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家電視台(KBS)1月播出長達七集的紀錄片《超級中國》,分別從人口、經濟、外交軍事、土地、文化、政治六個方面介紹中國發展現狀,觀察與探討中國對亞洲及世界帶來的改變。紀錄片在韓國的最高收視率超過10%,不僅在媒體、企業界、社會大眾中引起熱烈關注與討論,在中國大陸也出現了廣泛的迴響。本紀錄片的角度是從韓國看中國,視野的時間跨度是世紀概念、空間跨度是全球概念,動機則是為韓國探索出一個新方向。經過探索後,這個新方向終於隱然浮現,具體濃縮在系列紀錄片的首集與總結之中。在首集中,明確指出「中國的改變,我們已經無法挑戰」的事實與現實,因此韓國不能僅僅是單純的適應這個危機,而是要主動地面對形勢,找到自己生存與發展的戰略;於是,在總結中,一位韓國的中國研究系教授總結出這個戰略的核心思維:Made with China──韓國必須緊緊抓住中國發展的脈動與勢頭,既要保持對中國的競爭力,又要想辦法在與中國共同發展的模式中創造出自己的相對優勢。中國在歷史進程中的突變始於1978年,鄧小平為已經走到山窮水盡的計畫管制經濟開了一劑「摸著石頭過河」的重藥:改革開放。從經濟專業角度理解,改革開放就是逐步放棄封閉、計畫、管制與公有,朝已被證明為相對成功的私有產權自由市場經濟轉軌;但從歷史發展軌跡的角度來看,改革開放何嘗不是回歸到18世紀以前中國3,000年歷史長河的主潮流──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潮流從來就是開放、私有產權及市場經濟,只不過到了清中葉後出現封閉鎖國心態,1949年中共建政後,更在鎖國之上加上純度100%的計畫經濟與公有產權體制,中國的生產力就在這三道枷鎖下被綁得奄奄一息。所以,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迄今的35年,生產力才獲得了巨大的釋放,締造出年均增長率9.8%的中國現象。這一波中國現象堪稱人類發展史上史無前例,甚至可能空前絕後,但世人一般多從中國得利於與全球市場經濟體系的接軌來理解中國現象,這當然沒有錯,但還須同時從中國歷史發展的軌跡與規律中,去理解當代中國現象,否則這樣的理解並不算完整。正因為對中國現象的理解不夠完整,甚至未必正確,加上中國現象來得迅猛,規模體積超級龐大,讓全球幾乎都感到衝擊、震撼,從而產生各種複雜的,從微妙到強烈的反應。藉數學的概念來比喻,原來的全球體系就好比是長期以來相對穩定的一組聯立方程式,各個國家就是各個變數,國家行為的改變就像變數出現變化,這些變化通過聯立方程系統的關聯傳導給其他變數,然後各變數產生回饋。所有變化與互動都在這相對穩定的系統中運作;如今中國現象的橫空出現,對原有的世界系統來講,無異是受到一個巨大參數的衝擊,它不僅對所有變數產生衝擊,甚至還改變、扭轉、甚至顛覆了原本的聯立系統。於是整個系統當然會出現持續的、始料未及的各種變化,這即是人類歷史走入21世紀後的「新常態」,換言之,中國參數正是人類21世紀的「大歷史」。受到衝擊如何面對因應,自然成了各國無從迴避的大挑戰,惟各國由於處境各異,與中國的歷史關係及在全球的地緣位置互不相同,因而呈現的反應各自殊異。具體的看,大國如美、俄、歐,中等國如德、英、日、印,中國之周邊國如韓、菲、越、星等,面對的都是同一張考卷,只是答法跟答案未盡相同;連答卷過程中的表情神態也各異其趣,苦思者有之,聚精會神作答者有之,胡亂塗鴉者有之,甚至也不免出現繳白卷或撕考卷的行為。所有國家中,韓國表現相對突出,有目共睹,原因何在,看看韓國KBS推出《超級中國》紀錄片的大手筆,及片中對中國現象的觀察、分析與總結,就可以窺知一二了。
|1 h0 V! |/ E2 A4 l: ~: B1 h) mwww2.tvboxno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