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勞學團結:韓國抗爭的啟示  中大社會科學學院助理講師 - 鍾樂偉

公仔箱論壇0 m3 f6 B; D) b( b. x

4 j! Y- A8 J6 r/ ]; Y80年代韓國的民主化浪潮波瀾壯闊。從1980年光州的「5.18民主抗爭」起始,雖然運動被全斗煥以血腥屠城的方式鎮壓下去,但爭取推翻獨裁體制的民眾之火,未有隨槍林彈雨的打壓而熄滅,反而越演越烈。到了1987年夏天,社會對民主來臨的慾望已到達再也不能制止的臨界點,由漢城到其他城市,數以百萬計的國民無懼催淚彈進迫,齊心聲討獨裁者全斗煥。最終成功迫使軍人政府直面民意,讓韓國民眾得以重獲一人一票直選總統的權利,建立新的韓國政府面貌。
0 ]. q1 V+ U$ r0 @: ?, S' Q3 h! {( \0 ^2 M* H6 R
全民逆權是韓國80年代民主化最終成功的主要動力來源。透過電影《1987:逆權公民》,我們得知當時韓國上下委身投入抗爭的民眾多不勝數,從檢察官起,到法醫官、記者、商販、僧侶、獄卒,以至那些已被打壓得怒氣沖沖的大學生,他們都願意在能力範圍內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一點一點的累積,成功把整場運動不斷向外擴散,成就出一個足以撼動任何專權的民眾力量。當中,電影雖未有言及,但「勞動者」作為韓國社會最大部份的持份者,在整場運動中其實扮演着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tvb now,tvbnow,bttvb: t( w! ]9 H# d1 l) Y+ _

9 B  z7 u/ B6 r: r+ A& j3 l常言:「任何抗爭運動,得到勞動者的參與是至關重要。」隨着60年代起朴正熙政權發起的經濟工業化後,投身參與工廠工作的韓國人口,一下子從只有不足兩成,到了80年代已躍升至接近八成。這約八成的韓國勞工雖然從農村移居城市,但生活卻未有大幅改善。數當時亞洲四小龍的勞工市場,韓國工人的工資是最低,而工時亦是最長。只是,70年代起韓國軍人政權以高壓手腕,立法禁止工人組織工會。另外,政府亦試圖妖魔化地下工人組織與親共、親北韓等顛覆國家安全勢力結合,並透過當時韓國的中央情報院,以軍警滲透其活動,逐一瓦解。為了以暴力打擊工人的罷工行動,資方也會與警察合謀,建立以工賊為核心的黑社會組織「求社隊」,拿起武器追打工會領袖。. w, K; T$ E. h5 }  a9 m

9 _" [( z) A2 @/ x( M6 y只是,工人遭受的壓抑實在難以忍下,大量義憤填膺的工人縱然面對暴力鎮壓的風險,亦要發動以罷工為主要策略的抗爭。70年代韓國經濟以紡織與成衣等輕工業為主,女性工人大舉投身工作,也因而成為勞工抗爭的主流。其後,在東大門平和市場工作的青年工人全泰壹,為了喚醒更多工人爭取權益,以自焚向政權作出控訴,亦感染起大批工人投身後來的抗爭運動。" o; P. q& ]- O( G' k4 k

' ^" n! B2 V" P- Ztvb now,tvbnow,bttvb社會變革 缺一不可www2.tvboxnow.com" N  s3 R/ G" J: N/ [
既然要成就一個社會大變革,任何力量實在缺一不可。韓國大學生自80年代起,承繼了光州「5.18抗爭」的民主大旗,以校園為基地發起接連不斷的學運。只是當時的大學生組織深明單靠學生能聚合的社會衝擊力量始終有限。同時,他們亦了解團結作為抗爭的靈魂,能夠集結社會最大勢力的工人,對往後能否推翻獨裁政權至關重要。所以,當時不少大學生除了聲援工人罷工,自己也換上工人服,親身走進工廠,與工人一起,一邊工作一邊跟工人商討如何連結抗爭力量。) k6 E+ w  J5 B) D8 l8 u; C
www2.tvboxnow.com9 j  c& f+ Y' A  x2 z/ J3 C9 p
是故,韓國學運組織便成立「勞學連帶」,據統計,1985年前後,以「學出」(學生身份投身工人工作)背景加入工人行列的大學生,高達一萬人,他們遍佈在全國接近70家不同地區的工廠工作。因為他們的參與,85年的大宇汽車與大宇服裝罷工,還有後來的「九老同盟大罷工」,取得社會廣泛聲援,都是歸功於學生跟工人站在一起之故,才能成功。  r% V: t* T0 F6 E' h5 S$ X
9 K0 s  ?- C: @
團結,正是韓國逆權抗爭最打動人心的魅力之處,最終也是因學生跟工人不離不棄,成功把民主之花栽種在韓國之內,改造了社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1 s) `0 |) f6 E1 c
www2.tvboxnow.com1 k$ t8 Y1 C$ j& g
中大社會科學學院助理講師
7 l" W! O7 O7 H* \鍾樂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