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玄學] 《鬼谷子》的「陰陽思想」應用

戰國時代,群雄齊起,各逐天下。與之相應,人才輩出,百家爭鳴。眾多行世高人中,以集陰陽學、縱橫學(鼻祖)、軍事學、謀略學於一身的鬼谷子,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千百年來,鬼谷子其人其書,對其評價不一。今期,筆者僅對《鬼谷子》的「陰陽思想」進行探討。

鬼谷子之名,最早見於司馬遷所撰《史記》中,其中《張儀傳》載:「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蘇秦自不及張儀」;《蘇秦傳》也載:「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至於漢代應劭《風俗通義》則指:「鬼谷先生,六國時縱橫家」,可知,鬼谷子是中國西元前三至四世紀的縱橫家,聞名於當時的縱橫家張儀、蘇秦皆為其門下,著名的軍事家孫臏、龐涓也「俱學兵法」於鬼谷子。



鬼谷子作為縱橫家之鼻祖,其理論典籍《鬼谷子》一書,在歷史上卻十分尷尬。《鬼谷子》全書共有17篇,上卷有《捭闔》、《反應》、《內楗》、《抵戲》共4篇,中卷有《飛箝》、《忤合》、《揣篇》、《摩篇》、《權篇》、《謀篇》、《決篇》、《符言》、《轉丸》(失傳)、《卻亂》(失傳)共10篇,至於下卷則有《本經陰符七術》、《持樞》、《中經》共3篇。

在先秦諸子百家當中,唯有《鬼谷子》毀譽參半,真偽難辨。筆者認為,《鬼谷子》之所以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一部偽作,其主要原因是《鬼谷子》所反映和代表,是以縱橫家為主的「士」階層,及其理論和思想傾向,特別是他的謀略思維,直接揭示人的心理世界,這與推行「愚民政策」的官文化格格不入,因此受到官方排擠,未能進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主流中。

其實,《鬼谷子》一書思想豐富,主述游說藝術和謀略思想,以及政治、經濟、軍事主張等,有極強的實用價值。

「陰陽思想」兩要

探尋世界本源及世上萬事萬物演化規律,是古今人類最為關注之題。老子最早用「道」來概說世界本源,指出「道」是「萬物之宗」,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進而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概念,陰與陽成為萬物演化過程中的兩大因素。《周易》也強調:「一陰一陽謂之道」。鬼谷子熟諳「陰陽學說」,完全接受「陰陽化生萬物」的觀點,且他巧妙合理的將「陰陽」理念,運用到其思維理論和學說當中。鬼谷子「陰陽思想」要點如下:

一、「陰陽」是萬物變化之歸宿。《捭闔》第一段即言:「奧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又載:「(世上萬物)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馳或張。」鬼谷子把認識世界萬物的主體界定為「聖人」,而所面對的世界又是可「觀」可「知」,並且是「變化」着的。這裏的捭闔、陰陽、柔剛、開閉、馳張等都是對立的矛盾,是由陰陽決定的。《捭闔》又載:「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鬼谷子緊緊圍繞「陰陽」來立論,把「言」之開閉納入「陰陽」範圍,以「陰陽」來統屬口之表達,極大提高了開口或沉默在游說中的地位,為縱橫家的游說理論打下基礎。

二、「陰陽」可相互依存和轉化。《鬼谷子》特別強調「陰陽」的相互依存和轉化。《捭闔》中言:「陽還終陰,陰極反陽……以陽求陰,包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鬼谷子指出「陽還終陰,陰極反陽」這種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說明事物內部「陰陽」元素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並在對立依存中,發生彼此消長變化,從而促進事物變化發展。



以「捭闔之術」聞名

鬼谷子正是基於「陽還終陰,陰極反陽」這一基本規律,提出了著名的「捭闔之術」。何謂「捭闔之術」?捭者,開也,言也,為陽;闔者,合也,閉也,為陰。捭闔的本義是開闔。捭就是撥動,闔就是閉藏。在與人交談時,或者撥動游說,或者閉藏觀變。游說時撥動對方,即捭之,是為了讓對方實力和計謀全部暴露出來,以便正確的估量和判斷對方,了解實情,據以說理而服之;有時要適當閉藏,即闔之,這是為進一步說服對方而施展的手段。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即指在政治或外交上運用手段,進行分化(捭)或拉攏(闔)。無論是使用捭闔的那一種方式,都是為了達到對自己有利的效果。

「捭闔者,天地之道也」,鬼谷子認為一開一合就是事物發展變化普遍規律,是掌握事物的關鍵。捭闔的手段,即掌握住事物的變化關鍵。首先周密地考察相關事物各因素之間的輕重緩急,衡量性質的輕重和作用的優劣,比較技藝的短長。再靈活選擇運用。在具體運用「捭闔之術」時,鬼谷子提出了「以陰陽試之」。即鬼谷子認為,在認知客觀存在的時候,一味的站在自己位置,利用自己的思維模式,並不完全科學。如果能「陰陽變換」位置,從另一種視角去觀察、去認知,則會更加全面準確地把握問題的實質,獲取更為準確的訊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