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小車多的環境,為實施智能交通帶來非常大的誘因,但「人為」因素成為當中的最大阻力。本周一政府在青嶼幹線首次實施雙向收費,導致早上繁忙時段入機場的交通大塞車,車龍一度長達24公里,甚至有人因此錯過航班;事件除了反映政府行政缺失外,更是突顯本港交通管理的一大落後。
, E2 y3 F+ g$ H4 L8 v! ]tvb now,tvbnow,bttvb+ E/ ^. {: `# |! \/ Y7 }
觀看其他地區,近至新加坡、台灣、日本和南韓,遠至倫敦、歐洲多國、美國等地區,均早已實行電子道路收費,反觀香港的進度有如龜速。過往,政府曾就電子道路收費的可行性進行3次研究,而2016年政府就中環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的公眾諮詢,仍僅建議「自動車牌識別」和「短距離微波通訊」兩種使用接近20年以上的技術,下一步政府表示會於今年聘請顧問為先導計劃進行深入可行性研究,距離落實看似遙遙無期。7 ?3 m! F' l' }9 ~2 O" r' E
$ s5 }5 C" s2 d8 D7 f9 ywww2.tvboxnow.com唯一的新措施是政府收費隧道和公路陸續在今年底至明年中允許以八達通、Visa payWave、感應式Mastercard和銀聯閃付拍卡繳費,但形式只在現時的收費方式作小修小改,駕駛者仍須停車繳費。多年前我已要求政府全面推行自動繳費,可以由取消快易通Autotoll月費開始。然而,政府雖然否定快易通「獨市」,卻對其收取月費的做法不聞不問,更回應我說自動繳費將來在部分新收費道路包括中區電子道路收費事在必行,但在未有落實時間表下,香港市民只能繼續等。公仔箱論壇3 y+ r B5 G6 ^8 H3 ], Z' u
$ {, E( b. S" g; W5 `% }" y
交通管理應有前瞻性公仔箱論壇) F7 d7 m0 @9 X9 k
www2.tvboxnow.com1 J' T* K. x% o1 f8 k7 d5 X3 w
新加坡和倫敦早於1998和2003年實行電子道路收費,而新加坡更於2016年2月推出新一代電子道路收費計劃工程,採用全球導航衞星系統(GPS),作為提升定位準確度的方式。該技術可以選擇只在道路擠塞的情況下,按使用道路的時間長短收取費用,又可按照區域內的平均車速每半小時自動調整收費,以調節該區域的車流數目,亦可借用技術結合政府提供的實時交通資訊,幫助駕駛者得悉路面情況、收費和決定駕駛路線。( u1 b. P# |, F7 G
0 u7 m3 l+ | S: m以色列亦有類似措施,在連接特拉維夫市區和國際機場的一條長達20公里的高速公路,同樣透過系統計算車輛數目和車輛距離,藉以分析道路的擁擠狀況,繼而調整收費。tvb now,tvbnow,bttvb) A' I& T! Z4 g: D9 a
4 i; K5 G, T5 O0 ^寫出以上例子,是想說明科技和數據分析能為香港的交通問題帶來曙光,例如紐約市政府透過數據分析,得知網購貨運車輛是導致交通阻塞的元兇,便以調整交通訊號時間(Transit signal priority)減少擠塞,那是數據分析的另一應用。
- m8 B0 f- b. V' {4 B* A
+ I- U( M7 k) n8 o, y, G# r# g筆者去年6月在立法會質詢政府會否在《公共交通策略研究》納入智能運輸系統的應用,後來得到官僚式回覆,指超出研究範圍,又認為目前政策「行之有效」,令人無奈。結果,今年6月發表的《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在智能交通的篇幅果然只得寥寥數句,在要求公共交通營辦商(如巴士公司)向公眾開放實時到站數據上,只表示會「繼續鼓勵」。www2.tvboxnow.com8 a$ F) A1 N9 {3 T. A* E
8 X3 U# k" Q8 a5 U- d- {
早前政府公布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顧問研究報告》顧問報告揀選了6個試驗計劃,當中包括交通燈和行人指示燈將按實時路況調整,我認為做法可取,但創新科技在解決道路擠塞和其他的交通問題的龐大潛力遠遠不止於此。
+ g) X3 p! N8 B( V7 k# I( z# z
( S, R8 Q \' j: S#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政府大談智慧城市之際,香港的交通管理應有前瞻性,我期望10月的《施政報告》會有新措施借助科技改善交通問題,同時向公眾免費公布實時交通資訊、加強開放數據,讓民間開發者開發交通相關應用程式,提升市民生活質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