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經濟合作利己利他
, 描述: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昨天結束亞洲之行,在日、韓、印尼及中國大陸的四國訪問中,尤以北京行最受關注。在此一密集拜會行程中,雙方行禮如儀,但謹言慎行,展現了小心呵護中美關係新起點的用心,並都釋出合作、對話、共抗全球金融危機的訊息;在具體共識上,除敲定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的4月歐胡會,美國還得到中方在一定原則下繼續購買美債的支持,中國則獲得美方「拒斥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的宣示。很顯然,經濟合作是美中發展關係的關鍵起點,但能否平順,則還有待觀察。
* u1 N0 g9 H9 Q. L) N5 Vtvb now,tvbnow,bttvb
% l* ?: c. T+ x美、中分別是全球第一、第三大的經濟體,一個已長期主導發達國家的經濟政策,一個是成就初現的開發中經濟體龍頭,經濟規模及貿易規範上的折衝,讓兩者本來就須經常交手;相對的是,美國是全球最大債務國,中國卻是美國最大債主,前者因低儲蓄高消費而寅吃卯糧、後者卻是高儲蓄低消費而高度依賴出口,經濟成長中的共生卻已演變成摩擦的來源。金融海嘯發生後,歐美金融市場的混亂,令美國代表的自由資本主義模式受到質疑,中國相對穩定的表現,則襯托出中央控制型資本主義的優點,令兩國在世界經濟的影響力消長,卻也增加了猜忌。
+ S5 L: W- T1 W6 X( E0 O# I- _
3 o- V8 x8 y0 P* W. q; v3 Ntvb now,tvbnow,bttvb這樣的氛圍讓兩國間的摩擦愈來愈多。最近的例子是美國財長蓋納在任命聽證會上,將金融危機歸咎於中國操縱貨幣,並立時引來中共總理溫家寶的嚴辭駁斥,反指美國卸責。在此之前,歐巴馬競選期間更曾明言,將訴諸世貿組織(WTO)的合法手段向中國施壓;事實上美國早就這麼做,近半年來針對中國製產品提出的傾銷、補貼調查正快速增加。另方面,北京也對美國讓雷曼兄弟倒閉、接管兩房損及中國投資利益的作法十分感冒,已減持在美投資,而其持有的鉅額美債會否鬆動,正受到高度關注。tvb now,tvbnow,bttvb5 X9 m, x( D E8 I. k! ?3 u* V
- |; [6 j& z" n; E/ b9 i4 P
一場金融海嘯,讓中美兩國間經濟發展的共生看得更清楚,但過度向一方偏斜的結構性矛盾也完全顯現,彼此都需要改變;但若是以壓制性作法強迫對方就範,由於雙方經濟地位已今非昔比,不只不會有結果,還會因兩大的對壘而將世界經濟捲入,全球經濟將同受其害。
& T) ]# c* |9 K) ktvb now,tvbnow,bttvb' m$ L C8 V; A' W0 ?' _$ H! a" ]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救難於當下,還是推動結構調整於未來,中美對彼此的需要更甚於以往;歐巴馬上兆美元的振興經濟方案沒有了中國的融資支持,可能波折叢生;中國的出口若因貿易主義高漲而崩潰,擴大內需的轉型工程也做不下去。中共商務部長陳德銘在20日希拉蕊到訪之際,於華爾街日報為文強調貿易保護主義無法拯救世界經濟,正顯露了中國的憂慮。所以,彼此心知肚明,這時不是鬥氣的時候,合作是唯一也是最好的選擇。& f1 Z6 U* G ?2 @; V; w$ z6 _
8 V5 m# n8 T( F q+ {$ Y" A
也因此,希拉蕊就任國務卿後的首度出訪,捨傳統的歐洲而就亞洲,並將北京列為壓軸,除代表美方對亞洲經濟實力的重視,也釋出與中國合作共抗危機的訊息,並有修補裂痕、重建對話機制的意涵。基本上,希拉蕊將此行定位為傾聽之旅,主要是了解亞洲的想法,再決定美國的下一步,因而訪問過程一片祥和,少了外交上的針鋒相對,多了經濟合作上的各取所需。但是,美國的下一步並不清楚,也讓中美關係的未來仍有不確定性,其中至少有三點尚待檢視。 公仔箱論壇& I+ A0 ]) w6 h5 U* A
tvb now,tvbnow,bttvb8 n; d3 K- W6 S: T9 R
第一個就是貿易保護主義。歐巴馬並沒有拿掉買美貨條款,而是以但書提供操作空間,其動用與否或會以其他合於規範的形式變相保護產業,這幾個月是關鍵。再一個是人民幣匯率,以現今金融情勢而言,人民幣持穩不只有利於中國推動經濟轉型,對全球經濟的穩定更為重要,如果此時人民幣加入亞幣貶值競賽,後果難以想像。最後就是4月的歐胡會,在此之前美中經濟對話機制的重建,則將決定兩強峰會的議題及目標,這對世界經濟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