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國際泳聯奧運特別獎 「飛魚」退役公仔箱論壇. t% X# v# d: E) H
) d8 ~$ R+ K: A3 H- q: H0 Vwww2.tvboxnow.com
, F" p" s$ F1 L4 I) p# r8 r' g/ t: ]- T. Pwww2.tvboxnow.com ! L& m I; f" ~& E# I
2012年8月4日,「飛魚」菲爾普斯為美國隊在倫敦奧運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賽中完成了蝶泳的部分,並為他的游泳生涯再添一枚金牌。 (MARTIN BUREAU/AFP/GettyImages)
4 _9 y1 s- a/ J7 F $ A F, }" w9 D$ S; w: ^4 y
週六(8月4日)﹐「飛魚」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為美國隊在倫敦奧運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賽中完成了蝶泳的部分,並為他的游泳生涯又添一枚金牌。至此,菲爾普斯以4金2銀的成績結束了本屆奧運會。tvb now,tvbnow,bttvb: x* b* }( K) ]* V
6 _0 c/ P. u9 h5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7歲的菲爾普斯在其職業生涯中所參加的4屆奧運會中,共獲奧運獎牌總數22枚,其中包括金牌18枚、銀牌2枚,銅牌兩枚,還包括2個前所未有的個人三連冠﹐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名運動員在奧運會上所取得的成就。
; ~8 ~) L/ _" r; p' z8 ~ www2.tvboxnow.com* ` C$ V, k1 I) M- O5 L
在週六的比賽結束後,國際泳聯為菲爾普斯頒發了一個奧運特別獎。獎杯以他在蝶泳時的瞬間為造型,來紀念他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 v4 \) U6 k) C
週六晚上,美國總統奧巴馬夫婦向菲爾普斯表示祝賀。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奧巴馬在推特上寫道,「“巴拉克和我一直在為你歡呼!我們為你以及你的成就而感到驕傲。」
" v1 c" [2 N4 a, H9 C" j
9 W! d6 { d& s, Q# b2 Z- K公仔箱論壇菲爾普斯告別奧運
6 L# S' L" }" Z0 jtvb now,tvbnow,bttvb在眾人矚目之下,菲爾普斯離開了游泳池。今年27歲、來自馬里蘭州的菲爾普斯已經準備好離開游泳比賽了。 tvb now,tvbnow,bttvb8 C. K: N" x. H, V0 I( B
「我告訴自己,當我30歲的時候,我不再想游泳」,”菲爾普斯在他最後一場比賽後明確表示,他將不會出現在2016年奧運會的游泳池。「我這裡不是冒犯那些30歲的人,但那是我一直對自己說的東西,那將是三年之後,我只是不想在這三年游泳。」www2.tvboxnow.com3 M, J/ p7 V& k+ ?' t
. @6 T$ J( j F5 A# X" l/ T令人驚心動魄的最後一役
# V0 \$ o3 b5 X2 P- L" j! vwww2.tvboxnow.com
- j+ K6 X& b! I1 B1 s. J在倫敦奧運會上,美國從未輸過4x100米混合泳接力,美國隊是各隊中實力最強的一支隊伍,決賽之前的最快時間是3分32秒65。
0 `- C! m8 b% J) u( l' M `- b8 Q
/ C! j: H. A0 j8 K* u1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週六的比賽中﹐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賽成為本屆倫敦奧運會游泳賽事中最精彩的比賽之一。美國隊的明星陣容是﹕仰泳Matt Grevers(仰泳的金牌獲得者),自由泳Nathan Adrian (自由泳的金牌獲得者),蛙泳Brendan Hansen(蛙泳的銅牌獲得者)﹐而蝶泳是菲爾普斯 (蝶泳的金牌獲得者)。這4員大將聯手奪取金牌,亦是意料之中的結果。他們最終的成勣是3分29秒35。 tvb now,tvbnow,bttvb! X: K" @) E) Z7 X
; Q2 u% d: q9 `
不過,比賽還是相當令人驚心動魄。在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賽中,男子仰泳打頭陣,美國隊Grevers早早取得領先。接下來是漢森的蛙泳,但被日本隊超過。美國隊在短暫的落後之後,由菲爾普斯接棒蝶泳,他搶到第一名。Adrian 在最後一棒的自由泳中將領先優勢擴大,最後率先觸壁。根據《游泳世界》,這是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賽的一個「最佳陣容」。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q0 T- U. m! \6 U0 p1 C7 t g
tvb now,tvbnow,bttvb% c* k1 U1 M0 K5 E9 ]! r: C) Q: w
日本和澳大利亞分獲此項目的銀牌和銅牌,英國獲得第4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