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大仁大贤者,非谦无以立系,非谦无以传言。谦言谨行多被世人看作修身养性之本,所以,谦谦君子的形象一直是国人努力做的。然而,谦虚慎行的处事原则是否有一定的标准,过犹不及的谦让是否会导致另一种状态的滋生,即“卑”。所以,我想,认真研究探讨一下“谦”的真义和内涵,是十分有必要的。公仔箱論壇% D6 t- W# [+ Y7 D- I
谦并非全是我们常规理解的——说话和气、面带微笑、没有架子等等。谦者乃众善之基,《荀子﹒非相》中曾提“兼术”思想,意指“君子贤而能容不贤之人,聪明而能容愚钝之人,博学而能容浅薄之人,精纯而能容杂驳之人”。谦的源本正式基于此,“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养成一种平和、不急、不躁的雅量,这也正事谦之要义。
+ b t) b3 d- ^4 u3 T: c公仔箱論壇 谦谨载福,做人厚道一点肯定会带来福气。在某些程度上,好人缘比能力更重要。所以,谦者应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方能不为人所笑。勿骄勿躁乃谦之长久之计。做到这一点,则需胸次浩大,能容人容事才能不骄不躁。
3 ~5 `* L! Y' u; o8 O. M4 Utvb now,tvbnow,bttvb 然,万物皆有度,过犹不及的道理大家一定非常清楚。过谦的最直接结果,往往是下无敬畏之心,且上无重用之念。在儒家看来,所谓中庸的中,即本体,亦即方法;而庸则即实用,亦即实行。中庸就是用于中,行于中的大道。所以,什么事即不能不及,也不能过分,谦虚过分了往往会变成虚伪,不能令人接受。' u/ K8 Z! ? b! c& X0 Z
那怎么才能做到一个纯正的谦那?其实并不难,在做谦时,加之“实、诚”二字足矣。实乃真实,诚乃诚信。剔除虚假成分,谦虚有度,人才显的堂堂正正,所以做一个真实可信的谦者,并不难,难则难在“度”的把握上。
" j( c9 Y' u$ r* O9 nwww2.tvboxnow.com 我的导师曾经说过,最重要的事就是做人,也是最高境界!他把教育分成三个层次,第三层次就是传授学生如何做人。养成一种有勇有谋的格局,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一种不卑不亢的举止,一种谦虚谨慎的做派,那么他便是仁者。: f! Q+ ~- Z8 M- x
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谦者便是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