的。tvb now,tvbnow,bttvb, m- v2 R9 ]4 H) ~0 V
(黃宇軒,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地理系博士,都市研究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