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執政,民進黨被批評嚴重的一個缺點是「會選舉不會治國」。最後,人民用選票將這樣一個玩選舉玩過頭的政黨趕下臺。一個清楚的結論是:治國比選舉重要。老百姓受夠了政黨「選舉至上」的作風,想要換個會治國的政黨來試試看。換句話說,七百多萬票有求於馬英九與國民黨的,首要是拿出治國成績來。 這項前提,馬英九和國民黨難道已經忘了嗎?如果端不出執政成績,那麼耍什麼選舉技術都是枝微末節。不過,最近以來,國民黨的新聞焦點又跑到選舉上面去了。國民黨立委被判當選無效的醜聞陰影還沒有褪去,現在又為了地方選舉提名鬧翻天,這兩日的風聲則是葉金川要不要去選花蓮縣長。衛生署的工作已經令民眾滿意到可以讓署長說走就走嗎? 國民黨價值上的先後順序應該很清楚。以現在的政治生態而言,先要集中人才資源,搞好中央政績,以整體政績為後盾,爭取人民全面信任與信賴,然後才有餘裕在地方提名品格端正、具備能力的人,不必完全受地方派系勢力所牽制。 馬英九總統要兼黨主席,如果不是為了擴權,那麼唯一的理由就是要鋪陳這樣的政治改造邏輯,將黨的形象連結於政府作為上。要拿政府施政成績當改造國民黨的籌碼,再拿改造過的國民黨來當作提升施政效率的基礎。如此良性循環的「黨政合一」,才真正能為人民造福,也穩固黨的實力。 年底的縣市長選舉,正是這個連結整合的第一步試驗。然而,很不幸的,除了幾個既有縣市長爭取連任較無爭議外,國民黨的提名和選舉方向都還是一團混亂,看不出章法。葉金川堪稱內閣的幹才,如果因此反而變成可能空降花蓮縣,甚且連黨內初選機制都打亂,則黨提名的原則何在?而「葉金川模式」是花蓮特例,還是也可能在其他地方複製?民進黨當年有過「地方包圍中央」戰術,國民黨現在要祭出「中央空降地方」的招數嗎? 國民黨若「拚選舉不拚治國」,那選民真會後悔,換了執政黨到底有沒有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