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美洲] 哈佛研究:互聯網成外置記憶體Google改變人腦

古代人結繩記事,今天的 Google世代更將互聯網變成腦袋,成為主要記憶來源。美國哈佛大學等研究員發現,有了互聯網,尤其是搜尋網站 Google這個「外置記憶體」,人們往往只記得在那裏搜尋資料而不記資料細節,大大改變了腦袋記憶功能。
- i1 a6 t  J$ m9 [5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E1 y# [" y; p公仔箱論壇哈佛大學、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員,進行了四項測試證明這理論。第一項測試人們對電腦相關字的認識,是否較其他字快。第二項測試人們是否記得 40項明知將來要用的資料細節。第三和第四個測試人們對在網上那裏搜尋資料的記憶力,以及他們是否記得搜尋位置多於資料細節。tvb now,tvbnow,bttvb2 J! V. H6 k1 j' ~2 g+ p8 X$ W

+ Y( }$ u3 r' m% B記搜尋位置重於資料細節www2.tvboxnow.com4 c1 g8 Z: p7 |& b( k. X2 R
四項測試完成,結果顯示互聯網改變了人腦的記憶功能。先是人們對不會再用的資料記憶速度緩慢,有人「甚至索性不記不再有用的資料」,但記憶將來再用的速度較快。其次若人們預知可上網,他們會記得搜尋資料的位置,多於資料本身。此外,若可 24小時上網,人們「很少離線」,更記不起在未有互聯網的世代如何搜尋資料。公仔箱論壇! R7 z8 B! k' `$ @8 u9 D

) A5 w5 g, |3 O* d# }公仔箱論壇研究員總結報告稱:「互聯網的來臨,隨同精算搜尋器的出現,令獲取資料易如反掌。人們想得到資料,無需花很大力氣。我們可『 Google』舊同學,上網找文章或搜尋個別演員資料。」
, _: E$ r# x4 U9 m0 t. ~-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l, ?" t! |9 J
當人們遇到難題,每每第一時間想起上網找答案,大多不會嘗試記憶資料本身,反而傾向記憶可搜尋相關資料的位置,互聯網儼如人類的「外置記憶體」,把原應用腦袋載着的記憶,不再記着。
6 F& m8 e6 a) S' |7 ]/ Z公仔箱論壇
1 t7 F7 R! v* L" E$ F. E( _6 I' @8 {互聯網改變人腦記憶功能的課題,已不是第一次。美國技術專家卡爾( Nicholas Carr)去年出版的《 The Shallows: How the Internet is Rewiring Our Brains》一書,已提到互聯網令人腦重組,不再能長期維持集中力,接受測試的人思維有變,已不能好好閱讀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
哈佛研究:互聯網成外置記憶體Google改變人腦
; P; @7 i- M# v" R5 r( g# C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P1 x$ j% @* |; }+ J: ?5 @0 ?" u
古代人結繩記事,今天的 Google世代更將互聯網變成腦袋,成為主要記憶來源。美國哈佛大學等研究員發現,有了互聯網,尤其是搜尋網站 Google這個「外置記憶體」,人們往往只記得在那裏搜尋資料而不記資料細節,大大改變了腦袋記憶功能。公仔箱論壇% x1 ?7 x! z3 s9 y' P5 v

# B$ x0 v, P+ U哈佛大學、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員,進行了四項測試證明這理論。第一項測試人們對電腦相關字的認識,是否較其他字快。第二項測試人們是否記得 40項明知將來要用的資料細節。第三和第四個測試人們對在網上那裏搜尋資料的記憶力,以及他們是否記得搜尋位置多於資料細節。
& i0 K1 o! v* S( {/ h

( y# S$ T7 C* l* J8 `8 h記搜尋位置重於資料細節 放大圖片
0 @5 m* T- @& [; q0 V" E& }0 U+ c+ b! ]) h0 O2 I3 }# t4 G* v

7 ~! H( l+ P& l
5 i( q! D9 k! d( r9 ~- N& U: ?tvb now,tvbnow,bttvb
! \& h# O6 t( J( n* xwww2.tvboxnow.com四項測試完成,結果顯示互聯網改變了人腦的記憶功能。先是人們對不會再用的資料記憶速度緩慢,有人「甚至索性不記不再有用的資料」,但記憶將來再用的速度較快。其次若人們預知可上網,他們會記得搜尋資料的位置,多於資料本身。此外,若可 24小時上網,人們「很少離線」,更記不起在未有互聯網的世代如何搜尋資料。研究員總結報告稱:「互聯網的來臨,隨同精算搜尋器的出現,令獲取資料易如反掌。人們想得到資料,無需花很大力氣。我們可『 Google』舊同學,上網找文章或搜尋個別演員資料。」當人們遇到難題,每每第一時間想起上網找答案,大多不會嘗試記憶資料本身,反而傾向記憶可搜尋相關資料的位置,互聯網儼如人類的「外置記憶體」,把原應用腦袋載着的記憶,不再記着。互聯網改變人腦記憶功能的課題,已不是第一次。美國技術專家卡爾( Nicholas Carr)去年出版的《 The Shallows: How the Internet is Rewiring Our Brains》一書,已提到互聯網令人腦重組,不再能長期維持集中力,接受測試的人思維有變,已不能好好閱讀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英國《每日郵報》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