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城牆 tvb now,tvbnow,bttvb" Y( _; K* t% P$ v
, r* P a* O) ^4 b' W% w) M在上海南市區小北門大境路一帶,可看到一座殘廟遺址和城牆頹垣殘跡,這裡就是今天被保存下來的一段上海古城牆。吊古懷舊,可以知道上海"築城"和"拆城"的一段歷史。 上海設縣始於元代至元二十九年(西元1291年),明代中葉,上海商肆發達、人口稠密,沿江一帶船舶往來,成為南北貨物的集散中心。江浙沿海地方不斷出現倭寇偷襲騷擾,僅在嘉靖三十二年四至六兩個多月間,連續5次遭到倭寇大洗劫,燒殺擄掠、焚毀民房,縣市幾將半成焦土,損失極其慘重。 www2.tvboxnow.com, N, P( t! J% x, Q
在此緊急時刻,只有建造城牆防禦,才能保障縣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就在這年九月動工,晝夜不停,到十一月僅3個月時間便修築完成。城周長9裡、高2丈4尺,設6處城門,即“朝宗門”(大東門)、“寶帶門”(小東門)、“跨龍門”(大南門)、“朝陽門”(小南門)、“儀鳳門”(西門);“晏海門”(北門)。另辟三處水門,分別跨在肇嘉浜和方浜之上。城上開有3600多個雉堞,兩座敵樓。環城開掘城壕長150餘丈,廣6丈,深1丈7尺,外與黃浦江、內與大小河浜全線貫通,通接湖汐。自此以後,倭寇多次來犯,直逼城下,卻始終沒能侵入城池。可見,明代的城垣維護了上海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