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世界大都市的綠化典範。如今,數十年前在城市上空飄浮的煙塵和顆粒早已消失無蹤。在這塊1214平方公里大、充滿鋼筋混凝土大樓的都市里,工廠變成了公園,花園城市替代了“霧都”。
1 n6 I8 G1 D$ X& n( L* f4 pwww2.tvboxnow.co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C/ Z, j0 [9 {, F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霧霾
) l$ L' @4 z8 p6 Q! N8 }9 [" Ewww2.tvboxnow.com歷史上,紐約市曾數度經歷嚴重空氣污染。根據《環境歷史時間表:1940─1960》(Environmental History Timeline: 1940-1960 )一書記載,1950年以來,歷次紐約“霧霾事件”都導致了數百人的死亡:1953年11月,霧霾導致170~260人死亡。1963年,死亡人數達200人。短短三年後的1966年,紐約霧霾再一次導致168人死亡。成為聳人聽聞的“霧霾殺人事件”。
, p; f* o0 x* ?5 w% u4 X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j0 V' O: K( y+ C4 j1 E4 k3 |
不同於紐約,在洛杉磯,另一種霧霾──“光化學煙霧”問題曾十分突出。1954年10月,光化學煙霧覆蓋在洛杉磯的上空長達一個月之久,學生被迫停課在家,飛機無法起降,交通事故頻發。加州理工大學的分析表明,光化學煙霧的產生原因是汽車排放尾氣中的微粒在陽光的照射下產生了化學反應成為氮氧化物(NOX),以及來自於工廠和煉油排放出的二氧化碳(CO2)和其他懸浮顆粒。雖然天氣晴朗、陽光燦爛,但人們仍然會不停地幹咳並感到眼睛刺痛。
& d, t& { M7 u" o8 }! `
6 A- w; b) j9 p0 p除紐約、洛杉磯之外,美國其他許多城市也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1948年,多諾拉煙霧災難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內造成20人死亡;1974年5月,華盛頓特區的霧霾天氣持續了將近3個月;1972年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創下了153天無降雨的紀錄。' I% }8 W/ p. B4 c
' e* e: i6 J+ K3 M% K" W+ n* P7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國家定標准,地方出對策www2.tvboxnow.com" W2 D7 g6 T9 z8 V8 {
由於各地區致霾的原因不同,美國政府對於空氣污染的治理更類似於一個雙重系統:以全國性的法令為框架,各州因地制宜設立自己的治霾措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i; _8 G# I) N5 Z
. v& L* k0 H( W5 R) {tvb now,tvbnow,bttvb在全國層面上,美國聯邦政府針對空氣污染問題頒布多項立法和修正案,成為各地區治理空氣污染的基礎。1963年,美國在通過第一份全國性空氣污染控制法案《潔淨空氣法》;1970年環境保護署成立並定期審查空氣質量標准;此後,美國環保署等機構合作設立了“空氣質量指數”(AQI),向公眾提供各地空氣質量及空氣污染水平的即時信息,通過登錄網站AIRNOW,民眾可以通過臭氧(O3)指數圖、PM2.5指數圖及其他指數圖等了解各地動態空氣質量。
$ g+ f+ n# z' {$ c8 ^& \0 }公仔箱論壇
9 Z( _6 |$ S5 U5 j) R" L& y各州、城市也分別制定了不同空氣污染防治體系。洛杉磯建立了全美第一個空氣污染控制區,其所在的加利福尼亞州則設定了美國第一個機動車尾氣排放標准。近兩年,洛杉磯開始使用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發電,來自洛杉磯水電局的報告顯示,目前該市有20%的電力來自風能、水電等可再生能源。
% U: X' l g& t公仔箱論壇
% M4 p2 N# b0 _( l% ^7 k4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清潔空氣法》實施後,許多工業企業的環保成本開始大大增加。互聯網、金融等服務業逐漸取代制造業成為美國許多大城市的主要產業。一度林立的工廠在紐約市昆士區、布魯克林區逐漸蹤跡難尋,霧霾等空氣污染問題得到逐步改善。; j0 A3 X" `" N2 Z1 [
4 ?* k9 E0 E9 F1 p* @/ ~5 f到今天,紐約市仍在繼續推進綠色交通、控制排放等措施。2007年,紐約市布隆伯格政府推出了一個名為“紐約規劃”(PLANYC)的25年規劃,旨在通過132個不同領域的項目,將紐約建設成一個綠色環保都市。截至2013年,紐約市增加了229個社區公園,800英畝綠地,20英畝人行道和步行街;為了減少排放,在出台政策鼓勵混合動力出租車後,零排放的電動出租車也於2013年開始投入試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