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免職官員為啥總是“靜悄悄”復出

 ,  描述: 劉 鵬
12月1日,有關江西“宜黃拆遷自焚事件”中被免職的宜黃縣委書記和縣長,悄然復出的消息開始在網上流傳,稱“宜黃前縣委書記邱建國將出任撫州金巢(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宜黃前縣長蘇建國任撫州市公路局局長”。撫州市公路局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蘇建國履新消息屬實,“已經來了一個多星期”。(據11月3日《南方都市報》)
' t/ d1 W) P. x$ s1 x2 P. t' B9 Stvb now,tvbnow,bttvb
/ m" x" X, U/ F2 k  n0 P3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筆者認為,沒有人想把受過問責的官員“一棍子打死”,也不可能。從理論上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從實際操作上來看,問題官員復出,宜黃原縣委書記和縣長並不是第一人,也不可能是最後一人。公仔箱論壇" w6 d6 Y/ v* ~; B6 ^

6 g- [2 ^* j/ V% `5 f3 e# ctvb now,tvbnow,bttvb就中國目下的幹部管理與評價制度來說,受了免職等處分的官員,被免去的只不過是之前其所任的職務,其勞動權甚至幹部身份都是存在著的。讓他們在查清問題、承擔了相應責任之後,再找個合適的崗位,重新加入到“為人民服務”的“公仆”隊伍中去,並無不可。問題在于:作為公共事件中被免職的官員該如何復出?能不能別總是“靜悄悄”的?
# z" u9 Y$ Q0 M! g* Awww2.tvboxnow.co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7 x$ U7 W2 W/ M, K9 q) e
比如,那些受到免職等處分的官員,在事件當中到底有多大的責任?是否已經悉數承擔?其復出是否符合幹部任免程序?新的工作崗位是如何確定的?等等。這些問題為什麼不能公開化、透明化呢,為什麼不敢接受公眾的監督?具體到宜黃原縣委書記和縣長復出的問題上,從2010年9月10日“自焚”發生,到如今已經一年有余,相關部門對原縣委書記和縣長的立案調查工作顯然已經結束,為什麼不把調查結果和重新任職的理由公之于眾?6 |3 l3 y# L5 t1 G* L0 H+ b- k9 m
tvb now,tvbnow,bttvb+ ~1 W1 P& ^' w0 a& d: i
不是說免職幹部就得把曾經的過錯背一輩子,也不是說免職幹部復出就一定有貓膩;但既然曾經被免職,再次復出,總應該有一個公開接受人民監督的姿態。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交待,就復出了,說是 “低調”也好,“靜悄悄”也罷,都難免讓人覺得,其背後隱藏著自知理虧和自證貓膩。這樣的復出,豈能不讓人糾結?
1

評分次數

  • aa00

問責時若“偽豪爽”,復出只能“裝糊涂”

      2日,有關江西“宜黃事件”中被免職官員悄然復出的消息在網上流傳,稱“宜黃前縣委書記邱建國將出任撫州金巢管委會主任,宜黃前縣長蘇建國任撫州市公路局局長”。撫州市公路局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蘇建國履新消息屬實。對邱建國的職務,當地工作人員以“自己是新來的”為由未予確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 ?# j0 P+ w; v: u/ ~
  問題官員的每一次復出,都會伴隨輿論的一番“激動”,這次也不例外。網民紛紛譴責,這是“挪個窩”來糊弄輿論;媒體發表評論,這是虛頭虛腦的“假問責”。有人進而聯想起以往一樁樁、一件件、一回回,那些被處理的官員是如何“休了個帶薪假期”就重新走上“為人民服務”的重要崗位的,並由此否定當下官場的問責運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a/ @& i, r" u2 P5 e
  從最善意角度出發來講,這次宜黃的兩個官員復出,倒也有其緣由:一來我們對官員素來採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態度,只要還沒到犯罪入獄的程度,總會找一個崗位來安排;二來根據《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
1 Y2 M4 u: ^  X7 P6 Q公仔箱論壇  “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的黨政領導幹部,一年內不得重新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的領導職務”——潛臺詞則是,一年後上崗再就業,是符合規定的。從去年10月宜黃事件問責到今天,剛好一年,重新上崗,倒也不足為奇。
! d; ~1 `) @/ xtvb now,tvbnow,bttvb  這事兒被揪出來,最大的意義是,暴露了當下官場處理官員問責官員,存在制度和操作上漏洞:按照官場內部邏輯,似乎也解釋得通;按照民眾理解的邏輯,則解釋不通。如果用一句話來表述,那就是:處理官員時,“偽豪爽”;安排復出時,“裝糊涂”;給老百姓留下的印象就是,疑似“假問責”。這是當下官員問責上的通病。www2.tvboxnow.com, E' |4 w, C  J4 g  e
  公共事件發生後,官員深諳輿論監督之道,為了暫時從輿論漩渦中走出來,往往態度很“豪爽”——嚴肅處理、一查到底、就地免職……先給老百姓吃上定心丸。等風頭過了,那些“受到委屈”甚至做了替罪羊的官員總要討個“交代”,于是有的匆匆被安排上崗再就業,為了避免輿論喋喋不休,幾乎都會選擇“冷處理”,不發公告,盡量低調,偶爾被“好事兒”的網民揪出來暴露出來,便會引發輿論更強烈的反彈。
8 ~; r% Y' g' s7 T3 t4 {-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這已打了一個“死結”,反過來導致惡性循環:民眾更見不得官員的復出,既然有人“隱性復出”“超速復出”“帶病復出”,那我就幹脆反對所有復出;官員更加躲躲藏藏,什麼信息也不向民眾交代,比如宜黃事件當初立案調察邱、蘇兩官員,結果如何,怎麼結案,統統模糊化……依照依法治國的要求,我們就是要通過制度完善,公正透明的執行,造就一種官員“有責任要承擔,付出代價之後能被公平對待”的擔責架構。但由于這種惡性循環,導致不管是否符合規定,老百姓都會覺得,被愚弄被忽悠了。
: {/ ~0 S9 d2 p  K) B# F/ R2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在這個問題上,民眾心理受傷,問責制度受傷,公權威信受傷……鼓勵幹部改正錯誤的機制,被虛置懸空;只有個別有私心的官員,渾水摸魚佔了大便宜。走出這個循環漩渦,根源還在于嚴格落實現有問責制度:所有的“嚴肅處理”,要給出經得住考驗的交代;所有被處理的官員,是退出還是復出,都要有一套透明而且嚴格的“考核結論”,並且明令要求所有復出官員都要先公示……問題官員“幹幹凈凈”地復出,是對受傷害的民眾負責,是對官員獎懲體制負責,也是對每一個官員負責。(畢詩成)

某些免職官員本該終身禁“仕”

    砸掉一個官員的鐵交椅到底有多難?
8 Y% b' ~7 Q" F* m3 V# s2 B公仔箱論壇    最近,網友爆料:江西“宜黃拆遷自焚事件”中被免職的宜黃原縣委書記邱建國和原縣長蘇建國已悄然“復出”。經撫州市公路局證實,蘇建國履新局長消息屬實。www2.tvboxnow.com  F) w6 c( t& b  \% y; C1 \
    一年前的記憶尚未消退。作為去年的標本式惡性事件,“宜黃拆遷自焚”亦被本報納入年度十大焦點評論之一。去年9月,拆遷導致鐘家3人重度燒傷(其中1人隨後去世)後,這對“建國”好搭檔分工明確:時任縣委書記邱建國帶隊趕赴機場攔截欲赴京討說法的鐘家姐妹;縣長蘇建國則帶數十人到醫院搶奪屍體,打傷鐘家人。在潮水般的口誅筆伐面前,江西省有關部門宣布對二人免職並立案調查。
4 C. R0 L2 C% T3 b; d* h& A    當時貌似嚴厲的“免職”與“立案調查”,讓善良的國人相信正義終于來臨。而如今,一個保留級別且帶薪的“悠長假期”之後,問題官員的“平級復出”,使得人們寄望頗厚的問責案例,再度被證實又是一個用心良苦的緩兵之計,民意再次受到權力的嘲弄。% k2 V+ Y, M$ B; m1 U4 E0 h) ?
    賞罰者,國之利器也,亦是整頓吏治、訓練循吏的“利器”。對一些破壞幹群關係、敗壞黨和政府形象的刁官、劣官,必要時就應終身取消其入仕的“從業資格”,既示懲戒,又殺一儆百。然而,現實中一些地方對問題官員卻太過寬容和仁慈,總以“培養一個幹部不容易”為借口,問責的板子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沒有底線、忘記原則地“保護”這些害群之馬,並想方設法為他們“找一個位置”。于是,“免職”成了愚弄輿情的虛晃一槍,成為幫助問題官員暫避風頭的“組織關懷”。這種對權力既得者“問”而不“責”、“調”而不“查”的寬容,與某些官員子女野蠻擠掉競爭者贏得“蘿卜招聘”、搶得晉升機會的場景“相映成趣”。. Q% k( u! h+ W* v; z6 j
    一個奇怪的反差是,中國有13億人,精英雲集,基層德才兼備、常年苦于晉升無門者也多如牛毛,可是一些地方官場為何不願“不拘一格降人才”,而只願將選官的眼光局限于固定圈子內,刁官、劣官即使被問責免職,依然被放入一個形同“等候席”的儲水池,靜待“解封”之日,從而“劣幣驅逐良幣”?公仔箱論壇7 m* t5 x$ P1 k1 C: \3 d  A
    究其原因,無非在一些基層存在某種封閉的權力分享網絡,由宗族親屬、門生故舊、利益勾連形成的權力結盟。于是,當出現一個合適“位置”時,即使某些不幸中招落馬的劣跡官員,其“復出”序列也優先于級別較低、權力結盟關係更疏遠者。官員作為“公權代理人”,在一些基層卻形成了經濟學上所謂的“內部人控制”,“脫離群眾的危險”日益凸顯,值得警惕。
8 B3 ?! n  E' L, z4 K  s* s    當然,宜黃被立案官員的“復出”,或許還說明:一些基層官場對這些強拆的“魄力”官員還是很欣賞的,至少是同情的。某宜黃官員就曾聲稱,“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如此讓老百姓大跌眼鏡的話,竟然出自我們的官員之口,可見看問題的立場是何等迥異。www2.tvboxnow.com% [2 K$ M5 V; P% k
    政績渴望和土地財政不休,非法強拆難止。盡管公眾望眼欲穿的新《拆遷條例》明確禁止“行政強拆”,改由“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但當地方財政與“炒地皮”深度交織,在司法與地方利益捆綁一體的今天,司法強拆如何不變成另一種“形式上更合法”的行政強拆,效果仍有待觀望。(徐鋒)
1

評分次數

  • aa00

暗箱裏的“問責復出”豈能服眾 (張培元)

      被免職官員復出,網絡輿情嘩然,公眾的疼痛與記憶在瞬間被重新點燃。一年前,“宜黃拆遷自焚事件”震驚全國,邱建國、蘇建國為此被免職,相關部門展開立案調查。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孟勤國評論說,當地政府在拆遷過程中完全沒有遵循法定程序,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違法行為。如今,立案調查的結果未明,公眾倒是聽到了他們復出的消息,讓人如何不驚詫?公仔箱論壇: p9 V, D/ V: [4 ]
  高調問責,低調復出——— 幾乎成了某些地方慣有的問責公式,在不少群體性事件的調查追究中,公眾輿論危機高峰之際,即是責任官員免職摘帽之時。然而時過境遷,輿論監督風頭稍微平靜一下,所謂的“立案調查”往往就不了了之,被免職者則會換個地方繼續做官。問責“問”得糊裏糊涂,復出“復”得神神秘秘,一切似乎都是對民意的搪塞糊弄,難怪每次官員復出都能在網絡內外引來噓聲一片。
( @& ~0 b. ^: Z0 Swww2.tvboxnow.com  問責並非將人一棍子打死,徹底不給官員復出的機會。可現在的問題是,許多“問責免職”和“官員復出”事件,處理不公開,過程不透明,結果不公布,搞得十分神秘,如同跟公眾捉迷藏一樣。如此不清不白的問責方式和復出路徑,自然難以服眾;這般遮遮掩掩的暗箱操作,只能給人更多的想象和猜測空間。“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其實,公開的問責處理不僅展示了權力胸襟、詮釋了權力倫理,更證實了有錯必改、必糾的權力自我修復能力。要讓公眾心悅誠服,真正感受到權力的糾錯誠意,必須將糾錯過程曝露在陽光下,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和指摘。
& [7 x, F7 |3 }$ t2 M公仔箱論壇  在此,筆者倒是希望撫州市乃至江西省有關部門,正視網民訴求,更加審慎地對待“宜黃拆遷自焚事件”被免職官員的復出問題——— 其一,既然當初對他們作出了免職並立案調查的決定,現在不妨將調查過程、調查結果、最終處理決定全面公開,就其公正性接受公眾考量評判;其二,既然這兩名官員在過去一年中做到了閉門思過,其自我批評和檢討通過了上級審核,不妨讓他們直面公眾,看公眾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其三,既然撫州有關方面認為他們有必要、有資格復出任職,繼續賦予重任,不妨將官方的理由和依據公示,讓公眾評判是否可行。
1

評分次數

  • aa00

在內地的權位等如有權錢交易的機會,當中涉及龐大利益,所以下台官員有強烈動機,千方百計重投官場。反觀在香港,加入商界的利益遠遠高於為官,否則退休官員就不會接二連三在退休後急不及待加入商界。下台的問責官員或會感到,既然想犧牲小我貢獻香港,也不再被予以機會,那犯不著再苦苦哀求另一個犧牲的機會,就乾脆收拾心情多賺錢。www2.tvboxnow.com) S( N8 S+ O4 S2 D$ ^) r: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4 t: E; H) z+ C0 }: \1 z9 n7 C
" X3 M. r8 v3 C( W+ S1 q3 G2 [

- G3 O7 t7 L( {/ h+ C1 q3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內也幅員廣大,官員人數多,如果在南方地區出了事故,跑到老遠的大西北捲土重來,南方的人民不會追蹤問責下台的官員的未來;官員有心隱瞞的,北方的人民要追溯官員的過去也不那麼容易。普通傳媒固然受官方掣肘,即使在網絡世界,網絡警察時刻跟網民鬥快,要在嚴密的監察下發散一些敏感消息,也不容易。相反,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我們還享有相對大的新聞自由,傳媒,甚至網民對政府和官員的監察,大概要比偵察鏹水彈的天眼敏銳得多。政府如一晃眼又請下台官員出山,固然立刻就會招來四方聲討,就是意圖悄悄再起用有關官員,傳媒大概能以小時計的速度就發現出來。
: L) }3 s' P' R3 I$ utvb now,tvbnow,bttvb: @& i6 K: l% K0 I/ _! j, X

/ m+ f8 ?" w( B公仔箱論壇www2.tvboxnow.com% k3 ~' x% y. p
除了消息的流通度,輿論可以構成的壓力,在香港也當然要比在內地大得多。雖然多了會自我審查的傳媒,但有錯會罵的還大有傳媒在。近期傳媒贏得比較漂亮的一仗,相信是令幾位副局長放棄外國國籍。傳媒不是說了算的。tvb now,tvbnow,bttvb( V2 a% ~7 r9 k% z) ?
, y) _6 z! S+ ^9 ]
www2.tvboxnow.com5 e" c! G1 o" G: l6 k0 w  d- g" r
tvb now,tvbnow,bttvb$ w* ~* c+ {& x: n. Q. P3 {+ Q
話分兩頭,市民其實是容得下問責下台的官員復出的,而且他們更是用自己神聖的一票選出來的,說的當然是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被選為立法會議員。一方面,除了因為下台官員並非犯下黑磚窯事件中那些幾近罪行的過失外,亦反映市民的想法,可能是類似台灣人民「寧可要貪污的總統,也不要無能的總統」的想法。相對於不少民主國家,香港市民表達意願意見時,不算熱烈,但觀點還是有的。但另一邊廂,香港市民大部份沒有很強烈的意識形態上的取向,能夠令人人安居樂業,社會和諧幾乎是僅有的用人準則,大家並不覺得忘記「希特拉憑民選執政」之類言論的是很難的事,也不會覺得哪一句說話或哪一種立場是覆水難收的。關鍵可能在於到底那官員是政府揀,還是市民自己揀的。
1

評分次數

  • aa00

三分天注定 ! 七分靠打拼! 爱拼才会赢♪ ♬……

免職官員該怎樣復出

    12月2日,有網友爆料,江西“宜黃拆遷自焚事件”中被免職的宜黃縣委書記邱建國和縣長蘇建國已悄然復出,“邱建國將出任撫州金巢(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蘇建國任撫州市公路局局長”。撫州市公路局工作人員證實,蘇建國履新消息屬實。有關邱建國復出的消息尚未得到當地官方確認。對此,很多民眾表示不滿。(12月4日《京華時報》)
) R7 U& x7 M+ G, v6 n公仔箱論壇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固執地要“一棍子打死”問題官員並不是我們提倡的,這既有悖于人性倫理,也不符合法律邏輯。而當前《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追究辦法》的相關規定是:引咎辭職和受到責令辭職、免職處理的,一年內不得重新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的領導職務,兩年內不得提拔;受到降職處理的,兩年內不得提拔。公仔箱論壇2 K, {' U6 H+ F( J, k
    可見,無論是從人性的角度推敲,還是從法律程序的考量,容許問題官員復出應該是無可非議的。但問題是,如果這種復出沒有一定限制,則問責毫無意義。因為對于國家公職人員而言,權責從來是統一的、對等的,有權就有責,有多大的權就有多大的責。而問責作為一種責任落實措施,目的之一就在于“有什麼責問什麼責”,體現規則面前的平等。問責的另一個目的在于,在追究責任之外,更好地預防問題、解決問題。在各種事故發生後,對有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既是為了懲戒當事人的瀆職或失職,也是要讓更多的人從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促使管理者認真履行職責,切實為民眾服務,真正對群眾負責。
  B. ~5 q/ m8 r" h0 ~; C%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可事實是,在問題官員免職的這一兩年裏,很像是帶薪休假,很難說得上是一種懲戒,更看不到多少責任的擔當。而問題官員復出時,既不見權力責任的自覺,也沒有任何的教訓表達,就連向民眾道歉、知錯就改的最基本姿態都很難被發掘。從這個角度而言,問題官員要復出就必須要有限制。一是根據權責相當的原則,通過監督和制約迫使權力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不僅僅是免職了事;二是在官員復出時,公開其復出理由和程序,並徵求公眾意見。否則,問責的作用就微乎其微,甚至可能淪為一種官員規避責任的工具,也有損政府公信力。廖水南
1

評分次數

  • aa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