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析852│中港學校結盟十年關係曝光 梁特謀擴大另類洗腦教育(二之二)
+ Z* J; b& w8 s/ K) W q+ h; H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9 ~5 V! V3 p' {+ @- Z) b& p
1 q( p. u% b' Z" [% |6 k.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說回「姊妹學校締結計劃」,究竟是何時出現,其實都「眾說紛紜」,無綫新聞報道指是「2004年起」、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去年11月在杭州出席「浙江.香港姊妹學校網上交流平臺啟動儀式」中致辭時,亦稱教育局在2004年開始計劃,教聯會則說是2004年起「受委託」。
$ ` ~7 ~$ Y; l# |tvb now,tvbnow,bttvb
3 z2 |7 |3 p* q, B$ @% u/ Pwww2.tvboxnow.com但有保良局中學前年完成相關交流後撰寫的報告,就指「自2002年開始,香港教育局和香港保良局先後與上海教育局開展姊妹學校締結計劃」;翻查剪報,在2003年3月10日的《大公報》報道中,更稱「不少學校與香港的學校結成姊妹學校」,似乎這個中港學校的「姊妹」關係,隨時較官方披露的更長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R2 S* o5 c$ a8 l+ q- P: L/ |
公仔箱論壇6 M$ j- `. @) @9 M! P
教聯會獲「獨家委託」兩地教育部門牽頭配對
& W. F! X1 B(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g3 l6 O, G S4 v
更甚的是,這個計劃雖似是兩地學校之間的「民間交流」,但由始至終,其實都是官方牽頭;最大的佐證是,在每年的「簽約儀式」之背景板上,都出現香港教育局、內地不同省市的教育廳、教育局、中聯辦及教聯會人員的身影。不過,如此的中港融合「政策」,最少在2001至2005年度的《施政報告》中,時任特首的董建華都未見有提及。
0 S1 P `4 Y" D5 F5 S
# X& t7 b3 m* @9 _* [& uwww2.tvboxnow.com而如果現時中港兩地已累積超過420對中小學已結盟,全港現時分別有500多間中學及小學,結盟率就佔全港學校逾四成。其中,一些主要辦學團體旗下的學校就特別多參與,例如東華三院。無獨有偶,東華三院高層近年不時訪京,且獲統戰部、港澳辦等接見;東華三院現任主席,就是福建社團頭領施子清之兒子施榮恆。
3 u$ g8 J4 C) g( I1 C4 e9 n
^! Z9 M! \4 C4 Y: V4 Iwww2.tvboxnow.com雙非家長行動證港教育制度較優
! T" ?% B0 Z5 w3 F, p5 t1 p) t% E, qtvb now,tvbnow,bttvb
! o1 r, N: g2 Z7 @7 L4 ]再還原基本步,究竟中港姊妹學校結盟的目的及好處何在?官方(教育局)的說法,是讓兩地學校可建立一個更緊密的締結網絡,從而促進教學資源共享,推動兩地教育優勢互補,共同提升教育素質。教聯會就列出七大目標,包括促進兩地學校、師生及家長的交流和溝通;促進兩地教師互相觀摩學習;擴闊學校網絡;加強學校發展;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拓展學生視野及見聞;及提高本港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及歸屬感。說穿了,恐怕最後一項的目標才是關鍵:不單對學生,更對老師灌輸「愛國情懷」。
. G& r, y5 U: ^. J8 y9 q! btvb now,tvbnow,bttvb* L5 ~0 i9 B. T' E+ I. J2 X0 e: g' @
事實上,學校結盟以「交流和溝通」為包裝,對香港一方的師生幫助可以有多大?無綫新聞訪問過曾參加交流活動的一些小六學生,他們「增長」了的見聞,是發現內地學生的課室較簡陋,設備不那麼先進,老師講課是會很集中,跟香港學生截然不同;過去亦有學生表示,內地學生放學回家會專心做功課,沒有很多的娛樂等。至於老師們,最好的說法,就是可以從中了解甚至學習內地學校行政管理工作。
& {- ?8 x- G6 H1 `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 M: D1 [5 L; f7 y, C
梁特圖利誘加速計劃www2.tvboxnow.com" {. ^3 a" J, _
6 \# p( C* F6 F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事實擺在眼前,當雙非家長因為香港教育制度較好,紛紛湧港產子好讓子女將來可以來港接受教育,但教育當局多年來卻推動全港中小學反其道而行,返回內地跟內地學校結盟,甚至從中學習內地學校的管理與如何教育國情,是造福香港學子還是另有所謀,答案恐怕都已寫在牆上。現時再由上任後即鼓吹加快中港融合的梁振英,準備明確推出政策配合,似乎另一場另類的洗腦教育,已經迫在眉睫。
/ ~7 o, D( M `4 o. u( R. L5 Mtvb now,tvbnow,bttvb
/ |# e+ E$ L* o# C* n: K. U再屈指一數,現時已有約420間中小學參與結盟,當局希望往後透過提供津貼,令參與學校數字可增加至500多間,即令參與學校佔全港中小學比率近半;如每校每年可獲津貼20萬元,涉及的公帑就最少要1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