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加坡] 多功能機器可用虛擬遊戲助病患學走路

從小患有大腦性麻痺症的鄒世安(14歲)自幼走路都會踮著腳趾,腿部肌肉僵硬,而且步伐緩慢。
4 ], n4 S: b" }  E/ ^% j6 ~8 Jtvb now,tvbnow,bttvb兩年前完成手術後,鄒世安經由國大醫院轉介,去年6月到陳篤生醫院接受物理治療,利用Lokomat步態訓練系統機器,學習走路的正確姿勢。www2.tvboxnow.com( T5 v, ~' {8 M8 v: }/ l
他的母親謝佩珍(43歲,家庭主婦)表示,經過四輪療程後兒子能伸直雙腳走路,步幅也比較大。tvb now,tvbnow,bttvb) g5 \! @2 V0 |( A( |
她說:“我希望世安能加強行走能力,慢慢學會照顧自己。這讓我們在協助他時比較輕鬆,因為隨著​​他長大,體重也開始增加。”" z" x( Z$ u  n  T. C5 c
兩家醫院展開合作,讓兒童病患首次使用Lokomat步態訓練系統機器,改善步行能力。在這個項目下,國大醫院會把符合條件的病患,轉介到陳篤生醫院的先進科技康復中心(Centre for Advanced Rehabilitation Therapeutics)進行物理治療。
. H5 n. K# Y( f* B4 n# G0 o- ?www2.tvboxnow.com該機器主要由懸吊系統、醫用跑步機、機械腳和虛擬科技組成。治療師會依據病人情況,調整體重和雙腿支撐的重量,以及跑步機的速度。機器也附有實境反饋系統,讓病患通過虛擬遊戲完成訓練。www2.tvboxnow.com* J6 @; Q) v( |9 L. k7 |( U
中心目前只有一架器材,主要是給行動能力受影響的成年病患進行物理治療。受到器材所限,兒童病患必須至少10歲,體重25公斤以上,並患有大腦性麻痺症,或因大腦受損導致行動不便。公仔箱論壇5 U2 p+ F. U  z. H" `
兒童與成年需求不同
7 q$ b3 _( E) T5 _; I3 }1 b公仔箱論壇機器模擬步態效果尤佳
5 m/ _" q' i* K" w* F8 W0 g公仔箱論壇國大醫院小兒神經內科副顧問醫生林炳源(34歲)說,該醫院暫時沒有這樣的設施,一般採用物理或職能治療,以及助行架訓練病患走路。
* K- h/ x; y5 a' T& U9 z0 x% p他解釋:“和成年患者不同,這些兒童患者不知道如何正確走路。物理治療只能指引他們,但效果不會像機器那麼好,讓他們模擬和學習正常步態。”
7 H) s8 u( ^( E# k7 zwww2.tvboxnow.com自2013年起已有16人受惠,超過一半進行第二輪療程。每輪共有12次治療,收費約2400元。由於目前屬於輔助治療,患者無法享有政府津貼,但可依據經濟情況,向社工申請援助。公仔箱論壇3 F/ n) z/ s- B
陳篤生康復中心顧問醫生嚴慧玲(49歲)指出,兒童患者反應良好,有些能在40分鐘療程內行走大約一公里,而以往這是在有人協助下也無法做到的。tvb now,tvbnow,bttvb6 \  c  E" o* i& Y
雖然治療成效顯著,她表示還要結合物理治療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嚴慧玲說:“僅僅使用機器是不足夠的,因為整個概念是讓大腦學習步行動作,讓患者離開機器後,還能通過正常方式更穩健地走路。”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