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旅遊資訊] 南通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是中國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民族實業家張謇于清光緒三十年十二月九日(公元1905年1月14日)創建。是目前保存下來的中國人最早創辦的博物館,位于江蘇省南通市。
: X! Q+ Z* h: h9 |9 Z- W     光緒三十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元1906年1月3日),張謇又將興建中的公共植物園規劃為博物苑,佔地23300平方米,後擴大為71800平方米,建立了中館、南館、北樓和東樓。苑內有4個陳列館,陳列自然、歷史、美術、教育四部分文物與標本。中館為三開間中式平房,上部加蓋一間二層尖頂小樓。南館平面凸字形,為一座西式二層樓房。北樓為五開間二層中式樓房。東樓為一座中式樓房。苑內種植樹木花草,飼養鳥獸,並有亭榭、假山、荷池等園林建築。1912年改稱南通博物苑。
4 Z: A: C  d& b+ |7 h8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苑內文物、標本來源于各地人士和寺院捐贈、售予。1914年編印的《南通博物苑品目》,共收錄文物、標本2973號,1933年增至3605號,每號一件至數件不等。自然部分有動、植物活體、標本、化石和礦物。動物類有國外的標本,如南洋群島的時樂鳥,印度的鱷魚,俄羅斯的斑鼠,美洲的袋鼠、蜂鳥,朝鮮的筆貝,新加坡的石蠶等標本;植物類中有羊齒植物化石、各種果木和藥用植物;礦物類有1910年清末官商合辦的博覽會南洋勸業會結束後捐贈的各省礦石標本。9 W. M7 z" j) T7 H* q( J
    歷史部分有金、玉石、陶瓷、拓本、 土木、車器、 畫像、卜筮、軍器、刑具、獄具等展品;美術部分有書畫、雕刻、漆塑、織繡、緙絲、編物、文具等類,其中露香園的《晝錦堂記》字繡長屏12幅、沈壽繡《耶穌》像為美術精品;教育部分有科舉、私塾、學校3類,有科舉時代的考卷、夾帶、窗課,有學校教學用的教具、模型。
' T* J" G% V7 q/ v9 F

    1938年3月17日,侵華日軍佔領南通,苑藏文物、標本大部遭劫掠、破壞或散失。1945年9月至1949年1月國民黨統治時期,博物苑繼續遭到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著手修復博物苑。1951年改名南通博物館,原有建築和園林布局基本保持原貌,1981年南通市人民政府決定將附近的張謇故居濠南別業劃歸博物苑范圍,1982年被定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7月1日恢復南通博物苑原名。1988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tvb now,tvbnow,bttvb1 ~3 ^3 d* I  \& R" v. n! d1 ~- N
    至1989年底,館藏品有40115件,其中自然標本6126件,一級文物55件。藏品具有地方特色,如海安青墩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玉器和骨角器,以及漢代的煎鹽工具盤鐵、1973年南通市出土的晚唐(公元827~907年)青瓷皮囊式壺 (越州窯倣北方遊牧民族革囊水壺形制燒造)。“陳若虛記”瓷乳缽,是明萬歷間(1573~1620年) 南通名醫陳實功 (號若虛) 特制研藥用具。書畫、刺繡等藝術品中,有揚州八家的李方膺(南通人)的畫和近代刺繡家沈壽的繡品。革命文物中有抗日戰爭時期反清鄉鬥爭的文獻、手稿、武器和烈士遺物。博物苑陳列面積450平方米,分歷史文物、革命文物、自然標本3個基本陳列。
+ f8 O: A9 Z: S- L  @" e, M公仔箱論壇

    歷史文物陳列的展品,上自原始社會,下至清末,其中有博物苑早期的藏品,如戰國的錞于、漢代的銅鼓、宋代龍泉窯青瓷爐、元代磁州窯白地黑花瓷枕、明代墓葬中出土的棉布;近代文物中,有張謇的手跡、文獻及其創辦大生紗廠、鹽墾以及文化教育事業方面的實物和歷史圖片;歷史文物陳列的最後部分是辛亥革命烈士、曾任北方革命軍參謀長的白雅雨(南通人,李大釗的老師)的事跡;革命文物反映了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一二‧九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各個歷史時期,南通人民的革命鬥爭歷程。
% Y4 a4 O; n' N" u7 D8 g3 Gtvb now,tvbnow,bttvb     文物中有1922年入黨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吳亞魯創辦的《平民聲》報,有土地革命時期的共產黨黨旗,反清鄉鬥爭的歷史文獻、證件和武器等。自然標本陳列品中,有須鯨亞化石和現代鯨骨骼以及啟東隕石、本地珍稀鳥類和昆蟲標本。& {2 G& S: j: u: o8 J6 Z
    歷年來,博物苑舉辦了多種臨時展覽,如“革命烈士事跡” 陳列、“反清鄉鬥爭文物”、“民俗品物”、“愛鳥護鳥”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