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進步,電腦、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琳瑯滿目,有些家長在照顧孩子時,會使用3C產品來防止孩子大吵大鬧,尤其在外聚會時,將平板或手機交給孩子滑動或觀看影片,孩子立刻安靜。3C產品看似是個優秀的保母,但可能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傾向等更大的傷害,不可不慎。
# H6 Q& x0 E- L- ]4 f& ?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R( A8 L% O, w. l南投一名四歲戴姓男童被幼稚園老師寫聯絡簿反映戴童上課期間會有擅自離座的行為,無法專心聽課,建議家長協助就醫。媽媽看了相當擔心,心想兒子會不會是過動兒?趕緊帶著孩子至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門診,經醫師評估確實有過動傾向,轉介復健治療後,現專注能力明顯改善。
& I7 e& M# B. z8 ~4 x+ Ytvb now,tvbnow,bttvb2 J C1 H- j# Q* A
南投醫院何政峰職能治療師在評估後,發現戴童無法久坐,專注力持續度也不夠並有衝動行為,因此藉由團體動態感統活動並搭配有趣的認知教具,來滿足孩子的動態需求並提升專注力。另外,何政峰治療師發現戴童的父母平時忙於工作,又有2歲妹妹需要照顧,因此常讓戴童看電視或是玩平板,形成所謂的3C保母。長期下來,戴童活動量不足,又不斷接受聲光刺激,造成上課期間產生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衝動等行為。
) M7 X2 l+ Y6 K3 y; N: }tvb now,tvbnow,bttvb
3 m9 G* U- I" a$ o9 @4 B8 K0 Ztvb now,tvbnow,bttvb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兩歲之前不應該讓孩子看電視或影片。人類兩歲以前的大腦發展迅速,會先大量隨機製造出神經元連結,之後會依照其真實的感官經驗,自動修剪、消除用不到的連結,只保留需要用的。孩子接觸數位媒體的時間愈長,從事其他活動時間相對就少了。根據研究:孩子最好每天能有一個小時左右的運動量,而且強度要夠。臨床上,職能治療師設計一連串的動態活動,藉由彈跳、攀爬、翻滾、衝刺、搖動等豐富的動態刺激,來提升孩子的活動量。畢竟動得夠,才靜得下。
8 i' h6 {9 o) S& G& H
: \$ [; D& G4 @; `www2.tvboxnow.com復健科周建文主任表示人手一機的時代來臨,父母必須教會孩子培養使用網路的正確價值觀,制定合宜的使用時間,才不會讓孩子的症狀加劇。 tvb now,tvbnow,bttvb- q4 l, ]1 F( T
公仔箱論壇4 H$ l7 j# U4 N% H0 \, l$ p4 m K
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