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周澤南/激昂的熱情,異質的社運

馬來西亞是個長期缺乏動員的停滯型社會,人民力量依然薄弱。經過709、428、505和829數場大集會洗禮後,國人必須認識到不能等待五年一次普選時才響應動員,除了集會遊行,平日一籌莫展,毫無建樹。此後,如何將歷年黑色、黃色、綠色集會的能量匯流、挹注到各個社運領域,一方面壯大異質的耕耘力量,同時也深化地方社群的基層參與,鍛煉公民的社會實踐,這無疑是黃潮落幕後的最大挑戰。0 P6 _; K- }  U$ r
很多馬來西亞的社會運動都與政治改革離不開關係,但不代表必須和政治改革永遠綁在一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f$ F5 k, a" y; c/ v
從上世紀「烈火莫熄」(Refomasi)政改運動以來,民間群眾運動(或廣義的社會運動)皆以替換國陣的「改朝換代」為目標。民聯在2008 年第十二屆普選取得五州政權後,進一步以中央政權為終極目標。2012年,反公害組織嘗試用綠潮助民聯一臂之力,第十三屆普選功虧一簣後,以吉隆坡積極社運份子為首的公民組織發動了數場黑色集會,挑戰新政府的合法性。結果,未獲人民公正黨實權領袖安華公開支持,多名發動集會者紛紛被捕,國人對普選成績的憤怒逐漸被打散、稀釋。
% t6 O2 |6 Y( f& c公仔箱論壇安華再次入獄後,由其女領導的釋放安華運動,旨在喚醒群眾,多過用策略達到目的。不妨這樣說,以城市為主軸的政改運動,大抵以「喚醒群眾」為暫時目的,而真正的目標,如取代或推翻政權、釋放安華、要求重選等,彷彿變成一種不可企及的理想。6 `$ Q3 Y: G0 Y8 w( f, m
今年「國慶日」(實為馬來亞獨立日)前夕由淨選盟號召的倒納吉大集會,參與人數雖取得空前突破,不過仍以喚醒群眾為實質目的,呼籲納吉下臺為理想目標的翻版。造成集會有意迴避明確目的(推翻納吉),轉向強調手段(和平集會)成功舉行的原因,其實心照不宣——縱使民憤衝天,還遠遠不到不擇手段推翻納吉政權的地步。如此朦朧處境下,即便是淨選盟都無法給參與者明確的訊息:接下來,我們要做什麼?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h, v/ ]. U$ T% ?  |* a
(照片來源/South China Mourning Post/Reuters/Edgar Su)tvb now,tvbnow,bttvb+ X' M* `) b. e. {" s5 J
城市社運的和平迷思
+ H( Z" b" s$ N2 F  X.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實,馬來西亞有很多不盡然用「和平」手段爭取權益的成功例子,尤其原住民捍衛土地權的抗爭,比比皆是。砂拉越州巴南(Baram)原住民在擬建水壩地點設立路障已邁入第三年(2013年10月23日開始),憑著捍衛祖傳習俗地的堅韌勇氣,不用一刀一槍,就成功阻擋整個水壩工程。這算是不主動使用武力(或暴力),但也不排除用人民力量達到手段的典範。至於是否「和平」,符合城市社運份子標準與否,就眾說紛紜了。公仔箱論壇2 o, g2 u3 G" M( O! {
相較於鄉區的維權運動,城市從來就不曾出現人民力量衝撞政權的前例,甚至連逼使任何政治人物下臺的經驗亦闕如。當然,囿於經濟條件、教育程度、信念、對土地的感情等因素,我們固然難以強求城市公民運動向原住民看齊,但前者往往受制於自我框限和當權者施加的恐懼。
( u# x9 n2 j& R$ y) l公仔箱論壇每次遭遇城市的巨大反對聲浪時,執政者無不藉種族課題操縱民間恐懼心理,藉此轉移視線,屢試不爽,讓「下臺負責」的訴求來不及發酵就胎死腹中。至於自我設限,以829淨選盟集會為例,主辦單位事後呼籲踩踏納吉和哈迪阿旺肖像者向警方自首,不論真正動機為何,這種不啻顯示淨選盟對集會過程的嚴厲規範和倫理評斷。
/ Y3 C* \" U* X- e+ F* I; J淨選盟接下來的選擇不外乎:繼續籌備下一場集會,再次象徵式「呼籲」納吉下臺,或發動象徵式「佔領國會」,預料都會嚴守「和平」紀律。其次,放棄逼使納吉下臺,回到原來崗位,監督選務工作,推動選民教育。
6 Q% Z$ t0 [% E0 f% P7 ttvb now,tvbnow,bttvb惟相當清楚的現實是,國人對社運領域缺乏最基本的分類認識,別說要參與這些形式各異的運動,似乎也沒想過如何壯大其他運動。遭遇任何不滿、憤怒時,只要隨便捉個浮木來集體發洩一番,就以為盡了公民義務,讓淨選盟輕易地上綱至全民集體洩憤的載體。雖然民眾的全然信任未必是壞事,不過卻落入一種重複的危險當中——把國家前途的救星,從國陣轉為民聯,再換成代表民憤發聲的淨選盟。因此,擺脫尋找救星的「被代表」心態,才是公民社會接下來應省思的方向。而這樣的起步,得先建立在對社會運動性質和分類的認識。
5 D2 \+ r, m; e7 b- R; c/ L印度學者Ghanshyam Shah在《印度的社會運動》(Social Movements in India: A Review of Literature)說:「社會運動是一項深思熟慮的集體努力,以使用任何手段推廣任何方向的改變為目的,不排除暴力、不合法、革命或退回烏托邦的社群。」他也提到,雖然大部份社運皆以政治改革為目的,可是各種社運並不限於與政府抗爭。由印度人民自發展開的集體行動也在不同層面抵抗主流的文化、制度、階級和意識形態。其分析提供了重要啟示,即很多馬來西亞社運都與政治改革離不開關係,但不代表須和政治改革永遠綁在一起。
8 i/ `, u* I9 i; E: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照片來源/International Rivers/SAVE Rivers)tvb now,tvbnow,bttvb, n* H6 W. l7 Q7 g9 K
異質多元的社運領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a1 R3 E0 a' ^) Z
Ghanshyam Shah將印度目前的社運歸為八類:農民運動、原住民運動、賤民運動、落後階級運動、女權運動、工業藍領階級運動、學生運動和中產階級運動。以馬來西亞的情況粗淺對照,本國社運則大致可以分為環境運動、原住民運動/土地權運動、農民運動、藍領工人運動、學生運動、婦女運動、母語教育運動等。
% Q% x% d% u) k9 O暫且不論淨選盟集會4.0的成效、功過和族群比例等現象所衍生的問題,如何保溫、引導和轉化社會改革的能量,才是應該聚焦的審議範疇。如果集會參與者將部份時間、精力和才能投資在上述社運領域,定能將促成一股更堅固改良動力,如此民主深耕才有可能。
' e2 Z2 ?+ k, `www2.tvboxnow.com馬來西亞是個長期缺乏動員的停滯型社會,人民力量依然薄弱。經過709、428、505和829數場大集會洗禮後,國人必須認識到不能等待五年一次普選時才響應動員,除了集會遊行,平日一籌莫展,毫無建樹。此後,如何將歷年黑色、黃色、綠色集會的能量匯流、挹注到上述社運領域,一方面壯大異質的耕耘力量,同時也深化地方社群的基層參與,鍛煉公民的社會實踐,這無疑是黃潮落幕後的最大挑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