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社热心人士为了捐助教育事业,愿意立己立人,广发贷学金协助华人子弟圆梦时,却依然有不少受惠的华人子弟饮水不思源,不但没有按期归还贷学金款项,更拖欠款项不还,妨碍华团继续借贷给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
- g# t9 H& F ?- Z华社团体组织过去至今所发贷学金数之不尽,受惠学生多不胜数,但是贷学金回收情况却逐渐放缓,部分学子更索性拖欠不还,逼得华团登报寻人,对薄公堂,让人情何以堪。公仔箱論壇6 @- M0 H- x. r4 K9 t8 k1 c5 v: b0 ?
曾担任不少华团贷学金管理委员会的郑荣兴指出,有很多华人子弟在贷款前后的态度都会大有不同。
! H4 \, K q2 q/ I$ [www2.tvboxnow.com「一些贷款前态度诚恳,看起来就是个忠厚老实的学子,往往在贷款后面临还款时,却显得事不关己,态度的转变令人非常惊讶。」tvb now,tvbnow,bttvb& w; Q! T/ W" q! \7 h, n' }7 W; j
郑荣兴也是《Carlsberg华总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前委员。他说,鲜少获贷学金的学子会自动自发还贷,更多的人都是在秘书处致电通知后才有行动。' r% ~5 K0 m; I& t5 W8 B7 v
「那些不还贷的学子往往都以事业未稳,无剩余钱为理由,不然就是房贷车贷困身,最无理的是直接不理不睬,视若不见。」
) s# O! l( G7 G# h0 S他认为,许多会馆或华团无法回收贷学金的主因在于不还贷学子的心态。不过依然还有些例子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例如就有学子在当上高薪职业的工程师、医生与老板后,依然拖欠会馆贷学金不还,最终惨遭会馆发律师信追款。」
3 P( s/ O" M, b$ H7 C. n6 u勿混淆贷学金与奖学金
% n# A4 V: \1 K/ i! v9 d: F据了解,曾有工程师共向广肇联合总会借1万6000令吉贷学金,在完成学业后成功当上人人向往的工程师高档职业,该借贷者在事业有成后,忘却公会对其的恩惠,停止缴还贷学金。# U# S* }: |9 Z9 }) C
该会每年申请贷学金的人数估计才10余人,但近几年却陷入学子不还钱的窘境。5 g- E: S9 f% R$ K1 O
巴生福建会馆文教组主任颜觥峻表示,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而且欠款学子心态上有越来越不饮水思源的趋势。# Z" D' w# v! n8 e2 S9 w
「这样的例子不局限在华团组织而已,就连政府的贷学金也面对同样的问题,可见学子们读书易借钱、难还钱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而且即便是不缺钱,他们也觉得不还贷也是理所当然。」
* `! W( B& g" s4 Stvb now,tvbnow,bttvb他希望学子们不要混淆贷学金与奖学金的分别,两者在本质上就有所不同。「奖学金是一种对于学子成绩与努力的肯定,也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而贷学金则是鼓励学子不要放弃学业继续升学,通常是一种鼓励。」
' |( ?7 G) B" o1 {9 o8 s1 i截至2010年12月31日,巴生福建会馆贷学金在扣除大专毕业生所摊还的款项之后,尚有逾58万令吉所贷出的款项仍未收回。其中共有22人原本应在2010年还清22万6千577令吉贷款却迟迟未收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