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電/大華網路報14日發表點評文章說,國民黨青壯代中人氣甚高的“立法委員”蔣萬安,日前所謂支持蔡英文針對兩岸關係所提出的“四個必須”,引起兩岸社會譁然。雖然他在事後做出澄清,但仍相當制式化。此種表現和馬英九任內不講中國人、不講國家統一,直到卸任才願意講的心態,十分類似,都是懼於綠營“去中”、“反中”的壓力。如果這對國民黨青壯代具代表性,就只會使得國民黨及整個台灣在面對未來挑戰性更高的兩岸關係,愈缺乏因應能力。
9 o" |- B& t7 o+ M! j, r$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L: _9 v0 x4 [7 @+ [& E- {
. ^3 l4 n3 u5 l,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蔣萬安說,他無法接受習近平把九二共識定義為一個中國、一國兩制。這是引用了蔡英文的說法,也是對習講話的誤解,反映了對於如此重大的兩岸事務,其實他並沒有去看習近平講話的內容,就輕率地發言了,而且是根據蔡英文的論調,誠為不應有的疏失。 ; @9 O7 {8 \8 E% X+ Q" O2 M) m
# c8 `5 `2 Y& ~, w9 Z' e
& I$ v1 q/ v- q+ P, t" G Stvb now,tvbnow,bttvb 文章說,至於所謂支持蔡的“四個必須”,則是未能分清走向“台獨”的“兩國論”和“中華民國憲法”一個中國精神的差異,不能不令人詑異。蔡英文在第一個必須中稱,“中國必須正視“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事實”。她把中國和“中華民國台灣”切割成“一邊一國”,即“中華民國”或台灣不均屬於中國,和陳水扁所謂“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也許如出一轍,甚至比李登輝的“兩國論”更挑釁兩岸關係,至少李登輝當年在口頭上仍稱,從兩岸作為“特殊國與國關係”走向國家統一。 www2.tvboxnow.com, E/ }+ f5 _% k(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z2 E! A! ] l/ ~, }" ^, ]/ m) j
+ d$ W/ ~2 U. o4 X4 B公仔箱論壇 蔡英文的“台獨”立場,及其上任以來為避免大陸直接攤牌而採取漸進“台獨”的做法,均在眾目睽睽之下,並不需要經過困難判讀即可明暸。而其所稱“中華民國台灣”,係公元兩千年李登輝卸任後最早使用的說詞,是漸進式更改國號,完全掏空了“中華民國”的實質意涵,國民黨人士應予明辨而非加以附和。 公仔箱論壇. M4 j% O# E% E+ l
tvb now,tvbnow,bttvb& h9 o3 Y' c8 d/ O
公仔箱論壇6 g; U& b) u. @; q( g4 S' g
另一位國民黨青壯代“立法委員”江啟臣表示,是否要再沿用九二共識這個名詞,應可討論。然而,已經成為大陸與國民黨共同語言的九二共識,且於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基此而簽署了二十三項協議,若欲變動或更改,未經雙方重新談判是能夠達成的嗎?甚至還會衝毀國民黨和大陸良性互動的基礎。誠然上世紀九十年代並無九二共識一詞,但當時國民黨包括李登輝對兩岸關係政治基礎的說法,是追求國家統一、堅持一個中國、都是中國人,除非國民黨人士現在使用這些清晰說法,否則九二共識的實用性無可取代。www2.tvboxnow.com5 t8 P1 U9 O; D1 j2 S( ^
6 O: Q- d. n+ j w4 P2 v# ]"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s% G) }$ G( X
蔣萬安事後發表聲明表示,“九二共識確實存在”,以及依據“憲法”捍衛“中華民國”主權。這有助於釐清自己的政治立場。但不容否認地,依據“憲法”以申論“中華民國”的內涵,卻是檯面上的國民黨人士在心態上希望能免則免的,這將難以完善中長期的兩岸政策。在蔡英文愈把台灣帶向和大陸衝突的形勢下,樹立“憲法”意義的“中華民國”愈顯必要,才能區隔蔡與民進黨藉現行國號實施的“台獨”路線。 tvb now,tvbnow,bttvb) ?3 g- J5 W9 x( n' }! [
/ s) w1 P1 Q6 w9 w% X"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3 u) @( u8 B( S' {9 b; O: m
文章說,“憲法”本文絕對指涉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憲法”修正條文明確規定兩岸關係處於“國家統一前”。因此,兩岸同屬一中,當前是國家統一前狀態,未來目標是國家統一,都不應是國民黨人士難以啟齒的,否則懼於綠營歪曲而隨波逐流,只會使得國民黨自喪優勢,並造成大陸因擔心和平統一失去希望,以致反而加速統一進程及窄化統一方式,這對台灣完全不利。因此,國民黨青壯代更有必要引領潮流,有力有節地切實依據“憲法”構建積極的兩岸關係論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