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自然百科] 十種生物生存之道:龍血樹獨特外形收集雨水

據美國《探索》雜誌報道,美國探索頻道近期每個週日晚都播出一部反映自然界生存狀況的紀錄片《生命》(LIFE),探討地球上一些最與眾不同的動物或植物的生存之道。紀錄片向觀眾呈現了屬於“進化名人堂”級別的動物,其中一些經過漫長進化擁有了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訣竅,還有一些則在不斷發展它們奇妙的交配方式,以確保種群中最合適的個體的基因能夠代代相傳。  

1.龍血樹

龍血樹

  葉門索科特拉島的龍血樹是地球上最具生命力的樹種之一。除了山頂籠罩的霧氣,雨季時偶爾飄過的濛濛細雨,索科特拉島一年絕大部分時間乾旱無雨, 然而,龍血樹卻完全適應了這種惡劣環境下的生活。這種樹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嚴重缺乏的水資源。龍血樹外形像大漏斗,好像向四週撐開了一把傘,捕捉每一滴水。 多刺的葉子外形又像溝槽,引導雨水順著樹枝及樹榦流到樹根。而且,龍血樹的樹葉像蠟一樣,可以減少水分流失,令降雨迅速流到根部。
  2.象鼩

象鼩

  象鼩(elephant shrew)體型嬌小,同時又要不停活動,令其總是覺得饑腸轆轆。由於森林中到處潛伏著象鼩的敵人,在外活動危險重重,這個小傢夥採取了一種非常高明的捕食之道。象鼩會在其經常出沒的兩個覓食地點之間留下一條被清除地乾乾淨淨的路徑,並記住路上的一切細節。接著,它會以一種近乎瘋狂的速度沿著這條路徑奔跑,只有在看到美味的昆蟲以及需要清除殘骸時才會停下來。一根小樹枝有時都會給象鼩構成致命威脅,所以,它40%的時間在兩個覓食地點之間奔跑,清除各種障礙物。
  3.科莫多龍

科莫多龍

  僅分佈于印度尼西亞五座乾旱小島上的科莫多龍非常挑食;它會為找到一塊美味的鮮肉耐心勘察地形。由於是一種冷血的爬行動物,科莫多龍可以在這些不適於居住的島嶼上生存,每年僅僅吃十幾餐。身長7英尺(約合2.13米)、體重達170磅(約合77公斤)的科莫多龍採用一種觀察與等待的獵食技巧。它們有時一動不動幾天潛伏在森林中,等待像鹿這樣的動物經過。一旦看到獵物出現,科莫多龍會猛地撲過去,速度達到每小時11英里(約合18公里),可憐的獵物還沒反應過來,就成這種猛獸的美食。
  4.火烈鳥

火烈鳥

  對於生活在東非大裂谷的火烈鳥來說,該地區腐蝕性鹼性池塘卻是歡樂的天堂。在普通動物眼中,這是一片由鹼性礦物鹽構成的大熔爐,然而,火烈鳥看到的卻是豐富的營養物—美味的淡青色的“螺旋藻湯”。為了得到螺旋藻,火烈鳥必須先要過濾河水。這時,火烈鳥高度進化的喙就能發揮作用了。它們首先用雙腳將水攪渾,不停在水中左右搖擺頭部,每天用舌頭過濾35品脫(約合16.56升)的水。一天即將結束的時候,火烈鳥或能夠收集2盎司(約合56.7克)富含營養物的螺旋藻。
  5.果蝠

果蝠

  這是地球上最壯觀的集體遷徙之一,但我們大多數人卻對此一無所知。每年的十月,受尚比亞卡桑卡地區豐富的水果(如無花果、枇杷、芒果)的誘惑,數百萬隻淡黃色果蝠飛往那裏。無數蝙蝠在周圍樹林安家落戶,倒挂于樹枝下面小憩。每逢夜幕降臨,每分鐘就會有15萬隻離開棲息地,飛行最多37英里(約合60公里)出去覓食。整個停留期間,這些蝙蝠會消耗相當於它們體重兩倍的食物。儘管一些獵食者會對蝙蝠發起攻擊,但它們依靠集體的力量一次次挫敗獵食者的陰謀。
6.南極海星

南極海星

  南極洲冰冷的羅斯海海底就像是佈滿星星的天空,在那裏,海星統治著整個生態系統。羅斯海一年有幾個月大部分處於冰封狀態,在這種惡劣條件下,南極海星可就沒資本像科莫多龍那麼“挑食”,相反,它們會吞噬所看到的一切,無論是死海豹、海豹排泄物、海綿,還是其他海星。一旦食物有了保證,南極海星下一個緊迫任務就是確保後代存活。在晚冬,大部分海洋生物不再處於活躍期,此時,南極海星開始向水中排出大量卵子和精子。隨著冬天即將過去,海星幼體會以活躍的細菌為食,到了夏天開始轉向藻類。
  7.道森蜜蜂

道森蜜蜂

  當你生活在像澳大利亞西部一樣乾燥、惡劣的環境下時,交配就如同環境一樣,讓動物們覺得十分吃力。例如,在這片乾旱的多岩石地區,道森蜜蜂(Dawson’s bee)會經歷一場你死我活的交配活動,結果許多雄性會死去。道森蜜蜂通常在乾涸的淺灘安家。每年,雌性利用其堅硬的下顎在如岩石般的土壤中鑽洞,鑽進裏面孵卵。最先孵化出現的雄性會守候在其他通道,等待新孵化的雄性露面。一旦這一時刻到來,雄性為了爭奪雌性發生激烈混戰。與大多數動物種類不同,道森蜜蜂對同類相殘絲毫不覺得愧疚。
  8.日本獼猴

日本獼猴

  在論資排輩上,沒人能比得過廣泛分佈于日本第一大島——本州的日本獼猴(亦稱雪猴)。本州島每年冬天大雪紛飛,氣溫降至零下4華氏度,這種情況下,日本獼猴必須要掌握保暖訣竅。一旦氣溫降至難以承受的地步,它們會紛紛逃向遍佈本州島上的溫泉,在那裏,日本獼猴開始論資排輩。輩份大的獼猴可以在溫泉裏游泳玩耍,躺在母親懷裏撒嬌,輩份小的獼猴則體驗不到母親的溫暖,看上去垂頭喪氣。
  9.駝背鯨

駝背鯨

  雌性駝背鯨的堅韌顯然會給人留下深刻影響。為在廣闊的海洋中找到合適的伴侶,它們不惜長途跋涉——準確點兒說是2485英里(約合4000公里)——遊向熱帶的交配地。體重達40噸的雄性駝背鯨卻不慌不忙,靜待佳人上鉤,而且看上去對雌性的心思瞭如指掌,不斷唱起曖昧的歌聲——每首歌10到20分鐘,整個過程持續數小時。雄性駝背鯨的曲調每年都會發生變化。一旦雌性駝背鯨準備開始行動,它會向水中釋放某種氣味,聞到這種氣味以後,雄性就遊到雌性的身邊試探。這時,雌性會從雄性當中挑選出耐力最好的作為交配對象。
  10.雌性猩猩

雌性猩猩

  如果你認為母親對你過於溺愛,不妨了解一下雌性猩猩對待孩子的方式。生活在蘇門答臘和婆羅洲森林地帶的猩猩與人類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在馬來語中“orangutan”的意思甚至是“叢林之人”。雌性猩猩的性成熟期與人類相倣,懷孕期為8個半月。不僅如此,雌性猩猩會在接下來的8到9年裏教孩子的森林生存之道,之後才會繼續繁衍後代,這使得猩猩成為兩胎間隔時間最長的陸地哺乳動物,也使小猩猩成為除人以外童年持續時間最長的動物。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