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007300283.aspx
1 {1 H5 L% l+ _% J9 q+ d3 D(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布魯塞爾30日專電)全球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逾1700萬人,由於疫情是自北半球初冬開始蔓延,科學界關注是否有氣候驅動因素。世界氣象組織8月4日起將舉辦視訊會議,邀國際專家探討氣候與病毒傳播關聯。
+ j5 l5 R: K- m5 ]9 K公仔箱論壇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網站最新統計,截至台灣時間7月30日下午5時,全球至少66萬人死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至少1703萬人染疫。
) y7 q/ R5 w' v, twww2.tvboxnow.com這場疫情從今年初冬時節蔓延全球,氣候與傳播之間的關聯性一直是討論焦點,外界也曾期待今年第二季疫情能隨天氣變熱而趨緩,但7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病毒看起來並不受季節週期影響,別以為夏天就比較安全。
1 d0 H* n7 v1 [: q& Htvb now,tvbnow,bttvb隸屬聯合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7月28日宣布將在8月4日至8月6日舉辦視訊會議,邀集國際專家探討天氣、氣候和環境因素與病毒傳播之間的關聯。
, }) z3 O. ] s+ uWMO指出,疫情最初自北半球的初冬時節在氣候相對溫和的地方出現,從東方和西方傳播,這除了反映氣候因素,也可能是因貿易和人員流動模式帶動。0 ^9 n P5 |5 Y( N4 g- s
從目前疫情情勢,WMO表示染疫人數多的一些國家位於熱帶和亞熱帶,但隨著一些南半球國家進入冬季後病例數增加,這是否是一種氣象驅動的現象還有待確定。
8 ?- q0 } G% N- ]0 b; r' G同樣,人們擔心疫情將在北半球進入冬季後捲土重來,但WMO認為這些猜測主要是基於過去其他呼吸道疾病在冬季達到頂峰的經驗,不是基於對病毒與氣候敏感性之間的關聯性。
# i1 f6 s: @4 `9 l! T1 n$ {2 a( jwww2.tvboxnow.comWMO表示,疫情很可能會在大流行階段後仍持續傳播,更進一步了解COVID-19病毒是否會像其他呼吸道病毒受到季節性環境和天氣條件的影響相當重要,有助於在未來為公共衛生政策和疾病管理提供重要科學判斷。# a+ w2 P4 G. e0 E, ~
參與這項視訊研討會的機構包括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 、世界氣候研究計劃(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國際科學理事會(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t& R. W4 T& v1 ~/ A3 ]$ E
預計會上將有約20國的科學研究人員提出約100份報告,以及由哈佛大學以及倫敦大學衛生暨熱帶醫學院的專家發表專題演講。(編輯:周永捷)109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