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上的歷史: 溫中餐世紀變遷tvb now,tvbnow,bttvb/ k; o$ H7 b* N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J. Z7 h8 n5 j7 ~7 a
. v- k, ]6 F1 J: Q1 x4 ltvb now,tvbnow,bttvb
/ `: G8 G! k) z9 w& Owww2.tvboxnow.com
% t1 z/ B( e0 i4 @5 Y#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a" N; J! }6 ~8 q* c [) H1 M
華裔教授展出家族珍貴收藏品
* Z( h/ T) h; E3 O; utvb now,tvbnow,bttvb' ]* y3 m; B) y9 x+ u, }, V2 l' \
溫哥華博物館(Museum ofVancouver)以近兩年時間籌劃「匯聚一堂:溫哥華收藏者和他們的世界」(AllTogether Now:Vancouver Collectors and Their Worlds)展覽,將於周四開幕,其中一項展品與華人、華埠及中餐有關。溫哥華島大學(VancouverIsland University,簡稱VIU)林慕珍教授展出的「中餐館菜單」可遠溯至1920年代,她以菜單講述移民社會的華人飲食史,也是一部溫市華埠變遷史。
) b& M0 o5 q, M( K;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c M4 z. I4 M
林慕珍的文化人類學背景與菜單珍藏,正相得益彰,她在周二接受《星島日報》記者訪問時說,她從小就浸淫在餐廳的環境裏,飲食文代的教學專業與收藏菜單孰先孰後,已很難釐清。
4 d2 k5 h* u6 V% z8 J% R0 g% G9 g6 s公仔箱論壇3 x+ W6 T9 @; ]& Y! g7 S5 q5 H( w
林慕珍的父親及伯父是1950年代,位於溫市華埠片打東街(E. PenderSt.)127號華僑酒樓(W. K. Gardens)的東主。林慕珍其後繼承家人數量可觀的華埠各中餐館菜單。從那裏,林慕珍開始她的收藏。www2.tvboxnow.com1 L V$ B! D8 [0 [ ~/ b" c I
5 u1 u# I- Y" ~2 V+ W林慕珍父親經營華僑酒樓www2.tvboxnow.com9 \. V4 N- s! R$ ?! A
! `! O: r8 O0 k8 g+ F/ B5 B. m k* _公仔箱論壇那是一部華人飲食史,林慕珍說:「在開始有中國-加拿大飲食融合(fusion)的說法之前,中加飲食早就融合了。」人們或認為,早期華埠餐館的顧客主要是華人,其實不然,絕少純中文菜單,甚至如華僑酒樓的菜單幾乎全用英文,顯示華埠食客的多樣性。融合在那時便開始,「以中菜的技巧與食材做出討好西人的菜」。- p& x, T" v7 b! `1 ^: |: X- `; e5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4 W9 f* b5 O% t2 i* {
但融合的內容與時俱進,現在是許多中國不同地方菜的融合,也有名稱上的融合,她就看過餐館以「Tamale」一種把玉米泥及其他食材包在蕉葉裏的墨西哥食物作為介紹「粽子」。tvb now,tvbnow,bttvb6 k- I* ~! s6 A& l
$ m: |6 A3 I: K9 P4 Y$ `. D
「正宗」概念也隨時代不同,例如「芙蓉蛋」,理當是蛋、青蔥與蝦,但某餐館的招牌「芙蓉蛋」,卻可能是蛋、豆芽和雞肉。
. s: B6 E3 c- n4 C( w/ {4 H3 ltvb now,tvbnow,bttvb
6 I! C9 t5 L$ p" n公仔箱論壇「中餐館菜單」同時是一部華埠變遷興衰史,林慕珍說,「華埠也曾風光過」,在她的藏品中,有一份專為加拿大前總理皮爾遜(LesterPearson)度身訂造的菜單,時間在1965年10月29日。佳餚有冬瓜盅、卑詩生蠔燴冬菇、沙律、雞絲炒麵等(下圖)。www2.tvboxnow.com" c: [6 O- V, h- x: N
公仔箱論壇# j' b( N; o# i8 r3 T" i# |
華埠在60及70年代,也是「時尚之地」,華僑酒樓除了有美食,更兼跳舞場,是紳士淑女的社交場合。至於菜單本身的變化,林慕珍表示,過去手作的時代,每一份菜單都是藝術品,但科技發達的結果,現代的餐單多只是電腦印出來的字,加上膠膜。溫哥華博物館展場的菜單展也就是藝術品展,值得細細品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