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寺俗稱“曹操點將臺”,在市內淮河路東段北側,距淝水、津水和逍遙津都不遠。史載,三國鼎立時期,魏主曹操四次到達合肥,臨陣指揮,築此高臺教練強弩兵將,以禦東吳水軍,迄今為止已有1700多年歷史。教弩臺高4.3米,面積3800平方米,呈正方形。臺上有屋上井、聽松閣兩處古跡。屋上井以超過民房屋脊得名,為當時曹軍將士飲水之源。聽松閣是曹操“望敵情、運籌帷幄、納涼休息”之所。周圍松拍挺拔,濃蔭蔽日。後被譽為廬陽八景之一的“教弩松蔭”即此。 明教寺始建于南朝梁時,至隋末,寺院荒廢。唐大歷年間(766—779)在廢墟中掘得鐵佛一尊,廬州刺史裴絹上奏朝廷,準奏重建,定名為“明教院”。明代改稱“明教寺”。後迭經興廢。至清鹹豐三年(1853),復毀于戰火。光緒年間重建。1937年冬,寺院部分建築被日軍飛機炸毀。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有關部門多次撥款修繕。1983年,該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明教寺歷史悠久,建築雄偉。在清代,居合肥城眾寺之冠。現存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地藏殿、客堂、寮房等。公仔箱論壇 ?: }/ }1 g) t7 b) [" R
教駑臺高5米,面積近4000平方米略呈正方形。三國時,合肥為曹操管轄之地,他曾多次來合肥部署對吳國孫權的戰事。教弩臺就是曹操所建的一個軍事堡壘,它既可捍衛合肥城的安全(離城僅4公裏),又可用以訓練強弩手。南距淝水僅5米,東距津水約百米,北距逍遙津百余米,均在強弩射程之內。據說當時經常有500名左右弓弩手在此比武、操練,勝 者贈以紅袍以示獎勵。百步穿楊,鑼鼓聲起,曹操哈哈大笑。為了使士兵們夏日不受日曬,臺邊種有許多松樹,風來松聲如濤,教弩松蔭,為廬州八景之一。臺上除有聽松亭外,還有一口古井,因井口高出街道平房屋脊,稱屋上井,水味甘美,四季不竭。井口石欄拙樸古老,現出23道提水繩溝,繩溝石質光亮如玉,欄上鐫刻“晉泰始四年殿中司馬夏侯勝造”字樣,是供士兵解渴用的。 1 Y2 g& R8 f8 b
經長年累月提水,井口石盤上現有23道繩痕。井欄上還有“晉泰始五年”(269)字樣。到南朝梁武帝時(503一548),據說因掘得一尊高一丈八的鐵佛,于是在教彎臺上建一佛寺,名鐵佛寺(一說在唐大歷年間掘得鐵佛)。唐大歷年間改名明教寺,後毀于兵火。現廟為太平天國遺老袁宏謨所建。袁于天國革命失敗後削發為僧。清同治年間重新修建。寺內共有佛像30多尊,有大雄寶殿、地藏殿等建築。登臨臺上的聽松亭,可以俯瞰合肥全城景色。前人詩有“登臨收楚豫,吞吐盡江淮”之句。近年已全面修葺,成為合肥市文物旅遊的主要景點。tvb now,tvbnow,bttvb: p) F1 @1 f* ~' w
電話:0551-2656284# U# n( T u/ ?7 M' j2 n1 |& g
交通:公交1、2、3、46、101、102、106、115、118、119、128、132、134、136、168路可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