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烏俄戰爭2週年:烏軍戰亡3萬1,000人,欠缺武器的硬撐還能多久?

2024/02/26 轉角24小時
3 i  w% y) S; htvb now,tvbnow,bttvb
" }( {- G; }) ]/ g  t! I. w( zwww2.tvboxnow.com
/ V0 O. Z  N! V; x7 k$ W2 m5 V2024年2月25日,烏克蘭頓內茨克地區東部城市科斯蒂安蒂尼夫卡(Kostiantynivka)遭遇俄羅斯砲擊。 圖/美聯社
& ~" v/ o, I& V3 y$ V2 t1 j. h公仔箱論壇
+ C. W! N1 _. \公仔箱論壇【2024. 2. 26 烏克蘭】
# J8 t4 j/ F- t" m烏俄戰爭2週年:烏軍戰亡3萬1,000人,欠缺武器的硬撐還能多久?$ r* `1 `5 V% I* o
「抵抗俄羅斯入侵已滿2年,烏克蘭急需軍援到位。」烏俄戰爭已經屆滿2週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月25日首次透露烏軍的陣亡人數——3萬1,000名烏克蘭士兵喪生,這個人數是烏俄開戰2年來官方首度給出戰損數字,此數字明顯低於西方估算,而目前尚無獨立第三方能夠驗證。澤倫斯基表示公布陣亡人數是因俄羅斯散布誇大的烏軍傷亡。而受傷士兵的數據則為避免成為俄羅斯軍事規畫的評估資料,並未對外公布;另外俄軍佔領區的平民死亡數字也仍待釐清確認。烏克蘭政府也於25日再次呼籲西方盡速交付軍援,並指出歐盟承諾的100萬發砲彈目前只到位30%,當前的烏軍亟需西方持續支援。
3 G3 z" |' U5 N0 q& ewww2.tvboxnow.com2 s7 L3 Z9 k$ G; X3 F8 n- t
2023年烏克蘭發起的反攻原本備受期待,但最終不僅延遲、也未能取得成效,澤倫斯基表示反攻計畫提前被俄羅斯得知,還有其中一個失敗原因是缺乏武器,現如今在2024年,烏俄戰爭已於2月24日滿兩週年,烏克蘭卻在驅逐入侵俄軍的戰役中遭遇各種挫折,包括在2月15日宣布撤出頓內茨克州的阿夫迪夫卡(Avdiivka)、讓俄軍在2月18日控制阿夫迪夫卡,成為自2023年5月以來攻下巴赫穆特以來俄軍的最大戰果。www2.tvboxnow.com) j; ?5 a* J( v. g

+ I9 F, o: ?' S' {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羅夫(Rustem Umerov)也指出,武器供應不足,使烏克蘭在戰爭中處於不利地位,他說:
2 p2 }. c3 O( c& n9 `4 }, cwww2.tvboxnow.co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s& X; i3 S+ I" s/ I) l# o. p2 ^
「我們做盡所有可能和不可能的事情,但若武器無法及時供應,我們就不斷受挫。」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y7 @  q" a! k, ~: N8 e: ^
tvb now,tvbnow,bttvb8 o% V. J/ F6 d% H2 V
+ o0 v( _5 }! V" [+ {' c! _9 q+ [
2024年2月25日,頓內茨克地區科斯蒂安蒂尼夫卡(Kostiantynivka)居民走過遭砲擊的火車站。 圖/法新社tvb now,tvbnow,bttvb, f- a& s1 X6 ]; a# U
公仔箱論壇' c5 C5 _3 @: d7 e( t+ q, y
澤倫斯基也在2月25日的演說中大力疾呼西方盡速提供、交付武器援助,並首次披露俄羅斯入侵期間,烏軍的死亡數字——目前已有3萬1,000名烏克蘭士兵命喪沙場。這個數字低於西方的預估(《紐約時報》引述美國官員8月的估算,報導烏軍死亡人數7萬人、受傷12萬人),是烏俄戰爭以來第一次有官方給出的戰損數字(目前並無經過第三方驗證的確切陣亡數據),澤倫斯基表示提供戰場死亡人數,是對俄羅斯所散布的誇大數據做出回應,他說:
7 e! W+ Z- ]* I$ {3 ^% q$ Z* w# a
0 M' a4 k5 a8 X0 j0 t  Q& n: Ywww2.tvboxnow.com「3萬1,000名烏克蘭士兵在這場戰爭中喪命,不是30萬或15萬,不是普丁和他的謊言所說的那樣,但無論如何,這對我們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
tvb now,tvbnow,bttvb& L8 d0 K) f! n
www2.tvboxnow.com* o4 c3 ^2 l% m* _" D; t) k
至於在戰爭中受傷的烏軍人數,澤倫斯基並未透露,他表示若給出受傷人數,將有助於俄羅斯進行軍事規劃,至於在戰爭中死亡的平民,澤倫斯基則說在俄軍占領區,有數萬平民喪生,但確切數字尚無法釐清,他指出:「我不知道他們當中有多少人死亡、多少人被殺害、多少人被謀殺、被折磨、被驅逐。」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0 U2 ?, a8 ]7 Z#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N) N% ~. h1 F
澤倫斯基另提及烏克蘭統計的俄軍戰損,表示已有18萬名俄羅斯士兵戰死、數萬人受傷。俄羅斯沒有回應、也沒有透露其戰損傷亡;《BBC》與俄羅斯獨立媒體《MediaZona》合作調查,確認了4萬5,000多名陣亡俄軍的姓名,而總體俄軍的粗估死亡數要遠高於這個數字,如英國國防部在2月估算的俄軍死亡人數是35萬。
4 S  ^$ _+ a/ o2 ]% wtvb now,tvbnow,bttvb8 j" T( ~5 k' ^/ {( d
自開戰以來,烏俄雙方都視戰損數字為高度敏感,而在烏克蘭2023年反攻無法突破俄羅斯佔領區防線後,烏國正在嘗試重建軍隊。
! ^* n0 p& p, [5 H/ rwww2.tvboxnow.com
4 H# m  r7 ~6 t而烏梅羅夫則強調,西方對烏克蘭的軍援有至少一半延遲交付,導致前線烏軍的傷亡損失和領土損失,他指出:「目前,承諾歸承諾,交付歸交付。」並指出像是歐盟承諾要提供的100萬發砲彈,迄今只送抵其中30%——德國在2023年11月時已經警告,歐盟預計在2024年3月前交付100萬發砲彈的計畫無法如期實現,至2024年1月,歐盟指出其中一半軍援砲彈會在期限前送抵烏克蘭,總數要到2024年底全數交付。
) H, {( q9 k0 u: z. W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P' Y8 c! M$ s8 N. Q: r

, M; H8 s" s* |% S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圖/路透社tvb now,tvbnow,bttvb% t; x# q9 W, Z6 h9 S* k, k( I0 ^. ]

3 B; P: a2 D( g; {: F! y' k8 \如今,俄軍沿著烏克蘭東部和南部960公里長的前線猛攻,烏軍則面臨彈藥短缺、亟需遠程導彈等新彈藥的窘境。www2.tvboxnow.com' }" {- f- E. J* ]) `  e6 {  g
# n# c& d  {( K+ o7 o
另一方面,即使歐盟2月1日在久經談判後,終於通過540億歐元的援烏計畫,但最大援烏國——美國的600億援烏預算依然卡關眾議院,在阿夫迪夫卡被俄軍控制後,美國總統拜登將失守原因之一歸咎於國會拖延通過援烏計畫,拜登也向澤倫斯基保證會提供這筆援助預算。
1 `" o3 _5 H) @8 N6 P: Awww2.tvboxnow.com. h+ Q7 n) Q4 Y8 w& l' u" z5 z6 N
而在2月24日烏俄戰爭滿2週年當日,西方領導人也前往基輔表達聲援烏克蘭,義大利和加拿大都宣布與烏克蘭簽署安全協議,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NATO),加拿大的協議內容還包括提供30億加幣的財政和國防援助。tvb now,tvbnow,bttvb' e1 n$ S! p" t) P7 ]
5 Z" n: L2 j- z6 q
不過俄羅斯也同樣面臨軍事資源方面的困難,《BBC》引述西方官員說法,指出俄羅斯目前國內的彈藥生產能力不足以應付烏俄戰爭需求,當前俄羅斯只能尋找替代來源以增加戰場武器,像是採購伊朗無人機、北韓彈藥庫存、或是徵購原本其他國家向俄羅斯購買的軍武設備,例如印度空軍在1年前便表示沒有收到原應交付的俄羅斯軍購。
# a/ X* l) x6 ~9 b  U2 y: O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P0 f- U& J6 @在軍隊人數方面,俄羅斯在2022年9月大規模動員30萬後備軍人引發反彈後,一直未有再次宣布徵兵,而目前俄軍仰賴國家陸軍戰備隊(National Army Combat Reserve,俄語縮寫為BARS),做為非正規部隊來補充,普丁也已經至少2次公開讚揚BARS對俄軍行動的貢獻。《路透社》引述倫敦國王學院國防研究副教授桑頓(Rod Thornton)的估計,報導在烏克蘭及烏克蘭邊境附近作戰的俄軍約有20萬人,其中BARS佔1萬至3萬人。
7 J' F, H# A# a7 f" Dwww2.tvboxnow.com
% M6 H& _, l9 X" cwww2.tvboxnow.com
! Q+ j, m% K$ F% P5 x4 m2024年2月25日遭砲擊的頓內茨克城市科斯蒂安蒂尼夫卡(Kostiantynivka)。 圖/路透社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