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世道人生:最黑示範(李怡) - 李怡

www2.tvboxnow.com. P/ H9 _2 b4 F

( W, \, y  X, g0 n8 V* h$ ]'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特區政府為迎合中共的移交疑犯新法例,在建制派全面配合下,立法會不難通過。林鄭蓄意推動的「憲制新秩序」,使一國兩制宣告壽終正寢。
' s( U0 G% B8 v% ]/ B& j2 z6 Q公仔箱論壇3 i. Z& A2 L# I5 s  O" ?
一位大狀對轉移疑犯新法例提出幾點法律意見。tvb now,tvbnow,bttvb1 R# h1 q: V5 p# ?+ l

1 \* Z! H% |' u2 W; `* B) A公仔箱論壇一是現有的引渡條例只適用於與香港簽署相互引渡疑犯的國家。簽署國的必要條件是都已簽署兩個國際人權公約。香港不僅簽署了這兩個公約,並且《基本法》規定,任何對香港居民之權利和自由設限的法例,都不能與這兩個人權公約相牴觸。中國雖有簽署但未有在人大將此兩公約立法實施,因此屬公約未實施國家。在現有法例下,香港若將一個「被外國通緝的疑犯」遞解到一個未實施人權公約的國家審訊,屬違反《基本法》第39條。
& Q! e( m: ^6 ]1 o$ B+ q2 _. h- ctvb now,tvbnow,bttvb# U" [" @* S; ]1 f
二是即使簽有相互引渡條例,被引渡疑犯的「罪行」也必須在兩地都同屬犯罪。比如,香港的貪官逃往加拿大,香港政府不能要求加拿大引渡涉貪疑犯到香港,因為香港只能提供這些「貪官」的「財富與官職不相稱」的證明,而不能提供貪污的證明。前者只是香港法律,而在加拿大並不犯法。不能引渡這些貪官是否沒有公義?對香港來說可能是,但從國際觀點尤其是司法是人權最後防線的角度來看,則「十分有公義」。
# w& b& B2 K! A) j,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0 K; W7 p( @1 l6 G
三是死刑存廢的差別,我前天已經談到。茲不贅。
! \% r4 c8 j- ^* E& ^  v; P& i; _# g
總括來看,文明社會的引渡條例,要保障的是司法保護下的人權。特府提出的新法例,就是讓香港人脫離兩個人權公約和《逃犯條例》的保障,步向否定三權分立和司法獨立的中國「憲制新秩序」。tvb now,tvbnow,bttvb  H: u! i& k8 W

$ r- e0 \  i' L( Q1 w8 r+ N9 k中國為甚麼反對三權分立特別是司法獨立呢?北大法律教授賀衞方說:中國法律規定,貪污20萬元以上,就該判死刑,按這個標準,中國如果司法獨立,中常委和90%的官員都會被判死刑。其次,實行三權分立、司法獨立,中常委和很多官員無法貪腐。據中共揭露,涉最高層的貪腐都動輒幾十、幾百、上千億元人民幣。其三,實行三權分立制度,中常委和很多官員無法制訂惡法來迫害百姓。
* W  @5 ?/ l3 Q# D4 p; ?9 I
% J$ ^' E/ R" D4 q# t$ Jwww2.tvboxnow.com在沒有司法獨立的一黨專政下,司法可以「黑」到甚麼程度呢?大陸網頁幾天前刊載了一段影片,是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羅翔的講話。他說:「在司法實踐中,只要證人改變口供,司法機關就認為律師有引誘的嫌疑。我們公安機關收集的證據好好的,怎麼律師跟證人一碰面就改了呢?他肯定有誘供的嫌疑,先把你抓了再說……很可怕!」「最嚴重的還出現過在法庭辯論階段直接抓律師。檢察機關提供證據,律師說我們對證據的真實性表示懷疑,因為我們也找了證人,證人不是這麼說的。檢方建議法院休庭,因為對方律師涉嫌偽證,在庭上就把律師給抓了。當然後來也出來了,但出來之後呢,出家做了和尚,他說太黑了,沒有這麼打的。」公仔箱論壇, k) Y7 x/ G- w
公仔箱論壇- n: _5 Q, t) H( j" p) q+ s
這個當庭被捕的律師,據《南方周末》報道,叫王一冰,他是1997年在昆明的法庭辯護時被指「策劃、教唆他人翻供」而當庭被捕的。關了兩年,精神和生活均陷入困境,他和妻子於2000年初走進臥龍寺,削髮出家。
, D) x2 W; x+ W' c% z/ r1 ^# O: ?公仔箱論壇
0 A" V$ Z. \! C7 s這就是「三權合作」的最黑示範。在「憲制新秩序」下,香港人不要認為離我們還太遠。
1 O1 W- p- Z2 c! Y- {( e5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0 H4 \9 L* J9 B; e3 itvb now,tvbnow,bttvb李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