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空談土地供應誤導市民 (時事評論員 林忌) - 林忌

公仔箱論壇. z, u! d) e. R0 i9 ?2 ~
www2.tvboxnow.com6 {" e* o- W# a4 O( k, u6 _, B$ m
除夕倒數後,數千內地人在上水街頭等候通宵巴士,珠三角幾千萬人口往來香港,名為旅遊實為生活已成為常態。經濟學早已說明,短缺同時是供與求的問題,偏偏特區政府的房屋策略永遠只空談增加土地,從來沒有打算減少需求,土供組的最後報告只是操弄民調,配合政府誤導市民,彷彿填海就可以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9 i; f$ L) f, }! C, M* [%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3 y' U- Z- K
政府聲稱「明日大嶼」是為了年輕一代。然而,中大亞太研究所的調查發現,年紀越輕就越反對填海,最反對填海的18-29歲組別,有50.2%人反對。事實上,香港的樓價早已脫離現實,原因正在於中國資金不斷買入香港樓盤。最近在加拿大被捕的華為太子女孟晚舟,雖持特區護照卻不需長居香港,不計公司名義的私人物業,在香港也有兩個豪宅單位。那些中國有錢人即使沒有居留權,也可買來收租或作為度假屋,或以此假裝「通常居於香港」而申請永久居民身份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t; H5 S* M' U
$ O4 L' l, P- G2 W, A7 X" R& e
特區政府不斷加速中港融合,吹噓甚麼「一小時生活圈」。其中一大問題,是香港沒有中國的戶籍制度。如內地人即使家庭團聚,根據《深圳市戶籍遷入若干規定》第十條,即夫妻一方是深圳戶籍,其配偶不但要通過學歷、年紀審查,而且必須在深圳有工作;否則就一如單程證般要輪候,之前是三年,最近減少為兩年。更誇張的上海,如沒學歷或專業資格,夫妻家庭團聚入戶,需要輪候五年。香港比對於中國城市,雖然單程證輪候期長,卻條件最寬鬆,沒有學歷、年紀與工作要求,福利回報又最高。何況除單程證外,還有其他來港方法(如讀副學士),甚至其家人也可來港「陪讀」,享用本港的福利、教育與醫療,又怎會夠地方住?tvb now,tvbnow,bttvb7 Y, ]7 ~8 A: S  m( R
* B# f' o: V) ?  N
公屋輪候機制鼓勵「人口下流」& z% [! ?  C' M& C' x  k/ B& @
至於公屋單位的輪候,二人家庭入息上限為17,600元,即除非其中一方辭工,否則多數年輕人收入都超出公屋申請資格;夫婦都是港人者,全家要在港承受高物價,努力工作去增加收入與資產,亦因此難以符合公屋資格;反之中港婚姻者,一方可以在大陸承受較低物價與屋租,何況其收入、資產也難以查證,以至可以中港兩頭住家,只要在輪候期內生兒育女,改排三、四人家庭的隊,只要半數以上成員是永久居民(如在港生兒女),在加入移民動機下,比起擔心養不起而顧慮多多的香港家庭,其決定當然易得多。
  ?9 m. l0 j8 o/ v1 Htvb now,tvbnow,bttvb
% u3 Z3 v( }) M4 v; F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因此公屋申請機制不改,只會鼓勵人「向下流」,不工作、不升職、不負責任結婚生育,只為求得到公屋上樓;再加上假結婚或年紀相差幾十年的「老少配」,然後相處困難再爭執、甚至家暴,夫婦離異再分別團聚,這些題材近年傳媒都不斷報道。香港既要「融入」中國的經濟圈,卻故意不正視中國戶籍制度的高門檻;當中國各大城市都優先予「高端人口」移居,香港卻中門大開,以福利吸引大陸的「低端人口」,其政策結果甚至是優先於本地的年輕一代,對比起政府對非中國籍人士團聚,要求收入與居所證明,為何兩者相差如此之遠?為何「非中國人」的家庭團聚就要負擔得起,七年內婚姻有變,無法滿足條件就要遣返原居地,而「中國人」就可以有特權,單程證一發就要香港負擔到底?
- ^: k9 \7 K" o, u4 \& lwww2.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5 N9 _5 g0 F3 O4 ?" t) X5 \6 y& A
林鄭不斷迴避人口政策問題,堅持說家庭團聚是人權,以人口政策的差別待遇論證,即只有「中國人」才有人權。人口政策不改,建屋速度永遠追不上人口增長,有屋亦買不起、輪不到,吸引更多來自內地的人口,最終只會令早已逼爆的香港,癱瘓交通、醫療與基建。明日大嶼?年輕人見不到明日,只見填海是大愚。公仔箱論壇2 f% D  ~/ X2 {* e. J  r1 y$ D1 _
1 ^  B4 Q( J' a7 T/ O, Y; p
林忌
4 N2 F; k* ^: z2 X% p6 t公仔箱論壇時事評論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