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瘀斑、流鼻血要警覺
, e2 ~% u9 Q9 \. L" [+ i+ f公仔箱論壇. F4 g; @( h; b$ r3 A. ]
8 ~% A2 @7 d" O2 u
~; V" `" r0 P0 Q2 ]$ j& Q: _9 l# I公仔箱論壇血小板不足10萬要小心 免疫性疾病恐上身血小板不足,導致皮膚上有紅色斑點或皮下出血,是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的常見症狀。正常人血液中每微升有15-45萬的血小板,而血小板低下症的患者,每微升卻只有不到10萬。& j* t, [2 F+ e* m" ?1 ^
台中榮總罕見疾病暨血友病中心王建得主任解釋,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的發生,是因為身體受到外來環境的刺激,例如病毒感染,造成身體會製造出攻擊自身血小板的免疫性疾病。
: F+ U: a6 C% {+ L* i 圖/正常人血液中每微升有15-45萬的血小板,而血小板低下症的患者,每微升卻只有不到10萬;圖片取自健康醫療網。
: J5 Q6 w& y/ lwww2.tvboxnow.com五成孩童會自癒 程度嚴重恐腦出血 成年人、老年人都可能發生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兒童則是好發在2-6歲,五成小孩會在發病後1個月內自行痊癒,一至兩成患者的病情可能持續一年以上。程度輕微的容易皮膚瘀斑、瘀青、流鼻血、牙齦出血;程度嚴重者,例如血小板每微升少於2萬者,就有高風險造成內臟器官自發性出血,千萬別輕忽。
3 y+ `- A. b7 H* _$ K$ [+ T王建得主任指出,自發性出血是指是發生在我們重要的器官的內出血,比如像腸胃道、泌尿道系統,但最讓人擔心的就是腦出血。公仔箱論壇9 }0 U8 @0 w6 s: `% L& y4 C4 J; ~
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 治療方式報你知近年來醫療進步,大幅提高治療的療效與安全性,美國血液病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SH)也更新了治療準則。第一線治療包括免疫球蛋白及類固醇等,療效不佳時;第二線治療可以考慮血小板生成素(TPO)、anti-CD20單株抗體治療或切除脾臟。不過研究發現,小孩切除脾臟,嚴重感染的風險會大於嚴重出血風險,因此建議作為較後續順位的治療。& z/ N0 c/ ?. C) T) ^
王主任表示,在成年人跟兒童患者中,TPO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尤其在兒童,當考慮CD20或是考慮切脾時,應該優先考慮TPO,因為它是相對副作用及風險較低的選項。而TPO目前在台灣上市有兩個產品,一個是口服的,必須每天服用一次;另一個是針劑的,透過皮下注射,好處在於一週只要注射一次,它的作用就是讓骨髓、血小板的生成能力能夠增加。
1 E2 B% h k) T2 G目前TPO類藥物台灣已有條件的開放健保給付。口服的方便;皮下針劑較無肝毒性跟吸收的疑慮。
: b, y' s' w5 y莫名皮下出血要警覺 愉快身心有益和平共處醫師提醒,民眾若發現莫名皮下出血要有警覺,也要瞭解,現今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的各種治療只能預防嚴重出血,不能縮短病程,還是要定期追蹤病情,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放鬆身心、保持愉快心情,與疾病一起和平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