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十八大權爭焦點人物

在中共十八大的人事較量中,誰入政治局常委會,薄熙來和汪洋一直是焦點人物,是一對冤家,好像一定非此即彼、非楊即墨似的。這緣故有三:一是薄、汪乃代表人物,簡單劃分的話,薄熙來是太子黨,汪洋是團派,而太子黨和團派正是當今中共最高層兩大「派系」,相互爭奪。從江澤民「交權」後繼續「垂簾聽政」就開始,中共十八大上要有一個「總攤牌」,薄、汪是兩大派「代表人物」,自然容易聚焦。二是薄熙來和汪洋都不是「低調之人」,一直「為政有聲」,最受媒體關注。他們二人的地位在十七大後旗鼓相當,都是封疆大吏、政治局委員。不過,若論在「全國一盤棋」中的重要性,汪洋高於薄熙來。汪洋是廣東省委書記,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廣東一直是全國經濟第一大省,舉足輕重,影響很大。而重慶提升為直轄市時間不久,經濟地位、社會影響力遠不及廣東。何況,汪洋是重慶市委「老書記」,薄熙來接其任,就這個官場資歷而言,汪洋也在薄熙來之上,儘管他比薄熙來年輕好幾歲。三是薄熙來主政重慶後「另搞一套」,大有對「老書記」汪洋施政不以為然之意。薄熙來的「打黑」尤具「殺傷力」,似乎是在收拾汪洋留下的「貪腐橫行、黑社會猖獗」的爛攤子,救重慶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與此同時,薄熙來又大搞「唱紅」、「傳箴言」、「讀經典」,大搞各類「民生工程」,在社會分配環節力推「共同富裕」。薄熙來的施政理念和種種做法極富「傳統色彩」,震動中央和全國。當然,這個時候,汪洋也沒閒着,他一到廣東就高喊「新一輪思想解放」,高喊「騰籠換鳥」、「產業升級」,「把蛋糕做大才是重點」。一個注重公平,一個注重效率,薄、汪的施政差別甚明顯。總之,派系差別、施政差別皆如此突出,難怪他們成為十八大權爭焦點人物。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