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話語權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國際話語權的提升仍然面臨諸多掣肘,主要表現有:在回應國際輿論對我國政策的歪曲和對我國制度的抹黑上比較乏力,“有理說不清”;在國際輿論議題設置上缺乏足夠能力,常常只能被動接受;在外交政策的實行與國際責任的承擔上,我們做得合理合法合情,卻經常遭到西方的無端指責;等等。可以說,儘管近年來我國國際話語權有了較大程度提升,但“西強我弱”的格局還沒有根本改變。提升我國國際話語權,需要針對現實情況,採取“問題導向”和“方法應用”相結合的思路。其中,“問題導向”是根本和關鍵;“方法應用”則是指在抓住問題實質後能夠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包括話語的創新與傳播的改進。從二者相結合的角度來看,提升我國國際話語權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加大力度。tvb now,tvbnow,bttvb3 I( i# t0 M% W `
tvb now,tvbnow,bttvb0 Q( U5 O. K) M/ N+ ^* U
做到“對症下藥”。我國國際話語權的不足表現在不同層面、不同領域和不同性質的問題上。因此,提升國際話語權不能只談一般性原則而不講具體對策。比如,因我國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不同於西方國家而產生的國際話語權爭奪,與我國和西方國家在氣候問題等具體議題上出現的話語權爭奪,二者屬於不同層面、具有不同性質:前者屬於立國之本的原則性話語權,後者屬於具體事務性話語權。提升我國國際話語權,要注意層次和性質,區分原則性話語權與具體事務性話語權,採取不同的應對和提升策略。
8 W% l0 E9 g( V1 T( J6 z公仔箱論壇www2.tvboxnow.com; w1 v# v! x$ J; k2 R' g* e( J
打好戰略“組合拳”。我國國際話語權不足是一個整體性問題,需要系統應對,防止不同層面、不同領域、不同性質問題上的“中國話語”自相矛盾,或因為在某一議題上的“短視”而顧此失彼。這就要求我國制定國際話語權戰略,明確戰略目標、路徑和重點,在政策措施上有一套“組合拳”,如政府、企業、學界、公共外交相結合,多管齊下,既發揮各自功能又融為一個整體。
+ c9 L9 u$ \# Z4 |* p
5 C! b1 i! {( `, y$ t# U 形成高質量的中國國際話語。提高國際話語權既依靠國家實力,也依靠話語本身。高質量的話語應有這樣一些特征:在議題設置上有引導力,在規則制定的爭議中有說服力,對於曲解與抹黑有回擊力,對於質疑有解釋力;不回避敏感問題並能巧妙表達,熟悉國際規則並占據國際社會道義制高點;等等。當前,我國對外話語的質量亟待提升,如對國際規則、思潮和問題的敏感點不了解,對我國的價值體系、政策理由與獨特國際貢獻說不清,結果難以達到被認同的效果。高質量的國際話語必須融通中外,同時有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tvb now,tvbnow,bttvb+ I$ H) L2 [+ T7 I0 P" c* P3 w8 K
2 L: Q# A9 }$ Q6 |' J/ e% G
改進我國話語國際傳播體系。再好的話語只有在傳播中被受眾接收,才有可能獲得認同,從而贏得話語權。良好的國際傳播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必要條件。近年來,我國在話語傳播體系上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但總體而言,我國話語的國際傳播能力還比較弱。改進我國話語國際傳播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當前要抓住一些要點先做起來。如做好國別與區域的“分眾傳播”,對不同國家受眾講好不同故事;不要只盯住西方政府與主流媒體,而要同時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傳播;大力培養非通用語人才,為國家傳播戰略人才選拔夯實堅實基礎;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