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指烏俄戰爭1060萬人成難民:還不能放棄希望
. o3 Z; Q0 C% y$ m4 l8 _6 Xtvb now,tvbnow,bttvb; R. S( a& u' A& j' l- s) O
2025/02/19 中時 蔡宗穎
2 I4 @, S/ }% k/ |7 h( Y# B) N5 B公仔箱論壇
! M( b |' q& f1 v; w7 Q4 w4 W* F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f/ {1 t9 K5 T k; k5 ?4 K
烏克蘭頓內茨克州康斯坦丁諾夫卡鎮(Kostiantynivka)車站毀於俄烏戰火的殘破景象。(路透社)
2 x& W) W& O- q4 u3 R: B" L8 ^9 j
2 [( H* J) @, _: E9 ~6 o4 p公仔箱論壇烏俄戰爭將在本月滿3週年,烽火連年導致許多民眾流離失所。聯合國難民署(UNHCR)發布報告指出,過去6個月有20萬烏克蘭民眾逃離烏東,戰士敲響以來有1060萬名烏克蘭人流離失所,約有150萬名烏克蘭幼童正承受長期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但聯合國難民署也強調,會持續提供人道援助,「現在不是對烏克蘭放棄希望的時候」。tvb now,tvbnow,bttvb- b: i8 d. L9 ~4 z$ \8 l3 `
www2.tvboxnow.com! v q6 q" d' y0 a
聯合國難民署指出,三年以來,在烏克蘭爆發的全面戰爭帶走上千條人命及無法衡量的破壞,也讓許多家庭顛沛流離,帶來嚴重心理創傷及重創烏克蘭經濟及基礎設施。$ k! i' i7 D! D5 W. S3 O- m4 E. m; t% }
3 d$ p: w* Q$ c7 ]+ jtvb now,tvbnow,bttvb聯合國難民署指,過去6個月有高達20萬人逃離烏東的家園,隨著人們持續受苦受難,現在比以往更需要為那些深受其害的民眾提供救命援助與復原機會的需求。tvb now,tvbnow,bttvb: \: U, Y l$ ~8 N! V% @* ^7 O
公仔箱論壇0 P8 m7 R5 V+ A- U1 f' X9 A
聯合國難民署預估,約有1060萬名烏克蘭民眾流離失所,這數字幾乎是戰前烏克蘭人口的4分之1,在烏克蘭境內,370萬民眾因而流落他鄉,同時也有690萬名難民持續在國外接受保護;超過200萬個家戶遭到毀損。而不斷打擊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也讓民眾摸黑受凍。且那些年長者及有障礙民眾面臨的挑戰更大。公仔箱論壇/ W u# `' K' V& m$ q3 M
' N5 g" Q$ {$ b$ X$ zwww2.tvboxnow.com此外,戰爭帶來的心理創傷也不容小覷,在此族群中,尤其幼童更是脆弱,聯合國難民署指,約有150萬名烏克蘭幼童正承受長期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而在烏克蘭境內,有1270萬人需要人道援助。www2.tvboxnow.com3 Q, v' q" `; C( z8 K7 t
2 j! T" M9 n# _+ ftvb now,tvbnow,bttvb聯合國難民署也稱,烏克蘭約右3分之1領土佈滿地雷與軍械;戰爭為經濟帶來的衝擊更是深遠,在烏東前線,農業與工業聚落慘遭破壞,戰前30%的工作機會也因此流失。而這些被難民稱作回鄉阻礙的挑戰,日後更是集體優先事項。
+ m- q9 k0 x5 q8 D) a1 b
2 D h- l/ r. e. |, ^% j公仔箱論壇聯合國難民署表示,過去3年以來,該機構持續提供上百萬名受影響的民眾援助,同時與烏克蘭政府、相關機構及當地夥伴攜手合作。該機構也持續提供一個能溫睡的地方給流離失所的民眾,心理援助與足以支撐基本需求的現金。該機構也與聯合國其他人道救助者,為80萬名在前線難以觸及的民眾提供援助。, B) D3 u" y6 J. D, e
% O: u; D+ @* k8 P% A; _tvb now,tvbnow,bttvb聯合國難民署提到,該機構也是烏克蘭重建的堅實夥伴,支持範圍包含避難所修復與法律協助,為民眾復原、重建及最終獲得政府服務搭起橋樑。但是該機構也坦言,資金一直是個問題,而現在的不確定性比以往更甚。
2 o, c; a b. ]0 O/ m# s) J1 b5 |公仔箱論壇www2.tvboxnow.com/ N4 q( ]" j/ f- n9 l. K
聯合國難民署指,過去三年以來,烏克蘭鄰近國家展現了同情心,作為包含將這些難民納入其國家體系中,而這些難民也努力在新的環境重建其生活。此外,有60%在國外的烏克蘭民眾向該機構表示,有計劃有朝一日回到家鄉,而只有5%的民眾表示現在就想返鄉。
9 C; H" {1 B% C% atvb now,tvbnow,bttvb
( f- i4 K' ^; t; P. Mtvb now,tvbnow,bttvb聯合國難民署最後表示,國際間對難民的支持及收容對維持希望很重要,該機構也會持續努力使有效且持續的人道支援觸及那些最需要的人,「現在不是對烏克蘭放棄希望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