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 z2 h5 I- x4 ]1 [1 e( Q$ dwww2.tvboxnow.com
; M* M* s4 d5 T, w% swww2.tvboxnow.com在「佔中九子案」,代表三子的律師團隊在庭上播放《傘上:遍地開花》為辯方的呈堂證據,導演梁思眾也出庭作供。記得2014年,當我們還在密鑼緊鼓籌備佔中商討日、民間公投時,已見到梁導演與太太李成琳為一間外國電視台採訪,記錄着佔中運動的發展。到了雨傘運動,他們拿着攝影機緊跟現場最新情況,拍下不少珍貴片段。幾年過來,直至我們審訊前才知道梁導演用了三年時間終完成了有關傘運的紀錄片的上集。我們的律師看過後,認為會對我們的辯護有利,就把紀錄片的下半部呈堂。現在《傘上》正在社區的不同播放點播放。公仔箱論壇, c% L8 [6 P+ W3 V
* c. Z$ a+ b. a& u5 _& M6 r0 D公仔箱論壇我第一次看《傘上》,就是在庭上播放的時候,但只看了下半部。最近到一次社區播放做分享講者,終把整部片看完。我和很多朋友一樣,看時都是百感交集。我想有兩個原因令我及很多人在看《傘上》時的感受都非常複雜。
3 b9 H5 J) v0 S' R8 n
4 D/ X9 ~0 M O4 I5 Btvb now,tvbnow,bttvb首先,很多人曾參與過傘運,都可直接在片裏看到自己,或勾起當時他們在佔領現場的記憶。因此,我們很難把自己完全抽離,佔領79天的經歷已深深地刻在港人心上。tvb now,tvbnow,bttvb2 M- n, g' C$ s/ U9 g& j1 U# S& v
( j9 w1 V% I/ I( s1 }# h. e& A; R
另外,《傘上》所要說的故事還未完結。《傘上》完結時就是發放催淚彈後的那一天,聽說梁導演正在剪輯下集《傘下》,希望在928五周年前能完成。但《傘下》也只能接着《傘上》,把餘下的70多天佔領再次展現在我們眼前。不過,在佔領結束後,香港民運並未完結,而是進入了另一階段。正因未來情況如何是難以預見,故在看着《傘上》時,內心對未明前路的憂慮及期盼,令我難以平靜地去看這紀錄片。, D" Z6 i' U" K" }
5 w& U. |2 l/ `《傘上》並沒有一幕我是感到特別震撼,反是在差不多每一幕我都看見香港的公民社會及市民,為着一個共同目標自發地活動起來。我也看到香港的民間是那麼的多元,和平佔中、學生們、參與的不同市民,雖有共同目標,但對步伐、策略及手法,都有不同看法。; h0 ]1 L8 u# A- H
www2.tvboxnow.com9 w% L6 h' i, n7 j' k
這多元是香港公民社會的活力所在,因能相互刺激出更強大的力量,但由多元所產生的張力甚至矛盾,卻必須妥善處理,尤其是在當前專制政權的強力打壓下,民主運動經過傘運的廣泛動員,在未能一擊即中後,進入了疲乏、失落、無力的階段。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j$ }5 D" M. d2 J I5 x
) I; v9 ]# ^5 D. K* E等候國際局勢轉變tvb now,tvbnow,bttvb% U! c( u4 |9 Y* g' D% K" P; i
有些看《傘上》的人感到無限欷歔,覺得面對強大的中共政權,港人難有作為,民主前路坎坷。但也有人看了後,認為傘運的場面必會在香港重現。我傾向認同黃浩銘的分析,大型的街頭抗爭必會配合民主運動的發展,有捲土重來的一天。但如其他地方民主化的經驗一樣,在一個強大專制政權之下,我們必須等候國際大氣候的轉變,中共內部出現大變動,及中國社會也發生轉勢,令這看來是強大的專制政權再不是想像中那麼強大,那就是港人再次出擊的時候。但在這等候的過程中,我們也不是被動地甚麼也不做,而是積極地用一同的非暴力方法,把抗爭、公義及民主的信念,以各種方式在香港社會散播。我們更可利用這空間,想方法好好處理香港公民社會由多元而產生的張力或矛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O1 }- H* @: k
公仔箱論壇4 ~0 B' D( }/ V! o
2019年會是動盪的一年,中美之爭會否進一步惡化,明年的發展會是關鍵,這也會直接影響中共政權的穩定。2019年亦是五四運動的10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70周年,六四屠城的30周年,也是傘運五周年。我希望在2019年9月28日那一天,曾參與傘運的市民能再次去到現場或附近的公共空間,好好聚聚,或是抒發這幾年來的感受,或是討論香港民主運動還未處理的一些問題,或是展望未來可如何部署等,好讓我們能加添力量及信心去堅韌地走下去。
& \$ N8 D8 Q5 M. {9 d公仔箱論壇
2 l0 E! }( Y4 Q4 ^% R/ ttvb now,tvbnow,bttvb《傘上》的英文名字是First Umbrella,直譯就是第一把雨傘。我不知《傘下》的英文名字會是甚麼,但起碼我的演繹是《傘上》和《傘下》都只是第一把雨傘。我不知道第二把雨傘會在甚麼時候出現,但我可肯定它必會出現。或許可能還會有第三、第四把雨傘,直至香港能有真正的民主。
; |+ A: }- o' E! W0 A9 k* C
# o0 `5 u. K; f9 G* \7 N戴耀廷
$ A8 a- {2 M! M7 p8 x" ptvb now,tvbnow,bttvb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