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劾風波】美國參議院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審訊前天正式開審,首日審訊演變成13小時長的馬拉松程序戰。參院多數派領袖麥康奈爾在共和黨黨友有異議下,審訊時間表和規則稍作修改,但在兩黨議員差不多全部歸邊下,把民主黨11項修訂動議全數否決。/ ~; {* m1 |5 X* D7 j3 Q6 w( x$ [& ?
8 N4 h+ K2 a! w" {9 w審訊當地時間前天下午1時展開時,麥康奈爾的審核程序和規則動議,多了手寫的兩處修改,一處是將彈劾管理人團隊和特朗普辯護團最長各24小時的開審陳詞,由兩日改成最多分成三日宣讀,另一處是眾議院提交的證據要經表決才獲接納,改為自動接納,除非有表決反對。www2.tvboxnow.com- T0 ^ c" m2 g' n+ d4 @, m
& Y: Y* n- N# A5 P4 ]/ W
知情人士指,麥康奈爾是在跟共和黨參議員閉門午餐會,受到柯林斯、穆爾科斯基和多名黨友非議下,作出這兩點修改。他們指原安排會給民主黨彈藥攻擊共和黨人不公平,尤其是開審陳詞擠在兩日內完成,會延至夜深少人看直播時段,給人觀感不好。
5 T4 U7 N. v2 Q2 T6 ^" b# Btvb now,tvbnow,bttvb6 r3 ~) t$ ~& d, f$ x
www2.tvboxnow.com2 V4 @" ~* t4 p3 w0 d. V
參議院共和、民主兩黨壁壘分明,前天多次表決票數幾乎完全一樣。美聯社www2.tvboxnow.com& U \* P, q# c' R8 A% L( `
4 C7 A+ A* q. ?7 o% Z0 W公仔箱論壇
5 P" J9 M2 W8 I: ]9 U6 e E% xtvb now,tvbnow,bttvb
; C6 G, \9 H7 m; W# jwww2.tvboxnow.com特朗普與女兒伊萬卡和女婿庫什納前天在達沃斯論壇都避談彈劾之事,但特朗普有推文指他沒做錯。美聯社www2.tvboxnow.com4 o$ C4 P8 `" l0 r8 [ t; C
) o- Y" V: x8 s5 b m: K.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 r, H W6 o1 Qwww2.tvboxnow.com共和黨禁傳召更多證人! N# @8 d$ ~: ^( ^) v, ^
前天的辯論雖只關乎程序,不是開審陳詞,不過首席彈劾管理人、眾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希夫趁電視直播機會,以詳盡圖表和片段力數特朗普扣軍援向烏克蘭施壓查大選可能對手拜登,「既濫權滿足私利、損害國家安全,又邀請外國干預我國民主選舉」,有三個理由支持彈劾,又稱雖「已有壓倒性」證據指控特朗普,但需要更多證人作供全面揭示其不當行為。領導辯護團的白宮律師西波隆則重申,眾院對特朗普的指控「荒謬」,他「絕對沒有做錯」,形容彈劾是「鬧劇」,「應該結束了」,反對傳召證人和索新證據。tvb now,tvbnow,bttvb. Q& G% ?, E) O1 E% U8 {
tvb now,tvbnow,bttvb* r! Z t- y7 P" X
民主黨人一共提出十項修訂案,要求向白宮、國務院、國防部和白宮預算辦公室發傳票索取相關文件,傳召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和白宮署理幕僚長馬爾瓦尼作證等,全在兩黨議員歸邊下以53對47票被否決。另一修正案是關於延長一方回應另一方動議時間,則有柯林斯沒跟共和黨大隊,投了贊成票。# V, c" @5 A) n, c7 U5 l0 t, v2 i
]3 ` V# b4 N' R/ c ~凌晨2時結束 火藥味濃; j. U; x1 D3 j! @ t
麥康奈爾的審訊程序和規則,最後亦以53對47票通過。在雙方最長共六日開審陳詞後,有一日時間答問,再辯論是否傳召證人四小時後表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c9 k# q. Z1 f( @/ {; ?
2 w) D! ?3 D; J+ L6 l- c. O
前天的審訊直至近凌晨2時才結束,越夜火藥味越濃,在爭辯是否傳召博爾頓時,雙方互斥對方說謊,令主持審訊的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出言責備雙方,提醒雙方要「文明對話」。
3 b' \7 X* V6 b E: @4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3 y$ Y' M- }# j+ t9 H% Z2 Y8 h
充當陪審員的參議員,在這次審訊被禁用手機、手提電腦、談話和傳紙仔,只能坐聽發言抄筆記,前天有數人顯得想打瞌睡。特朗普昨日表示願意審訊讓現任和前任高層作供,但當中涉及國安風險。
- \4 k5 j2 E7 N- s1 V9 I1 Ywww2.tvboxnow.com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