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d+ }$ y5 \1 ] |3 t! stvb now,tvbnow,bttvb- q3 F+ W1 K2 q2 ^2 O
「止暴制亂」、「讓香港社會重回正軌」,這兩句話大概出自中國最高層,以致香港特首高官建制派不斷重複,連字眼都不敢稍作改換。其實換個說法,「制暴止亂」不是更適合現在政府的做法嗎?但就是不敢。因為奴才是必須依足主子原話不能稍予變通的。
# g. S( n3 @8 N' f( Mwww2.tvboxnow.com& w) _3 ^+ ~; z7 i% U A
「讓香港重回正軌」,若是意味回到以前那樣繁榮安定的生活,也許是不少香港人的想望。然而,單從上述奴才治港對主子的順從意識,以及反送中以來的香港市民反彈來看,就知道回到以前是不可能了。昨天拙文引述Nora說「現在很難回到6月前平靜的日子」,一位17歲的中學生讀後給我訊息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過去的種種進逼,讓我們退無可退,只可以奮死一戰,抗爭到底。」但她接着說:「雖然我們再也回不去,我們仍然對未來寄希望,也許可以重新開始。」" e0 J: z/ e' V ~6 K* I7 K+ m
公仔箱論壇1 t& w/ c/ a6 }, m" u$ Z
這就是香港的新一代,而且是越來越年輕的一代。這次反送中的參與者包括最前線的抗爭者,可以說是創了世界抗爭歷史的年輕化紀錄。最小的被捕者只有12歲,有抗爭者只9歲。而他們的成熟、幹練和才華,更是令人吃驚。這些未來主人翁的表現,既令人看到希望,亦令人看到他們前路的艱辛,因為他們面對的,是身軀龐大、孔武有力、愚鈍而粗暴的野蠻巨人。
! R+ L& [' V% X8 A" z: T7 b
8 f& b" F' Q8 z9 V( V; Q大陸也有網民這樣分析香港,說事態「折射出很多背後的現實。其中最基本的是:港青要自由毋寧死,對中國概念既不認同,亦無感情。陸青中的絕大多數以愛國為旗幟,向大一統的民族感情頂禮膜拜,對甚麼自由民主嗤之以鼻」。未來終究是由年輕人來決定,我城的未來,這個國的未來,都是。tvb now,tvbnow,bttvb* U6 w7 b( [0 ? B
/ H2 ~, A* j0 V9 c$ o
《紐約時報》記者Andrew Higgins在月初寫了一篇關於香港的報道,講香港人從對中國的熱情轉為冷漠和輕蔑。Andrew在香港曾找我談過,也引述了我的看法。只是結尾時說我對香港人的這種變化感到「心痛」,卻可能出自言談間的誤解。我對中國有過熱情,其後雖徹底失望卻仍然維持着因寫作需要的關注,但香港年輕一代對中國的冷漠和輕蔑,我不但不感「心痛」,而且覺得這是香港人成熟與自主的表現,值得高興。我把《紐時》這篇報道傳給一個年輕朋友看,她回說:「我根本對中國未熱情過,別國唔關我事。」5 ~( {/ F, {( C( B
www2.tvboxnow.com( P. U7 G4 ^( T* P# H* M5 h1 A
最近另一位紐約訪客問我,香港有沒有獨立的條件?我的回答是:香港獨立唯一缺乏的條件,就是中國不容許。除此之外,所有社會條件都具備。而那唯一缺乏的條件很可能是致命的。
* e7 q, J' {$ V3 _5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4 ~4 s4 _- H: Z, @1 _
中國不容許,也不光是掌權者不容許,而且是在共產黨(CCP=Counter Civilisation Party)長期洗腦的浸淫下,民眾包括陸青的盲目愛國和罹患終生的民族主義嬰兒病。無論在香港的愛國盲眾,還是在外國的中國留學生,他們對香港自由呼聲的反制──狂叫及肢體衝突,都說不出一個理由。英國作家約翰遜說:「愛國是無賴的最後防線。」我們看到的正是這種無賴情緒的發洩。2 y# ?8 |$ k/ q0 z; c
. I0 a# Y% I% ~" E W0 c
愛國盲眾越是在香港與各地對香港人追求自由作兇狠狙擊,越是促使香港年輕一代與「一國」走得更遠。香港一定回不到6月以前,甚至回不到更早的以前。香港要重新開始,但要走過一段「不自由,毋寧死」的艱險道路。走得過就有新生;走不過,也死得其所。 公仔箱論壇5 K# F3 l- O F$ \
/ ]9 Q+ p5 [8 q) Y8 @; b
李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