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如何預防?治療方法有哪些?藥物、非藥物治療照顧方式一次看懂公仔箱論壇) _: I$ L1 A5 j1 P. f2 t4 W) E% l
9 _8 C7 z, F% g$ E* B9 q
失智症你一定有聽過,但對於失智症治療與照顧,相信對許多人來說還是尚在模糊懞懂的階段。尤其是失智症該如何判定?有哪些症狀就要帶去給醫師治療?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失智症吧!失智症介紹|疾病診斷、即早治療若你想要問:失智症如何診斷?通常是依據臨床症狀、腦退化萎縮的區域,與病理特徵來區分。包含以下幾種:阿茲海默症大致占六成、血管性失智症大致占兩成、額顳葉失智症大致占一成、路易斯體症大致占一成。www2.tvboxnow.com1 j: S: Z) C3 Q6 `2 P/ g
而上述幾種症狀,也都有不同的臨床表現、腦部萎縮區域,與病理切片的特徵。以阿茲海默症為例:其特殊表現為病程緩慢、初期症狀為短期記憶功能缺損,依病程進展逐漸影響情緒調控、語言、執行功能等。www2.tvboxnow.com/ f. a' Q- b& P* A
這類型病患腦中的海馬迴與其周圍腦部最先開始萎縮,之後逐漸擴大範圍到顳葉、前額葉,最後才是頂葉、枕葉。最著名的特徵即為神經纖維糾結與類澱粉蛋白斑塊,至今仍無法確定這兩種異常蛋白是否為阿茲海默症的病因。: {; g# L- ]/ r5 d' S0 w/ p* f9 I
圖/當有病患想診斷失智症時,醫師會先了解病患過去病史、生活當中有什麼地方受到影響,以評估病人的認知功能是不是真的退化。
/ c5 W3 b8 e% y( g' a9 v
7 ^& {3 G7 `) j% Z% {2 Pwww2.tvboxnow.com醫師診斷,了解病史當有病患想診斷失智症時,醫師會先了解病患過去病史、生活當中有什麼地方受到影響,以評估病人的認知功能是不是真的退化。一般來說,醫師會建議病患就診時,一旁有熟悉的家屬在旁陪同,問診上才可以確切明白病患的病史,及病患與家人的互動情況,有助於醫師判斷病患的認知功能有沒有異常,甚至影響生活。若評估後確認符合條件,就會進入下一步診斷。
% d- k1 C& U8 W2 v' q% t6 b公仔箱論壇由此可知,看診過程中的問診,更常時候是身家調查、話家常。就許多面向回顧病患的生命歷程,像是工作、小孩、就學、出生等,讓病患敘述至近期的事件,例如:最近的記事是不是開始出現問題等,這個過程特別重要。另外,病發是先從哪個症狀開始?是工作障礙?人格變化?還是記憶力?甚至合併其他肢體障礙?這都會影響到失智症的診斷結果。www2.tvboxnow.com) ~+ i$ c& P& U/ m' ^; a
醫師會經過前述判斷病患有認知功能障礙風險,也會建議病患做神經心理測試,並依據社經地位、工作、教育程度等條件,評判認知功能的退化程度。接著,若經臨床診斷有認知功能退化問題,神經心理測試也確認是失智症,就會建議病患安排抽血檢查。公仔箱論壇) }/ K+ ^0 Z4 c+ g
抽血檢查是為了排除病患可能是「可恢復式失智症」,例如:維他命B12和葉酸等營養素缺乏、愛滋病和梅毒等中樞系統感染等,與代謝性問題(肝腎功能異常、甲狀腺功能異常)。但「可恢復式失智症」僅占3-5%,在排除掉結構性問題後,將依據病患情況,安排核磁共振檢查(MRI)或電腦斷層掃描(CT)診斷。公仔箱論壇& B' j" v4 f7 }( |1 w; W
圖/在排除掉結構性問題後,將依據病患情況,安排核磁共振檢查(MRI)或電腦斷層掃描(CT)診斷。tvb now,tvbnow,bttvb0 t4 ~! ?3 A2 |3 \
失智症治療學說:類澱粉蛋白假說過去30年來,科學家一直認為類澱粉蛋白斑塊是阿茲海默症致病主因,此理論稱為類澱粉蛋白假說(Amyloid Hypothesis)。但經過一連串針對清除類澱粉蛋白的臨床藥物試驗失敗後,許多人開始懷疑它真的是致病主因。9 w. S. f) g+ c/ N
另一方面,有些人懷疑臨床藥物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病人早在失智前10~15年,腦內已經開始累積異常蛋白。故建議趁失智還沒完全發生前,在腦尚未達到不可逆傷害的時候,實施治療才有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K6 A3 f1 l. E# m! W& `
近年來,臨床醫師開始注意有前驅症狀的病人,例如:輕度知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或主觀知能障礙(Subjective Cognitive Impairment, SCI)。輕度知能障礙患者的失智程度尚未達到阿茲海默症的診斷標準,只是有部分的認知功能比正常人低。www2.tvboxnow.com& i8 t( h3 ]( t9 ]
至於主觀知能障礙,患者的認知功能甚至不亞於正常人,但是他們感覺自己的認知功能,有明顯走下坡的趨勢。研究發現這兩群病人日後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遠高於健康人,算是高危險群。可惜的是,這群病人當中,到底誰會早一點罹患失智,誰會晚一點甚至不會失智,目前仍沒有一個檢查可以事先預測,所以還不能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
v+ M4 |! j4 I公仔箱論壇另一方面,失智患者絕大多數是老年人,他們的腦很可能同時有異常蛋白、缺氧和老化的現象存在。換句話說,只針對異常蛋白治療,而忽略矯正其他因素,可能也是治療的盲點。何況以預防醫學的角度防止失智,對象更推廣到健康族群。此時的治療重點就轉移到如何強化腦健康,而不是使用治療失智症的藥物。例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1 T, C8 u# a# N' W
- • 減少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
7 `' s( i. u; L3 E) U& l: w5 stvb now,tvbnow,bttvb• 降低腦部發炎(Neuro-inflammation)tvb now,tvbnow,bttvb* _4 p# U( R' r) A
• 促進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www2.tvboxnow.com, Z/ G' f5 Y, O) M
• 增加神經滋養物質(Nurotrophic Substance) 所幸的是,我們只要在日常生活的飲食、運動、睡眠、以及心血管功能多注意,就很容易達到強化腦健康的目標了。簡單講,規律運動、多樣化健康飲食、多動腦、多社交、睡眠充足,因為這些會提高腦神經保護因子。並控制血壓、血糖、血脂、體重、不抽菸、不酗酒、不憂慮,這些因素控制好,就會降低腦神經的損壞。
8 g; h& G9 s" d* [5 X- S公仔箱論壇 圖/我們只要在日常生活的飲食、運動、睡眠、以及心血管功能多注意,就很容易達到強化腦健康的目標了。
4 \+ |/ u; C1 r; i. o失智症治療照顧方式1. 藥物治療當我們在探討失智症是否需要治療時,總會有疑問:「不可恢復式失智症」還有治療的必要嗎?根據台灣本土研究資料顯示,過往無法積極治療的時代,失智症平均餘命是4.48年;而2015年健保資料庫中發現,無藥物治療的失智症病患平均存活3.39年,有積極藥物治療的患者,平均存活9.03年,兩者差別很大。tvb now,tvbnow,bttvb3 x4 K( s+ t$ _/ |1 y
即使現階段治療僅是症狀治療、延緩惡化,但對病患與家屬(照顧者)的生活可以產生顯著的影響。失智症治療可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不論是哪一種,都是期望藉由治療提升病患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並延後病患被送往安養機構的時間。
" G6 d# Z- @& B# Htvb now,tvbnow,bttvb以現階段來說,失智症藥物開發的原理,大多都是經由阿茲海默症而來。神經細胞間的溝通,是透過許多神經傳導物質,像是麩胺酸(Glutamate)、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以及其受體們(Receptor),來完成複雜的神經訊號傳導,各種認知活動也都是藉由神經傳導形成。! O# a! U+ d0 V1 t* O
藥物治療方式說明可利用「NMDA受體拮抗劑(Memantine)」來減少神經傳導過程產生神經障礙,或者使用「膽鹼酶抑制劑(Donepezil、Rivastigmine以及Galantamine)」強化神經傳導,加強腦部認知功能等方法,實際上都無法阻止或恢復已受損的大腦細胞。
7 j Y% u8 R# S3 r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近期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緊急授權通過「類澱粉單株抗體(Beta-Amyloid Monoclonal Antibody)」,亦即剔除可能有害物「類澱粉(Beta-Amyloid)」達成可能讓病患症狀得到改善、延緩病程,但亦無法恢復已受損的大腦細胞。
0 R% W* K3 \. @5 Y1 X: w9 Jtvb now,tvbnow,bttvb然而,在阿茲海默症病患身上的治療效果是比較能夠預期的。即使後續研究同樣用於其他類型失智症病患上,像:巴金森合併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以及路易氏體失智症,效果並不如阿茲海默症病患那樣好。tvb now,tvbnow,bttvb; `4 T3 o9 u, r! j
這些藥物初期有恢復認知功能的效果,但隨著時間越久,腦部神經細胞最終持續死亡,患者認知緩慢退步。甚至有些病患一開始藥物治療效果就不好,副作用大於藥物作用。常見的副作用像:噁心、嘔吐、嗜睡、頭暈、躁動不安、拉肚子等。現階段臨床上並沒有一個好的工具可以預測藥物對個人的副作用與效果,必須仰賴患者、家屬與醫師共同配合,才能找到最佳治療。1 b% I- [! x0 D3 {. l
除了上述提及兩種藥物治療,臨床上依據病程「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醫師會適當給予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物等,以提升病患生活品質,有利於家屬照顧。不過,這類藥物因有其副作用,例如:增高代謝症候群風險、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等,故一定要跟臨床醫師詳細討論後才能給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N! O/ f/ n
總而言之,近20年來,有關失智症藥物治療,除了類澱粉單株抗體,最主要的還是「膽鹼酶抑制劑」與「NMDA受體拮抗劑」。若臨床診斷符合用藥條件,且在患者可承受副作用的情況下,最好還是及早給予,且提供較大劑量。, S k& }% o% P4 N# I1 T
圖/非藥物治療在治療失智症上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b; O" S' ?1 @" ?7 W+ M, q
2. 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在治療失智症上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常見的非藥物治療包括以下幾種:3 _! K% w) g- D
感官刺激:運用芳香治療、音樂治療、光照治療等方式,刺激誘發愉悅感、調解日夜週期、對事件的相關記憶等,提升病患認知功能,並降低神經精神行為的發生。
1 w. K/ W9 }9 }' z' ~; mtvb now,tvbnow,bttvb認知訓練:透過認知刺激、認知復健、認知訓練等方式,強化病患的腦部活動,藉以改善認知功能。
) ]& B- E ~( M B& etvb now,tvbnow,bttvb其他現實定向感治療(Reality Orientation Therapy, ROT):藉由藝術創作(Art Therapy)、懷舊治療(reminiscence therapy)、運動治療(Exercise Intervention)、舞蹈治療、娃娃療法、寵物療法、園藝治療等方法,使病患身心愉悅,加強腦、眼、手的協調。或透過不同美的形式,例如:藝術、書法、園藝、唱歌等表現,提高病患存在感與成就感。
+ m# v! Q+ Z; twww2.tvboxnow.com事實上,平常生活當中也都能隨時帶領失智症患者練習。如:玩桌遊、朗讀、數獨、書法、打麻將、唱卡拉OK等都可以。只不過也需要根據病患的喜好與個性,調整內容與操作方式。這幾種非藥物治療方式,不僅能加強病患的認知功能,降低神經精神行為,也可以維持病患自我生活照顧能力,進一步延緩失智狀況。www2.tvboxnow.com# K1 a! s; q; p1 t, \0 ?! w
自2016年長照2.0政策實施後,各處廣設「樂智據點」與「失智共照中心」,提供非藥物治療的管道,建議病患與家屬可以多加嘗試。其實平常也可以從飲食、睡眠、運動,以及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加強腦健康,掌握「趨吉避凶」的原則。" o8 f; }7 X( x0 F+ J9 | U
趨吉:多動腦、多社交、多樣化健康飲食、充足睡眠、規律運動。4 o) l0 Y0 L' n$ l0 e' ]9 ~
避凶:控制體重、血糖、血脂、血壓、不喝酒、不抽菸、不憂慮。
5 L3 d1 s" C0 H% K9 u3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