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喜訊︰中國可能永居第二,美國贏哂!

2022年09月29日5 N2 G' V/ _* F: _: T9 r7 b

4 u$ H: j, G' _' D9 s" N深藍
: m0 {$ f" E9 T7 K, }% a8 P8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中美較量不限於傳統的經濟、軍事、外交和科技,今天美國要戰勝的不是新冠大流行,而是盡己所能提出「中國抗疫失敗論」的證據來敘事,美國的體制依然是世界的明燈。
+ @* h+ Y2 t1 _# s$ E2 _$ d0 jtvb now,tvbnow,bttvb
, e6 X% }2 c/ }) X0 Z2 O/ `& Bwww2.tvboxnow.com8 N8 T) R3 h/ z
美國副總統到訪日本,顯示美國在區內的強大實力。AP圖片
; c; P- B7 Y% ]/ j4 E/ A& B0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W5 _1 g* m6 Q! y) S1 W如何將新冠病發死亡人數超過100萬的美國,比擬為「勝疫國」,而中國新冠死亡人數只是5226而成為「敗疫國」?這需要很高超的伎倆才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不過美國優而為之。只要用一宗車禍27人意外死亡來編排敘事(9月18日貴州一輛抗疫轉運車出事)便可,美西方媒體把這事件折射出中國抗疫的「失敗」。8 V0 s$ [2 W+ }$ B" e
3 P) ?! Q! o. p; I8 k+ M
「新冠疫情爆發已過去快三年,就在世界大部分國家已恢復正常之時,中國依然採取嚴苛到變態的清零政策。蔓延至全國各地的非人性管控導致大量饑餓、無法就醫、經濟衰退等次生災害…。」以上來自《美國之音》的報導。與此同時,央視新聞的引述︰「美國疾控中心8月31日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至2021年,美國總體人均預期壽命下降了2.7歲。《美聯社》指出,上一次出現這樣的降幅還是在二戰期間。《彭博社》更是指出,美國人均預期壽命出現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兩年間跌幅。報告分析稱,新冠疫情是首要原因。」全美國3.2億人「折壽」也不及貴州車禍嚴重,看來美國「病情」真的不輕,開始影響到意識和思維。
7 `7 Y/ J/ E% V  e) I  e7 r
6 G2 F9 @$ j: C6 }「美國沒有抗疫轉運專車,從而避免了重大交通意外」,好了,這是美國的體制優越;於是,美國媒體把焦點移到另一個層面︰「世界銀行昨日發佈報告,預計中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幅度僅為2.8%,遠低於該行此前預測的5%。而且明年也不樂觀,增長幅度也只有4.5%。」中國官方的數字不樂觀,今年第二季GDP同比增長0.4%,低於之前1%的預期,「在就業方面,國家統計局說,8月份的失業率為5.3%,其中16至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高達18.7%。」www2.tvboxnow.com" O2 h' V7 w% g1 k9 y5 [

* S, K, g' ?4 H, |$ p. }3 I結論來了,中國出現引擎熄火的狀況,經濟增長已經不如亞洲的發展中國家。「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認為,對於中國崛起的預測與之前有關日本在90年代或俄羅斯在60年代將超越美國的預言類似。這些預言在今天看來很荒謬。」中國未來難以保持5%的GDP增長,2030年將不可能超越美國,美國專家認為,除了清零政策有害民生之外,外國企業與投資也因為中國的防疫政策、中美地緣政治緊張等因素,開始大幅轉移到東南亞、印度,例如蘋果的iPhone準備在印度生產四分一,iPod等逐部轉去越南。美國出台芯片法案及援助科技產業計劃,更被視為振興「美國製造」的希望。
+ O; p! ^6 c( t& V: R% m0 m; ]# ]8 }, s* Y
美西方描述的中國是一幅日落圖畫,因為何止「清零」清出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千瘡百孔」。英國經濟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指出︰「人口開始縮減甚至可能危及中國GDP趕超美國的能力。長期預測表明,以市場匯率衡量,到2050年,中國仍將屈居第二大經濟體。」原因是「中國生產率增長放緩和勞動力很大可能出現萎縮,使中國永遠無法超過美國。」
7 }- }+ n: @! x$ i( x
* x  E. Q4 g: b  U& s9 I! s6 o我其實想說,美國短短三年內,憑一張嘴,便在新冠大流行中反敗為勝、不藥而癒,值得大家關注,再有意外驚喜的是,美國已經收回唱了近30年的「中國崩潰論」,今天美國看中國,最差也不過世界第二,我們要恭喜中國也賀喜美國。中美矛盾不是解決了嗎?中國幾時摘去「最危險戰略對手」的頭銜,中美重新合作呢?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 U2 W' \- a9 R公仔箱論壇/ T, m1 |  ]5 C- N  r
深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