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5-3-13 12:21 PM 編輯 公仔箱論壇9 w5 ~6 ]: D8 t L* A
tvb now,tvbnow,bttvb% e* _! e, j# W) Y
要對懷疑抱懷疑態度/文﹕林沛理$ ^. r, }* D) X6 n. G; E) U7 y, {1 e
tvb now,tvbnow,bttvb: R! R8 j( J4 f5 n
0 f+ R( H. `# T# x6 @www2.tvboxnow.com香港的核心價值和社會和諧正被一種不斷蔓延的猜疑文化(culture of suspicion)侵蝕。人並非天生多疑,他們學會防範,因為在一個充滿欺詐、謊言和操縱;將意見呈現成事實、掩飾包裝為真相的世界,不提高警覺和常備不懈,便很容易受騙上當。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對社會不信任,因為社會不值得信任,我們的犬儒和滿腹疑惑是我們汲取教訓之後學會的後天反應(learned respons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y/ o7 `3 f7 @8 J5 ^
0 D$ C# J, d$ U& K社會是怎樣變得不值得我們信任的?這可以從兩方面說起:科學研究的商品化與大學經營的企業化。2005年逝世的羅馬天主教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在位時對墮胎和避孕所持的保守立場經常受到質疑,但他直言不諱批評科學家飽受大企業的剝削和利用,並甘之如飴甚至沾沾自喜,卻顯示了深刻的洞察力。
+ O! I& i$ ~% n! ^ j' C: \1 }+ }公仔箱論壇) y6 W! x7 G" s: ~
2002 年3月,他在致波蘭教廷大使的信函中嚴厲譴責凌駕一切的金錢利益令科學誤入歧途。在他看來,科學家做研究不再是為了尋找真相、消弭貧窮和拯救生命,而是為企業賺取最大的利潤。這不只是科學的墮落,更是人類的災難;也解釋了為什麼有關生物醫學與藥物的科研計劃,總是與它們潛在的盈利能力掛鈎。公仔箱論壇/ |1 H" B1 m0 c; ^- B3 J0 G
公仔箱論壇8 C- l8 k4 ^" h8 w c2 ?# ~
任教於美國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物理學家克瑞姆斯基(Sheldon Krimsky)在《但求私利的科學》(Science in the Private Interest)也指出,大學與大企業簽訂浮士德式的協議,將科研的成果拱手讓人,以換取動輒過億美元的科研經費。大學這樣做,無異於將靈魂出賣給魔鬼;因為傳遞和普及知識——而不是將知識私有化——是大學的使命和社會責任。
8 O! Z( m0 q) r) f, `) `, q4 {tvb now,tvbnow,bttvb
8 }$ z3 H6 J; B9 N1 I4 Q+ ?+ p9 I8 e+ F4 L- H7 \# X4 v
高等教育待價而沽 世人心灰& p% _+ O5 {5 O" _! X% `
7 V& i1 ^% @8 @7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同時改變了大學/科學與商界/企業交往必須遵從的規則(rules of engagement)。當大學變成一盤生意,大學校長變成CEO,大學教授變成創業者或服務提供者;大學便走上向建制靠攏、被市場牽制和尋求利益最大化的不歸路。當然,這並非今日才發生的事情。早在10年前,哈佛大學前校長伯克(Derek Bok)已經在《市場中的大學:高等教育的商業化》(Universities in the Marketplace: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一書發出警告:高等教育商業化的趨勢無法逆轉,只會愈演愈烈。大學的所有東西,從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到大學的名稱與科研成果,都在待價而沽(Everything in a university is for sale if the price is right)。tvb now,tvbnow,bttvb# G8 `! c+ q( g- N
tvb now,tvbnow,bttvb) y2 t, g. k, a2 j- {
本應致力追求真理與學問的兩大「公共財」(public goods)給無孔不入、無堅不摧的商業利益「殖民化」。人類的福祉再與它無關,它關心的只是一己的私利。世人看在眼裏,怎能不心灰意冷?於是,我們變得犬儒和多疑,在心理上築起許多現實世故和小心的堤防,就是為了不甘受騙。www2.tvboxnow.com0 c- k. W# R& f' l+ _
2 w" [& _, ?1 ^9 _- q" D#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關鍵是我們必須將正常合理、有保護功能的懷疑態度(healthy skepticism)與疑神疑鬼的陰謀論和無中生有的妄想症區分起來。我們選擇相信也好,懷疑也好,都應該是行使判斷力作出的決定(judgment call),而非本能反應或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對疑竇的播種者以及懷疑本身抱懷疑的態度(to be suspicious of suspicion),否則便很容易給人利用來打擊政敵。
0 Z6 @1 x# P; _4 e6 I( L |' Rwww2.tvboxnow.com8 \6 A2 `; q1 y# b4 H9 G7 L
www2.tvboxnow.com6 ]8 v9 b$ V2 ~& B* N& U
打擊政敵 只需播下懷疑種子tvb now,tvbnow,bttvb2 N1 s3 j3 m* C& K+ \7 Z* [/ e
3 S2 b0 [: t. s政治是骯髒的遊戲,要政敵失信於天下,最有效的方法不一定是說出真相,而是於公眾的腦袋播下懷疑的種子。權傾朝野的美國聯邦調查局首任局長胡佛(J.Edgar Hoover)是專門替政府清除政敵的刀斧手(hatchet man),人格謀殺(character assassination)是他的殺手鐧。他誇言,要毁掉一個公眾人物很簡單,只需要利用一些半真半假的陳述,讓公眾對他的誠信產生疑慮就可以了(Destroying a political opponent isn't about telling the truth. It's about engineering doubt.)。1 G* n S" t. E/ v- S) x
tvb now,tvbnow,bttvb5 i9 N* F% J. J& X9 O
tvb now,tvbnow,bttvb! y& t& d8 L: v: V( e& o2 K# h
tvb now,tvbnow,bttvb! }# X6 M. b# d2 D( o2 n9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