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2230338.aspx公仔箱論壇3 x- \; n7 E8 `# p. d% k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23日專電)法國新聞網站昨天報導,當地許多醫院已決定停用中國製KN95口罩,因醫護人員擔心口罩的有效性,並質疑口罩與院內群聚感染是否有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F& j3 w0 b
法國調查新聞網站Mediapart昨天以「醫院內,中國KN95口罩引發擔憂」為題,報導許多醫院已決定停用KN95。
" A. C, S9 s: Etvb now,tvbnow,bttvb去年春天,法國政府因口罩庫存告急,向中國大量購買KN95口罩。這些口罩近日又被大量發送至醫院。Mediapart報導指出,中國KN95口罩的疑慮再度浮現,許多醫護人員向記者表示,政府發送的KN95口罩有效性不如歐規FFP2醫療口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i9 ]- `# f; D5 n# p
外科手術聯合會(Collectif Inter-Blocs,CIB)和急診中心聯合會(Inter-Urgences,IU)共同於今年2月公開發表一份全國諮詢報告,報告發現,中國KN95口罩的使用與醫院群聚感染可能有關聯。醫院從去年春天就開始有群聚感染出現,儘管已遵守防疫規範,冬天群聚狀況卻仍倍增。
4 g# m) t2 K' i W3 o- S.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法國濱海城鎮漢岱(Hendaye)一間公立醫院1月中收到一批KN95口罩。該院團結工會-公衛工會(SUD-Santé)代表表示:「我們馬上就覺得臉部不太對勁。口罩抵達15天後,我們出現20位人員確診Covid-19 !院方2月決定不再使用KN95,因為耳帶有問題、太鬆了等。」
7 M. c. V3 C7 [8 E0 j( n. M回收的447份問卷中,超過2/3的醫護人員表示曾經使用過KN95。CIB發言人夏齊(Grégory Chakir)指出,是「包裝上面寫的『非醫用』字樣讓醫護人員主動提醒協會」。www2.tvboxnow.com. H e6 P8 [' a" L
去年3月17日,法國公共衛生部(SPF)向總部設在中國深圳的比亞迪(BYD)下訂單,原本希望購買中國製的歐規FFP2醫療口罩。
8 X- o; d. G0 C2 T2 X! o然而Mediapart調查後發現,公共衛生部在合約上僅要求「符合歐洲規格」或「符合中國KN95等同規格」的口罩;一週後,雙方更直接修訂合約,直接指名KN95口罩。' g# K; z! }0 I P: H
根據參議院疫情管理調查委員會的報告,公共衛生部去年2月到3月間,在急需5億個FFP2口罩的情況下,「被迫以高價」購買2億300萬個KN95口罩。公仔箱論壇- `7 p( }3 `; F! {1 l/ v
報導質疑,即使如今FFP2口罩市場緩解、貨源充足,「政府還是決定繼續向醫院發送KN95口罩以清空存貨,無視更具傳染力的變種病毒出現或醫院群聚感染情況越發嚴重。我們不應該在獲得充足的FFP2後,把FFP2優先給醫護人員使用,然後把KN95發送給感染風險較低的群體嗎?」* U6 c6 d$ ]1 I+ a2 e) V0 Y* F
在法媒詢問下,衛生部附屬衛生總局(DGS)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只表示根據行政命令,「在2021年3月1 日之前,發送機關有權出清存貨」。一名IU成員哀嘆:「我們猜這就是為什麼KN95持續大量送進醫院的原因,政府想在還可以的時候大量清空庫存。」
, [4 h1 |, q1 I7 iwww2.tvboxnow.com然而西班牙在內的其他國家卻不這麼做,在口罩貨源充足後,他們立即恢復歐洲規格要求,且自去年10月1日開始下令禁止販售KN95,表示其有效性低於FFP2。tvb now,tvbnow,bttvb" W$ K# L# ]# i% L4 \$ d+ {1 g
報導表示,書面上KN95的技術特性,如過濾效率等幾乎和FFP2差不多,但許多公衛指導單位目前已經停止發放KN95,且認為其有效性不如FFP2。除了測試項目、細節與標準不同外,其中一個原因就是KN95與臉部的貼合程度。
f' Y8 j* T, k7 E: V8 i n1 i6 A公仔箱論壇夏齊解釋:「全國各地的同事在使用KN95時都出現同樣問題:口罩無法配合所有臉型。」( J, r6 W- G, i! T# |3 o+ _
南特醫學中心教授勒貝勒提耶(Lepelletier)向Mediapart表示,曾要醫護人員進行口罩試戴,試戴後決定把10萬個公衛署發送的KN95送回倉庫。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多個歐洲國家,如比利時或荷蘭等。(編輯:陳惠珍)1100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