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加坡] 更多电动代步车使用者 到医院学习安全驾驶

受访医院透露,由医生转介去接受职能治疗师评估和培训的个案,比一两年前增加40%,有的甚至超过两倍。tvb now,tvbnow,bttvb" j, s, Q6 }# s/ k! B* R9 K
7 Y9 f4 r% I: y3 j* o! N

8 h8 S% d$ t2 C/ V8 a! Z  c" C; W* [% T患有肾病和心脏病的廖艾文(69岁,化名)因双脚乏力,为了便于通行,他上个月初买一部电动代步车,但是他发现操控这种个人通勤工具不如想象中容易。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的职能治疗师指导下,他意识到有不少安全事项要注意。
5 |" A/ x5 j' n) }& _$ `“我有多年驾驶经验,但‘驾驶’电动代步车的体验有些不同。例如速度调控和刹车是以手柄控制,不是靠踏板,而进出电梯、上下巴士也有一套技巧,有适当的训练很重要。”& R' s. P8 k" o' p7 l
近年来,越来越多像廖艾文这样行动不便的年长者,到医院接受电动代步车(motorised scooter)的安全使用训练,以加强操控这类代步工具的信心。一些医院受询时透露,由医生转介针对使用电动代步车接受职能治疗师(occupational therapist)评估和培训的个案,比一两年前增加40%,有的甚至超过两倍。tvb now,tvbnow,bttvb. u. x  x( |' w' \: q+ `
病人一般因中风、脊椎受伤或肾脏病等病况行走不便,有些则是因为体弱,或没有看顾者能为他们推动普通轮椅,才考虑使用电动代步工具。
! }# f' b( W9 }+ Y; u* C( C& e0 [www2.tvboxnow.com新加坡中央医院高级首席职能治疗师朱海智说,医院约两年半前开始提供电动踏板车的训练,过去一年半,转介给职能治疗师的个案增加四五成。
3 [* q9 s( g4 N& ^( s( A“医疗人员和病人都知道这类电动代步工具普遍存在,除了医生转介更多病人,病人也常主动要求把他转介给职能治疗师。”
: O$ u  ^* }' ]; n( C7 B( Q, U) L5 H' e国大医院两年多前有系统地为有意使用电动代步车的病人提供培训,职能治疗师接手的个案,从前年的不到10人,增至今年8月的43人。# j, I9 B& K4 q7 `( Z
国大医院高级职能治疗师王秀珊(31岁)说,白沙组屋区5月发生一起乘电动代步车的老伯因没留意电梯与地面未齐平,后退出来时不慎摔伤不治的事件后,除了促成对电梯故障的检讨,也引发一些人对安全使用这类电动代步工具的关注。“事故发生后,我们收到更多关于电动代步车安全注意事项的询问,有些病人主动要求增加培训次数。”tvb now,tvbnow,bttvb, h- L5 l% u$ f& A' c& Y6 q
治疗师会先评估病人是否具备操作电动代步车的基本能力,进而推荐合适的电动代步车型号。病人可通过医疗社工申请津贴购买电动代步车,以及支付有关的训练费用。未津贴前的训练课程费用,每次是100元左右。电动代步车市价则介于2000元至3000元。  x7 p1 r3 N; |
由治疗师推荐车型较理想
( k! U0 t2 T5 \) s* g* Z0 p" X+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病人需要多少次训练,目前没有既定标准。以国大医院来说,病人平均进行三至五次培训。除了观察病人能否以电动踏板车直线行驶、倒退或进行三点转向(three-point turn),治疗师也会评估病人是否具备距离和空间判断力、观察力、警觉性和反应速度。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B" S# a, ?/ e
接着,治疗师会做家访进行更针对性的培训,如居家或社区内使用技巧。病人如果掌握能力不足,治疗师不会建议购买电动代步车。
0 y; t7 [9 U- b8 Z公仔箱論壇王秀珊提醒,操控电动代步车不算复杂,但先接受职能治疗师的训练和建议,才购买这类代步工具,是较理想的做法。www2.tvboxnow.com% e8 ]( h4 E/ I; w3 K
“对于已自行购买电动代步车的人,只要操控没问题,大可继续使用。如果需要指导,应咨询零售商或要求医生转介职能治疗师。有些人自行上网购买二手电动代步车,可能会面对型号不适合、保证期已过等问题。职能治疗师熟悉市面上各种电动代步工具的型号,能根据病人需要推荐适当的代步工具。”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