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那個血壓(收縮壓)高一點沒關係,因為低的血壓(舒張壓)正常比較重要。」這則傳聞在坊間流傳已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徐千彞昨日表示,收縮壓和舒張壓一樣重要。根據國際間許多大型高血壓研究報告都顯示,有效控制收縮壓就能有效減低罹患腦中風、心肌梗塞和心臟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風險。7 k1 j% S, P; q( `
: F4 n- T7 Y, Y
徐醫師說,量測血壓時我們通常會記錄到兩個數字,較高的數字是「收縮壓」,意味著心臟收縮時將血液輸出施加在動脈壁的壓力,而較低的數字是「舒張壓」,代表心臟舒張期主動脈瓣膜關閉時留在動脈系統的血液施加在動脈壁的壓力。
$ `5 N# g$ m y) |- n
# ~1 b# g7 A w( @) H隨著高齡老化的自然進程,動脈血管彈性會逐年下降,六十歲以上的長者的收縮壓往往會越來越高,而舒張壓卻可能會越來越低,形成所謂的孤立性收縮性高血壓(isolatedsystolicHTN),由於高齡病患的高血壓往往是這樣的高收縮壓模式,因此根據目前的醫學證據,國內外的高血壓治療指引皆以有效控制收縮壓作為高齡病患的主要治療目標。
/ q" |4 F: y) C% ]www2.tvboxnow.com7 a ?+ I# T0 C w
徐千彞指出,血壓量測方法的不同會影響到血壓的數值,因此正確的量測方法相當重要,建議除了選擇合適的血壓計並定期校正之外,也要向醫護專業人員請教正確的量測部分和注意事項,以達到更理想的健康管理目標。3 Z7 o/ N( t0 i# g% f# x
公仔箱論壇- i( v6 X9 ~3 u
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