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對烏態度有分歧 援助難長久冀望烏妥協1 J3 F& j) I* ~0 G$ m
& f' n5 {; N2 d9 Z2022-06-17 tvb now,tvbnow,bttvb/ t2 ~4 T. y7 w& t
6 I/ \: a( `: ?6 s# ]" M. o: q4 vtvb now,tvbnow,bttvb香港新聞網6月16日電 近日隨著俄軍在烏東地區的戰事取得穩步進展,烏克蘭和西方輿論越來越“消極”。有分析認為,西方陣營對烏克蘭局勢有分歧,而且對烏的支援也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
1 E9 @ s0 T, n) i# rtvb now,tvbnow,bttvb( P' x$ d) B! X$ } \! x/ C% Q# Y
“和平是可能的,就看烏克蘭願意在領土和主權上妥協多少。”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當地時間6月12日的這番話,令烏克蘭以及西方媒體感到震驚。2 Y& X2 w3 }1 g5 D n% o5 g7 w% d
. {# `% r- r3 v6 p# I
在此之前,西方一直聲稱要幫助烏克蘭“贏得這場戰爭”,或者“將同俄羅斯戰鬥至最後一個烏克蘭人”。但隨著俄軍在烏克蘭東部地區取得穩步進展,特別是衝突引發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飆升及高通脹,並導致歐美國家政府民意支持率越來越低,他們對俄烏衝突的態度開始轉變。' y8 f2 @% [; y8 S6 f
& S4 r. ?0 e8 r' _tvb now,tvbnow,bttvb 另一方面,據法新社報道,當地時間1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和意大利總理德拉吉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他們將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這是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德法意三國的領導人首次訪問烏克蘭。
* q) _6 I9 Z( Z) H8 Z5 B: C& ?! }
$ h z5 S7 P& s$ o/ h( d) Dwww2.tvboxnow.com 此外,當地時間15日,美國拜登政府宣佈,將向烏克蘭額外提供1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其中包括額外的榴彈炮、彈藥和海岸防禦系統。斯托爾滕貝格15日也表示,北約已經由向烏克蘭運送舊的武器,轉變為提供“更遠距離且更先進的防空系統、更先進的火炮和更重型的武器”。
D+ p! m' y7 v/ i! o- s/ n" Lwww2.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4 K& b+ w' N2 m/ ^9 S% Y
9 u7 G, j) x: {4 T7 i \* w8 H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 p: `8 I2 X) i: j1 L# s
% T: z/ S0 [' y% h2 W; r% z$ Y8 I 西方國家近期的態度為何前後不一,有所反復?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史志欽16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歐美現在處於一個矛盾狀態,內部出現一些分歧。美國、波蘭,波羅的海國家堅決力挺烏克蘭,希望烏克蘭能把俄羅斯拖下去。而法國、德國、意大利這些歐盟大國,他們態度是比較猶豫的,不是特別堅決。尤其表現在武器支援上,德、法對此有點投鼠機器,擔心戰爭會擴大化,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所以說不願意過分刺激俄羅斯,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烏克蘭的士氣。
7 h( _# i1 Y% |, G4 n8 y" u% H4 s7 D o4 N2 ~
史志欽指出,因此在歐盟和西方內部出現一種聲音,希望能夠以“土地換和平”,也就是讓烏克蘭某種程度上放棄,或者讓對烏東領土有所讓步,來換取停戰。當然這種觀點遭到了烏克蘭的斷然拒絕,美國也不支持。早期軍事衝突的整體局面對俄羅斯不利,但是西方也沒有想到俄羅斯現在還有這麼大的抵抗能力。
8 d. u7 t1 {1 R* ?4 N6 b9 I. @公仔箱論壇; X- Z* Z' v5 u a1 @' }
他說,另外從經濟上來看,歐洲、美國都面臨很大的通脹壓力,這是西方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如果這場戰爭拖下去,可能對雙方經濟更加不利。另外,如果進入冬季,戰爭還沒有結束,在沒有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情況下,歐洲民眾能否安然過冬,這也是一個很現實的考驗。戰爭如果拖下去,不僅對俄羅斯不利,對歐洲也不利,對整個世界經濟復甦都不利。所以目前的情況,對西方來說,是一個進退兩難的處境。戰事的發展並不是像西方的領導人所預期的那樣。因此西方內部現在抵抗俄羅斯的決心,已經不像初期那麼堅定,所以才會出現讓盡快和談的聲音。
$ w1 w- V/ j$ B1 |" ~$ e9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www2.tvboxnow.com+ N: B6 s' ~( c, [7 B) R/ p
“如果普京的目標得不到滿足,他不會善罷甘休,不會撤軍。但如果衝突最終是以烏克蘭讓出土地來換取和平,這會讓北約和美國,尤其是美國很沒有面子。我覺得這就是困局所在。”史志欽說,但對歐洲來說,如果衝突長期的延續下去,對歐洲經濟的打擊會太大太久。歐洲對烏克蘭的短期支援是可行的,但不可能長期這樣下去,或者更多的只是道義上的支持,而不會當做其核心利益。(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彥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