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兩地交流乃大勢 關門回頭自招損

內地香港聯繫日益緊密,交流融合乃大勢所在,兩地民眾互蒙其利。但這種正常的交流往來近來卻遭到一些負面解讀,包括港粵自駕游、放寬「一簽多行」等,由於有市民擔心大量內地人涌入,會影響生活質素,而這些憂慮卻被人利用,操作為「拒內」、「仇內」的矛盾對立,有人更企圖將這些議題,無限發酵,讓香港限制和減少兩地交流,甚至關上對內大門,情况值得關注。
1 v1 a$ N- G# Z+ K, n3 uwww2.tvboxnow.com    其實,香港經濟體積小,腹地又在內地,脫離內地,前景如何不難設想,惟崩潰一途;挑動兩地對立,要阻要隔,對香港有什麼好處呢?只會邊緣化、孤島化,市民應心中有數,港府也要眼光放遠,做到既照顧本地居民利益,又不誤兩地融合進程,切莫逆勢而動,更不能關門走回頭路!
* T7 D4 _8 k9 c1 u' M. E    由於自由行開放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導致有人通過反自駕游、反「一簽多行」、反國教、反水貨客等事件,發泄不滿情緒,將內地甚至中央對香港經濟的支持,都扭曲成了對香港的威脅,搶占了港人利益。在如此氛圍下,加推任何兩地共融互利的措施,隨時會被扭曲炒作,招至反效果,也令港府難做。就以近日引起關注的新界北發展問題為例,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強調,發展是政府自行處理的事務,完全為滿足香港的需要,并否認存在「被規劃」或與深圳共同規劃的問題;她直指,外界說法無中生有,這也說明有一些人士正刻意挑動兩地差异矛盾,意圖阻止香港與內地的經濟融合。tvb now,tvbnow,bttvb  J) D7 n$ c& u6 U- c3 m% ~
    香港作為小型而高度開放的經濟體,素以自由經濟著稱,對外開放實為應有之意,且香港經濟發展的最大機會正是內地,唯有借內地發展機遇,借助其廣闊市場,香港才能取得更大突破。若鼓吹「拒內」,令兩地隔閡,實非保護香港利益,而是要陷香港於險境。想一想,2003年SARS期間,香港作為「疫區」,不但本地市民人人自危,外地人對來港更是止步不前,本港不是經歷了一次非人為的關門過程嗎?結果如何?相信大家不會忘記---百業凋零、公司倒閉、失業高升、經濟衰退、股樓低迷、人心恐慌。正是應香港要求,中央政府及時推出了自由行的政策,為香港帶來大量游客,對刺激經濟發揮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帶動香港走出經濟低谷,渡過難關,迅速復蘇。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一次非人為的關門,幾乎將本港經濟打至不得翻身,而自由行令經濟起死回生,正說明內地才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強力后盾。難道,香港要自己人為地關起門來,損害自身的利益嗎?tvb now,tvbnow,bttvb8 i; u9 Y: x) m3 j7 V+ Z
    事實上,推動兩地融合、區域經濟聯動,一方面體現了中央力挺本港實現持續發展之意,另一方面也有借港優勢促進國家經濟大戰略的考量,屬互惠互利之舉,「十二五」規劃專章納港、挺港「36條」等措施出台,為香港抓住內地機遇提供了良好政策條件,豈能因交往中一些矛盾,就激化對立,甚至「拒內」?兩地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是大勢所趨,攜手促發展是抵御風險、謀求發展的動力,兩地都從中受益,絕非誰搶了誰的好處,更非罔顧港人利益。明乎此,就應有包容,去偏見,堅決反對挑動兩地對立的言行。
3 q, T+ W3 \0 i% f9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o8 ~- E  A/ Kwww2.tvboxnow.com

(來源: 香港商報社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