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功的城市經濟體,在人均生產總值進入高階水平後,必然以樹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生活,而不僅是生產條件,屹立在世界城市之林。新加坡在條條遠遠不如的情況下,超越香港,相當程度上,在於其建國者在半世紀前就意識到,一個成功經濟體,必須朝向成功的「生活共同體」邁進,生產力的提升,競爭力的鞏固,只是達成此目標和理想的手段。反觀香港,即便脫離殖民統治近廿載,仍然對如何從追求生產總值到樹立生活體驗,而莫衷一是。曾經和香港有「瑜亮情結」的獅城,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樹立了亞洲熱帶國家的典範。
6 Y( W* F9 E% X W公仔箱論壇和不少香港人一樣,筆者也對「南洋」,尤其是星馬地區,有著特別的情感與想像。尤記得兒時首度赴外旅遊,目的地即為獅城。及至近年,因業務關係,重遊故地的機會大增。一方面,反映新加坡的經貿發展,特別是城市開發,仍見急速;這對於極其富裕、高度發達的經濟體而言,實屬罕見。4 G7 r& X8 F( W( M& b
另一方面,亦說明星、港之間的經貿、文化聯繫,以及人員來往,始終十分頻繁;而彼此之間值得互相學習、借鏡、倚重之處仍多。即使,新加坡獨立五十年,已然成為成功而成熟的國家;而香港,仍在「告別殖民」的路途上,蹣跚而行。
8 n1 J% B% G. q; Q g& o在剛過去的一週,適逢新加坡建國五十週年,正舉行盛大慶典,筆者與家人亦有幸親身感受其氣氛。真正讓筆者感慨,倒不是新加坡的國民生產總值,以及人均收入節節上升;在這兩個範疇,不只早已拋離香港,更逐步超越美國、日本等經濟巨人,成為世界前列中的前列,富國中的富國。
\# I/ L: Z1 |+ k: C1 C) ~無論對先進經濟體,還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後進國家而言,經濟體量的大小,人均產值的高低,始終只是用來測度社會發展階段,以及民眾生活水平的一個片面,而不管這個片面對全局的影響如何重大。新加坡真正的奇蹟,是在從二戰結束到冷戰之初,風起雲湧的世界格局和東南亞政情中,活出自己的精神,用行動樹立了一個小國的生存之道。而在求存之同時,並沒有放棄對生活品質的追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r0 E$ S! E; e S3 ?# c3 _* Z. }
(照片來源/Prime Minister’s Office Singapore)
" e, D" V. X, }9 c1 itvb now,tvbnow,bttvb用行動樹立小國生存之道
' P/ E' G* A# ?+ z筆者無意討論,李顯龍總理是否有利用民眾對其先父的敬重,以及對新加坡建國半世紀的成就,來為下次大選作鋪墊。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本年稍早時候重溫李光耀一生,還是新近回顧新加坡建獨立歷程,都一再重播被迫離開馬來西亞聯邦後,李氏在新聞發布會的揮淚感言。
, I6 Y" F5 H* _/ q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當時,夾在印尼、馬來亞之間的小小城邦,固然倍感壓力,連基本國防都難以承擔。與此同時,無論是紅色中國還是蘇俄,在東南亞的活動都轉趨活躍。然而,即便在始此沉重的安全及防務壓力下,李光耀及其團隊,仍然透過各式制度的樹立、政策的頒行,提高國民意識、建立多元社會。tvb now,tvbnow,bttvb3 O$ p4 ^' X& W0 V% t
與此同時,在立國之初,李光耀本人就尤其重視生活環境和國民健康。在二十世紀中葉,這不能不說是具有相當前瞻性的執政思維。比起大部份先進經濟體,以及東南亞國家的政治領袖,李光耀施政的興趣和重點,並不局限在政治領域,而廣泛涉及教育、環境、衛生、經貿諸領域,可算是這位政治巨人的最大特點。公仔箱論壇: {7 o L! h& Z3 D; q' D$ t
可以說,保持經濟高速增長、國民收入持續提高,固然不易。更難的是同步改善城邦的對外關係,包括加強與鄰國、區域強國、以及世界霸主的互動。最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新加坡在環球競爭中,固然提升了自身的政經實力,在綠化、保育、住房等領域,更是引領全球。
& V, P# R8 ?1 p# X. G公仔箱論壇就此而言,新加坡在條件遠遠不如的情況下,超越香港,相當程度上,在於其建國者在半世紀前就意識到,一個成功經濟體,必須朝向成功的「生活共同體」邁進,「生產力」的提升,「競爭力」的鞏固,只是達成此目標和理想的手段。反觀香港,即便脫離殖民統治近廿載,仍然對如何從追求「生產總值」到樹立「生活體驗」,而莫衷一是。公仔箱論壇& w& Y; Z6 `# g/ y7 a( y
(照片来源/Bussiness Times)
9 `7 p/ L% Y( N- ptvb now,tvbnow,bttvb亞熱帶的成功城市經濟體
4 y: H7 U' k. {; R! D6 N- R/ s一個「成功」的城市經濟體,在人均生產總值進入高階水平後,必然以樹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生活」,而不僅是「生產」條件,屹立在世界城市之林。歐洲的倫敦固然珠玉在前,而曾經和香港有「瑜亮情結」的獅城,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並樹立了亞洲熱帶國家的典範。0 j: s8 R1 h: o: r1 g; N$ x* o& g- |
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李光耀與鄧小平面談時,曾提及新加坡大多數國民只是中國無地貧農的後代,因生活所迫才到遠渡南洋;因而相信中國大可能憑藉優秀得多的人才,而有更佳表現。據李光耀回憶,忽聞此言,鄧氏若有所思,而未置一言。
: f6 j) U5 y- P" J;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某個程度上,李光耀這一表述,也大體符合二十世紀中葉,獅城建國前後的星、港對比。人力資源豐沛的香港,總是強調放任發展;而相對緊絀的新加坡,總是強調體系。由於地緣、血緣,中國各界精英和政經領袖,包括孫中山、周恩來等人,來往中港,總比遠渡星馬便利。
% M$ H! c% i. N1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而在一九四零、五零年代,因動亂、政治運動、經濟困境而南來的企業家、文化人、勞動力,終就造了香港經濟在六、七十年代的起飛,以及八、九十年代的輝煌。在亞洲四小龍之中,也就只有香港因利成便,接收了中國如此龐大的經濟生力軍。
% A B) ^" v8 J) M2 H" W- U* M' lwww2.tvboxnow.com亦因此,對於本土生產力培養,香港的重視程度一直不如新、臺、韓。然而,這會永遠成為香港與別人競爭的軟肋嗎?香港的「亂」,和新加坡的「治」,將如何互相映照?眼前是獅城的成功,在既有歷史軌跡上,香港將如何自處、如何前行?本欄將繼續觀察並分析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