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國際] 東西南北:《紐約時報》的資產(安裕) - 安裕


! k; E! g) [8 B1 o- U
! w" J) \& G: W) N0 b: S關於《紐約時報》近期的新聞,當然是營收情況明顯改善,令人對這家百年老報的未來有所期許。在投資者關注《紐時》業績的同時,它的不少讀者則把注意力放在一則招聘啟事上。《紐時》專欄作者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80年代末是該報駐北京特派員;1990年獲普立茲獎的國際新聞獎,當年主辦方讚揚他的報道是「對中國大型民主運動以至其後鎮壓的卓見報道」。2001年起,紀思道為《紐時》寫專欄,一星期兩篇,寫中國、寫美國、寫世界,筆下識見往往帶出另一重視角,在讀者當中叫好又叫座,連競爭對手《華盛頓郵報》也有文章讚揚他為意見新聞學重新定義。上周六,紀思道在facebook上載一段留言:他的助理離職,要請人替補。
* x! c$ I  H8 b9 B2 awww2.tvboxnow.com/ a1 L. C4 N2 \/ y  _/ E
本來,一間報社的一名工作人員離職而須補回,在逾千人的公司來說只是一項行政安排:刊登廣告,合則約見,面試之後問「甚麼時候可以上班」,僅此而已。可是,當紀思道說他的助理調職需要另聘新人,在社交媒體成為點擊率和分享不遜於他一些評論文章的事件。這個名為「編務助理」的職位,以《紐時》招聘啟事的說法,是協助兩名專欄作者資料研究、核對事實、社交媒體和文書工作,「對本報的原創、獨立、深度報道作出支援」,編務助理還可每年報銷8,000美元的學習開支。紀思道在轉貼招聘啟事加上一段:「這是一份超好工作,我以前三個助理現時都在《紐時》。理想的人選是聰明、非常勤奮、有一些新聞經驗。」3 E  M% E; c2 X1 V( T+ H; b

: ], M9 K9 }2 @# Y! ~1 O0 @www2.tvboxnow.com重視新聞人才培育
8 t0 Q. ?3 k: N9 }0 I4 u. B7 [tvb now,tvbnow,bttvb貼文甫上載,網民反應熱列,有人留言說自己年紀大了,如果年輕一點,必定會應徵;也有說自己是英語教師,有興趣這個職位;有說做《紐時》編務助理是夢幻工作。紀思道之後再作回應,貼出他的前任助理希加(Liriel Higa)2016年的文章〈我的紀思道助理人生〉。這是刊於《紐時》的一篇短文,道出希加這個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生的工作性質。在流利的文字之間,希加談到紀思道見多識廣、思考多元的本色,在另一側面讓人看到《紐時》對新聞與評論嚴肅認真有若宗教般的信仰。這篇字數不多的文章折射出的思考:若說《紐時》歷逾一世紀不衰,採編新聞評論認真是原因之一,那麼,這家蜚聲全球報社的人才資產,則是該報在政治逆風和經濟惡境之中迄立不倒的關鍵。www2.tvboxnow.com8 `% U3 y, |8 h! V- |0 |3 s

1 H3 ^6 n; q$ F8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李子堅先生是在《紐時》服務31年的老報人,他在《紐約時報的風格》說自己從送稿生做起,十年後要求上級讓他嘗試做一星期版面組合編輯,若不合格他會自行離職,以此談到《紐時》的用人標準。他說,當時副總編輯對他說,《紐時》「只用第一流人才」。一個星期後,李子堅成為正式版面組合編輯,當時他43歲。李子堅提到《紐時》廣納人才的一些做法,60年代末上任的總編輯羅森索(A. M. Rosenthal),從送稿生裏找一些學歷與經歷都優秀的年輕人當助理,這些人每天為他讀報寫報告,對話交流。5、60年代《紐時》駐華盛頓分社主任賴斯頓(James Reston)則有他的一套,每年從著名大學的畢業生挑選一人擔任新聞助理,跟隨他採訪甚至出席社交活動,以此培養人才,這些人不少後來都成為著名記者。3 d1 [/ H; M. {, U3 L! S
! U" w+ }4 M. I. M; Q7 k" o
版面內容見證歷史
+ V0 F7 a) A# c" H. vwww2.tvboxnow.com賴斯頓愛才,深明《紐時》縱然硬件一流,作為軟件的人才若是匱缺,始終無以得臻另一境地。從上世紀初《紐時》編採部的錄用準則,到今天紀思道對編務助理的要求,人才是《紐時》久經起落而不衰的核心因素。賴斯頓對新聞助理的要求頗有意思,着重對文學和歷史的認識,認為這兩種科目訓練,有助提升文字及思考能力。賴斯頓亦留意傳媒人才,近代《紐時》著名記者哈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便是被賴斯頓從雜誌社挖角,之後派駐越南,他的越戰採訪至今仍被不少新聞學院列為必讀。凡此種種,俱源於《紐時》信念在於新聞報道,總編輯都是赫赫有名的記者:羅森索是駐歐記者,接任的法蘭克(Max Frankel)大學畢業後加入《紐時》,從駐歐轉到長駐華府。法蘭克1999年出版的自傳,光是講採訪生涯的就佔了兩章,講編輯的只有一章,在他的人生裏,畢竟採訪新聞報道新聞是頭等大事。美國公共電視新聞主播利爾(Jim Lehrer)說,讀了這部書,「令我以新聞記者自豪」。tvb now,tvbnow,bttvb, x) f. X, N' h/ F/ C
! l9 C) C# U( W' Z% x
2017年美國電影《戰雲密報 / The Post》內容說的是《華盛頓郵報》報道五角大樓文件的過程,不過,片中指出一個事實,是《紐時》首先揭露這份講述美國越南政策的秘密文件。五角大樓文件絕非《紐時》的唯一驕傲,刊登文件帶來新聞自由官司或許是意想不到的副產品,重要的是世界百年來的歷史,一一都是《紐時》每天幾十版新聞和評論的內容,堪稱配得上第一版左上角伴着報頭的格言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旨哉斯言,在這些曾經驚天動地的新聞報道背後,是一個個《紐時》記者的名字,那是同行艷羨的人才濟濟採訪團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F: J' l; C1 \1 O' R' Y

  C3 Z' h! V,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安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