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中央肥胖與EC系統

肥胖與富裕似成了不可分割的雙生子,社會愈見富裕,人口也愈見肥胖,近期多個研究均指出中央肥胖症帶來的健康危機。中央肥胖的男士在1993 至2003 年的十年間增加了1.2 倍,而且愈趨年輕化,有研究指中央肥胖與身體的EC 系統有關。甚麼是EC 系統?與愈演愈烈的中央肥胖是否直接相關?tvb now,tvbnow,bttvb1 H7 x+ V2 G3 v* L
撰文:Kit5 p* w$ `+ K1 c2 I
鳴謝:陳穎斌醫生(糖尿及內分泌專科醫生) 中央肥胖(Central Obesity),又稱腹部肥胖,就是我們常說的「大肚腩」,其實是泛指一些在身體中央特別肥胖的形態。根據一項調查發現,香港由1993至2003年這十年間,中央肥胖的男士比率達26.7%,而嚴重肥胖男性比率亦由1.95%增至4.17%,令人憂心的是,其中年輕男性的升幅較大。公仔箱論壇# y4 x7 z: }) S2 m
而另一項國際性中央肥胖調查,於2005年在63個國家及地區進行,在全球招募近十八萬名向基層醫生求診的病人,探討中央肥胖的普遍性及與其他疾病如高血壓、[url=]糖尿病    [/url]、血脂異常的關係。香港約有二千多人參與,調查結果發現出現中央肥胖的病人(不論男女)高達四成。% e+ S' y6 M9 M6 H% [5 N
甚麼是中央肥胖?
4 ~9 o, L2 q! w! a  T一般來說,我們把肥胖簡單分為「蘋果形」和「啤梨形」。蘋果形就是脂肪集中在腰腹,而啤梨形則是脂肪集中在盆骨附近,而一向以來,男性較常出現蘋果形,女性則較常見啤梨形,肥胖則通常在中年以後才出現。近年發現,男性在30至40歲這些青壯期也常見大肚腩,而女性則可能受更年期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在40至50歲期間最易見發福,而肥胖的形態也如男性一樣,有中央肥胖的傾向。
% Y' j+ t5 h0 Y# s9 o- Zwww2.tvboxnow.com過胖固然並非好事,但是蘋果形的肥胖卻較啤梨形肥胖對健康有更大的影響。怎樣才算是中央肥胖呢?根據[url=]世界衛生組織    [/url]西太平洋區的標準,以亞洲人來說,男性的腰圍超過90cm(36吋),女性腰圍超過80cm(32吋),便屬於中央肥胖。* ^7 @# F3 X: v1 G" I2 j0 J
致胖原因  {' w: G/ R# |& ?$ e0 ?' W0 v
中央肥胖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形成,其中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自我選擇因素組成一個微妙三角關係。雖然某程度上先天的遺傳的確會帶來致胖因素,但是後天仍可以靠自我選擇來改變,而所要付出的努力亦比較多。
+ C+ f9 l5 Q: Y1 B9 M4 A肥胖的原因是多因性的,很可能是多年的積聚,再加上[url=]新陳代謝    [/url]轉慢而致,而其[url=]中環    [/url]境因素的轉變影響最大。3 M/ E( h! s5 d. j3 ~  R4 r/ v5 P
從前的社會較貧窮,不少人從事勞動工作,體力勞動需要大量食物維持身體的活動能力,但是近二十年來,社會逐步轉變,室內工作人口遠多於勞動人口,缺少勞動而食物分量增加,造成社會人口普遍趨向肥胖。
" h& ]! D% ^% X& ]! ltvb now,tvbnow,bttvb為甚麼說環境因素比諸遺傳或是自我選擇更顯著?舉個例說,相同的基因如果放置於落後或戰亂國(家埃塞俄比亞或剛果),不同的生活條件與環境下,便不容易有肥胖的出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B' ~9 X/ ~8 ]( r% N/ }
當然生於優裕現代城市的居民仍可靠個人的自我選擇而避免致胖,例如恆常運動,減少熱量攝入,不吃高脂高糖類食物等。www2.tvboxnow.com$ c  @- t, w. f, k6 [- r
傳統基礎減肥雖然有效,但是許多人卻難以改變其生活習慣,或是恆心不足,又或是這些減肥方法不能有效減低體重時,便需要尋求輔助,尋找另一種可以改善體重的方法。公仔箱論壇' C8 I& S5 H& m. G
EC系統
4 X# B& t: U( Z4 u+ X公仔箱論壇有研究發現身體內的EC系統與肥胖有一定關連,抑制EC系統可以幫助控制體重。究竟EC系統是甚麼系統?* c, Z) \9 b/ ]% t% L* L* I
EC 系統為內生性大麻素系統(Endocannabinoid System)的簡稱,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系統之一,由大麻受體CB1、CB2及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組成,存在於我們的神經系統。科學家花了很長時間,發現CB1受體的分布是在大腦控制食欲的地方,如腦下丘;其後又發現CB2受體存在腦與脊髓以外的組織,參與免疫系統的運作。科學家進一步發現EC系統會影響參與控制食欲和體重的荷爾蒙,如瘦素(Leptin)的活躍度。研究人員認為內生性大麻素物質與CB1受體結合後會刺激受體,調節食物攝入、能量儲存和消耗,所以認為肥胖的產生與內生性大麻素系統長期活躍有關。4 {5 }2 J8 o; p5 j7 h6 ~$ t
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做實驗,遏制部分老鼠身上的CB1,與身體上仍然有CB1的老鼠同樣進食相同食量,發現這些被遏制CB1的老鼠確是較瘦且胖不起來。! H8 n% Q( ~$ S* W% I' K) v# i
EC系統雖然存在於神經系統,但在血液中也可以找到微量成分,EC 系統其中一種成分大麻素(Anandamide)在肥胖的人群中濃度較高,所以研究人員相信肥胖與EC系統有關,但大麻素的濃度高仍未能作為標準量度EC系統是否活躍。公仔箱論壇/ j  Z0 O* k$ m3 c8 @+ E
必須理解的是,調查說四個男人中有一個有中央肥胖,並不代表肥胖必與EC系統活躍有關,我們只能說,EC系統參與了肥胖的造成,部分大肚腩的成因是由於EC系統過度活躍引起,卻不能說所有肥胖症一定是由EC系統活躍導致,故此,更不可能說要遏制中央肥胖必須針對抑制EC系統。但是,抑制EC系統應可對減低體重有幫助。
( e' Z. d8 K5 ?; t: l中央肥胖之害
  k' d4 i8 h9 g) I: v; b  h許多國家的衛生機構對國民進行廣泛教育,希望國民能了解肥胖的危害,但全球肥胖症患者仍是不斷增加,[url=]美國    [/url]肥胖人口已佔總人口三分之一,每年肥胖造成的直接與間接死亡高達三十萬人。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肥胖將成為全球首要的健康問題。- h  p) W4 q- t9 I8 H4 [/ _
醫學界發現影響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很多,如中央肥胖、高血壓、膽固醇、糖尿病、吸煙等,而近年更發現這些疾病因素是累積性的,且經常是手牽手的一起出現,包括中央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及血脂異常,形成了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代謝綜合症。6 L/ B; e7 y0 v, }$ }& g1 I
專家在深入探討後發現,引起代謝綜合症深層原因就是腹部的內臟脂肪,亦即是中央肥胖。中央肥胖較啤梨形肥胖更具危險性是因為中央肥胖的脂肪積聚於腹腔,腹腔積聚脂肪後減慢了新陳代謝,因而增加了出現代謝綜合症出現的機會。
; I9 D9 l& O9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改善肥胖症
  w7 @% k1 E7 q4 ^5 V5 f) Htvb now,tvbnow,bttvb改善肥胖,基本要點是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減少攝入熱量,多做運動,而運動對減重是很有效益的。對於一些嚴重肥胖的人,若是在改變生活的基礎上不能有效減磅,醫生也許會處方藥物作為協助。不過,醫生特別強調,不要以為吃了藥就可以甚麼都不理,繼續每餐大吃大喝,如果是抱持這種心態的話,那麼藥物就幫助不大。
4 o" f0 d- v& p合併療法
  `# b, z, s$ S0 W2 V4 R公仔箱論壇控制人類體重的訊號通道(Pathway)非常複雜,肥胖的形成不會只關係於一兩個訊號通道出錯,但是,若能控制其中某個出錯的訊號,仍可幫助控制體重。肥胖症的藥物治療將來很有可能發展至如治療高血壓或是糖尿病一樣,需要合併藥物治療(MultidrugTherapy),而不是單靠一種藥物便可以達到治療目的。 代謝綜合症/ z- Y6 U8 |" Z! Z
根據2005 年國際糖尿病學會針對亞洲人的定義,代謝綜合症包括下列五項危險因子,這五項危險因子中符合三項以上,可認定為代謝綜合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I$ t5 B( G: t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