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中華總會館易幟不得人心 慶雙十規模更大(圖)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e$ y  n3 o/ Q! B, i  [4 E: s
參加舊金山雙十國慶遊行的人士。


  i1 X7 q' Q0 }7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l4 m" e. v5 Z/ {- L3 u9 ?


4 g# `9 Q5 Y1 P" }0 ]; V4 vtvb now,tvbnow,bttvb2 K+ t- r  o" T9 S) f, j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日,美國舊金山130多個華人團體盛大舉行中華民國建國102周年慶祝活動。在歡慶的人群中,有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人士,他們表示:中華民國才是真正的新中國。
, ~0 z. v+ l. J( T/ g# w, k公仔箱論壇www2.tvboxnow.com8 m4 k  t: Z9 W3 m2 E
$ E2 d/ R$ L% S* J  O6 @; v
周日下午,慶祝中華民國102周年的遊行隊伍,從舊金山中國城聖瑪麗公園國父孫中山紀念銅像下出發,走過中國城的主要街道,到達中國城中心的花園角廣場。遊行隊伍綿延數里,鑼鼓喧天,口號激昂。公仔箱論壇. {8 [6 x. a0 g. V1 ^6 ~. i
公仔箱論壇; Y7 ?6 t. m9 U7 k: \; M( ]/ Z
舊金山每年的中華民國雙十國慶活動,原本都由當地最大傳統僑團中華總會館承辦,但今年5月,中華總會館主席團決定撤下懸挂了幾十年的中華民國國旗,8月,又宣布停辦今年的雙十國慶,舊金山僑界緊急成立由一百多位僑領和僑界知名人士組成的委員會,接辦國慶活動。中華總會館的政治轉向,激發了更多人參加雙十國慶,所以今年的國慶,參加人數比往年多,氣氛也比往年熱烈。4 a+ }  s. N5 e- G$ s  u9 e

7 r1 ~' Z5 W2 k. E: X/ P+ G5 D公仔箱論壇

% n1 M7 O; i. h: Zwww2.tvboxnow.com移民美國多年的國民黨老兵髙文俊表示:“我們華僑非常愛國,正如國父孫中山說的,華僑是革命之母。我們熱心出錢出力,雙十國慶,一年比一年辦得好。我站在一個老兵的立場,覺得流血犧牲奉獻青春沒有白費。”
: s% k! d2 t0 A$ h* p, s# E; o/ B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 m4 T( U5 ]" H. {: t
參加今年雙十國慶活動的,有很多來自中國大陸的人士。旅居舊金山的前89民運學生領袖封從德表示,中華民國的旗幟和中華民國的國號對中國大陸來講很重要,他說:“為什麼很重要呢?是因為這個國號應該要回到中國大陸。現在我們知道中國大陸民國熱,很多人已經開始意識到,真正的新中國就是中華民國。這就是我們大陸人來參加中華民國建國紀念的意義。”
7 o, [9 F+ C&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8 _3 y0 ]9 v9 n8 H  D5 Q一位來美國留學才兩個月姓張的23歲大陸青年,也舉着一面中華民國國旗,來參加雙十國慶遊行:
2 b% a/ ^$ I$ O* B  @6 r0 Rtvb now,tvbnow,bttvb記者:你是從中國大陸來的,你為什麼來參加中華民國雙十國慶活動?tvb now,tvbnow,bttvb# D. u; @; _6 b( @! F- y/ L( R9 j$ C
張同學:因為我認為這面旗幟才是中國的國旗,十月十日才是中國的國慶。tvb now,tvbnow,bttvb4 l, ]; O0 ^( P- T- Z
記者:你看了這個場面感覺怎麼樣?
2 c+ {# p" t1 F  ~  X張同學:第一次參加中華民國的國慶,看到這麼多國旗,很激動。

- k0 \  d, L0 [# l9 Rtvb now,tvbnow,bttvb
; h. ~5 ^. p5 x3 I: m  ~! F! i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院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呂元榮,專程從台北飛來參加舊金山僑界雙十國慶活動。他對記者說道:“看到這麼多陣容龐大的隊伍,內心澎湃不已,非常感動。這也象徵著,我們舊金山的華僑,這麼多年來,不但支持國父孫中山先生建立中華民國自由民主人權的理念,同時也見證了,我們海外華僑,百多年來對中華民國的支持。”
( m4 G; @2 I& X  z0 }) x+ N& I公仔箱論壇
0 e$ B8 [: T7 o0 o3 Q5 U5 @舊金山僑界慶祝中華民國建立102周年的活動,不但規模比往年大,內容也更加豐富:除了慶祝遊行外,還包括升旗儀式,歌舞表演,國慶僑宴,等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