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7-17 05:35 AM 編輯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7 k) m8 _) D8 ]0 m! X
% K0 M( y: D4 v! t竊聽風暴——權力精英的傲慢假設 林 茵
0 a1 A! S3 \5 B, e Z" X. C1 Vwww2.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Y, Q" c, T% r' z) Z+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F6 _' X7 q2 v* E4 b# ~' t
9年前,一名13歲女孩失蹤遇害後被竊聽電話留言,是為藥引;168年歷史、全球最暢銷英文報章《世界新聞報》結業,是第一聲炮響。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6 o3 K# c4 A4 v) ?; c4 y
9 }' @# W: l# y9 ]0 h I$ W
沒錯,只是第一聲。點燃藥引的人預告﹕More to come。當輿論集中在鞭撻小報文化與傳媒道德之際,我去請教港大陳婉瑩教授的看法,她提議我不如仔細聽聽點藥引者怎麼說──www2.tvboxnow.com8 G2 {5 E2 O* V$ R9 A
tvb now,tvbnow,bttvb5 G9 K- ^$ T; @; t
「對我而言,這不是個別記者的操守問題。這是關於權力精英階層的故事。關於一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新聞集團、一個國家最龐大的警隊、最有權力的政黨,以及傳媒投訴委員會,他們如何結成同謀,令彼此能更便利地苟且偷安。」; J9 n' V, y% [, S4 N
* @, k4 Z0 ]6 V; _1 X# E2 gtvb now,tvbnow,bttvb「關於他們如何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可以逍遙法外、並想當然地以為欺騙世上其餘所有人完全沒問題──因為我們只是小人物,我們不會知道他們幹了什麼。由始至終最使我氣憤的一點,就是這些權力精英們的傲慢假設。」
6 @- O# ? A5 }# N2 Z( qwww2.tvboxnow.com7 l) L7 @* L7 P8 e8 D2 y) X+ F
是這一道氣,支持《衛報》偵查記者戴維斯(Nick Davies)度過四年的寂寞,鍥而不捨尋求真相,揭露傳媒史上最醜惡的一場竊聽風暴。
" `1 m2 I. D' L- i. O0 S( b; bwww2.tvboxnow.com1 a% ?5 h. F7 m: p6 E; S& R4 P
事情由2005年開始。《世界新聞報》一則關於威廉王子膝蓋受傷的報道惹起王室人員懷疑,認為只有竊聽才能知道這消息,要求警方徹查。結果07年該報政治版編輯古德曼(Clive Goodman)及其聘用的私家偵探穆爾凱爾(Glenn Mulcaire)罪成入獄,時任報館總編輯庫爾森(Andy Coulson)聲稱對下屬所為毫不知情,但又決定辭職,旋即被時為反對黨的領袖卡梅倫延攬為傳訊總監;卡梅倫當選首相後,庫爾森更入閣擔當首席發言人。www2.tvboxnow.com) Y9 t9 Q. F4 c5 \1 }
tvb now,tvbnow,bttvb* T& U; Q/ g: _
苦苦追查換來一片死寂
q a7 D, U; m* V9 \/ Q3 c/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眾漸漸淡忘往事,而戴維斯並不滿足,他相信竊聽應不是個別事件,於是依靠自己30多年積累的消息來源,循各渠道蒐集證據。2009年7月,他在《衛報》發表竊聽醜聞的首篇報道,揭露新聞集團竊聽數以千計的手機用戶、非法取得銀行、稅務、社保檔案等個人私隱資料,受害人包括多名政客、演藝界及球壇明星;他指出警方亦掌握這些證據,但沒有執法。光是其中三單個案,新聞國際便曾秘密付出共100萬英磅予受害人作「掩口費」,並成功令法庭與警方終止調查。而證據顯示,身為高官的庫爾森在任職《世界新聞報》總編期間亦與這些非法行為有關。
* M/ a/ ]! j( |! wtvb now,tvbnow,bttvb2 {) J l e' {
如此爆炸性的報道,戴維斯原期待可以一石擊起千重浪,引發數以百計受害人對新聞集團興訟、違法記者被捕、報館高層受查辭職。但這些通通沒發生,換來的是一片令人難堪的死寂。tvb now,tvbnow,bttvb% K8 w* }" Z9 O3 X) l. J0 d5 I0 P
' B8 l0 x6 Z. }8 d) l' A3 g- Ewww2.tvboxnow.com《衛報》總編魯斯布列查(Alan Rusbridger)憶述,當時倫敦警察廳宣布調查,然後只過了數小時,警方宣布行動結束,並無發現任何值得調查的事情。新聞國際趾高氣揚地指摘《衛報》妖言惑眾,其他行家亦冷漠以對。有國會議員私下表示同情,但沒有人願意走出來自找麻煩。
) `+ h2 s/ k2 C: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a) {+ b, v8 I4 t) F戴維斯深信錯的並不是自己,忍受覑對手奚落,兩年間不斷跟進事件,並發掘更多受害者資料、新聞集團及其同謀者的關係和犯罪細節等,持續地發表數十篇沒人關注的報道。tvb now,tvbnow,bttvb) v& c n$ ^ R
" _8 Y+ s; ^5 V
今年7月4日,他披露02年一名13歲女童道勒(Milly Dowler)遭綁架及謀殺後,《世界新聞報》竊聽女童的手機留言信箱,並在信箱已滿後刪除部分留言,以清出空間收集並竊聽更多信息;其家人及警方發現一度爆滿的留言信箱突然出現空間,以為這證明女童仍然在生,引致錯判形勢。4 \" p* ?+ R5 o. O/ r5 @. u* o% r. o
' N9 M J1 b0 mtvb now,tvbnow,bttvb
% y! Z1 T7 G+ {公仔箱論壇或許已習慣了公眾的冷漠,戴維斯沒有預計過報道會有如此強烈的反響。在此之前,公眾以為竊聽對象只限於政要名人,這群人有豐富的資源和能力追究相關報章、悍衛個人權益;當手無寸鐵的普通人——一個遇害女童的家庭也受影響,其後更揭出反恐戰陣亡軍人、恐襲受害者家屬皆被竊聽,大眾感到危機前所未有地切身,聲討和要求徹查梅鐸新聞集團的聲勢空前熾烈。
j4 @5 G+ d4 j. t3 v; d3 ^公仔箱論壇
7 v0 ]$ O- t# q% k. h- _" Etvb now,tvbnow,bttvb十天之內,卡梅倫與曾經無比親近的梅鐸陣營劃清界線,《世界新聞報》前主編及卡梅倫愛將庫爾森旋即被捕,《世界新聞報》結業,梅鐸收購天空電視的大計泡湯,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宣布介入調查美國國民被竊聽,以及美警涉嫌受賄事宜,而倫敦警察廳就數年來的疏忽連番致歉。tvb now,tvbnow,bttvb5 Y' t' i8 x3 A+ \
, l( P& l! C% \& y/ @為何警方沒揭露真相
b9 }* C9 d+ f/ o: e6 @* Bwww2.tvboxnow.com英國國會宣布就事件進行公開聆訊,梅鐸和幼子詹姆斯,以及新聞國際女總裁布魯克斯(Rebekah Brooks)都被傳召作供。聆訊一方面針對新聞集團及傳媒整體的操守問題,另一焦點是追查警方為何長久以來未有揭露真相、背後牽涉的利益關係。公仔箱論壇0 m9 C8 M e6 x# a6 B
: g0 k$ t/ `2 S, m1 y. L) ctvb now,tvbnow,bttvb「4年以來,警方表現可恥而不誠實,調查工作上徹底失敗,而這種失敗明顯源於恐懼,害怕為這權傾朝野的新聞帝國帶來麻煩,故沒有將他們繩之以法。對公眾、傳媒及國會發出的聲明裏,警方多次迴避,沒有坦白說出事實。」戴維斯說。
" E. i2 T4 e* Btvb now,tvbnow,bttvb
1 R$ m9 c. G2 k+ }警方的恐懼未必沒根據,《紐約時報》報道,06年警方就竊聽事件展開初步調查時,5名資深探員的手機便淪為竊聽目標,其中兩人的負面私生活更在報章上曝光,令人質疑警隊是否因而膽怯,以致其後的調查工作無疾而終。
M' I: @/ i$ f7 Y# _8 E# [4 v
" o9 m" v7 k( U! d9 P$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即使事件屬實,相比起梅鐸在政壇上呼風喚雨的影響力,透過竊聽報復區區幾名警員,大概只算小事一樁。梅鐸於1981年收購《泰晤士報》,大力支持時任首相的戴卓爾夫人削弱工會權力,開啟了英國官媒勾結的時代。1997年,梅鐸力挺工黨貝理雅出任首相,旗下媒體造勢推波助瀾,結束保守黨持續18年的執政;去年大選轉捧保守黨,於是又輪到卡梅倫上台。他當選後亦投桃報李,竊聽風暴引爆前,便多番迴護梅鐸的天空電視收購計劃,企圖讓已佔有4成英國報章市場的新聞集團勢力進一步膨漲。
2 @& U/ U. @3 s7 d8 J% n8 ztvb now,tvbnow,bttvb
. l/ A+ o# p. k. V" Y" Q儘管卡梅倫為求挽回形象而極速轉ɜ,但英國民眾想必不會忘記這位首相與梅鐸多年來的親密關係。時事評論員Peter Oborne一篇指摘卡梅倫「誤交損友」的文章引起英民熱話,內容指卡梅倫不單與梅鐸「契女」、新聞國際總裁布魯克斯夫婦過從甚密,而在他當選首相前,《衛報》總編魯斯布列查已透過卡梅倫的親信傳話,提醒他庫爾森涉及的不法勾當,惟卡梅倫當作耳邊風,當選後仍延攬他入閣。tvb now,tvbnow,bttvb. F+ a9 P/ h% A% R- h# p
: R$ C' e+ E. u2 w6 E+ \) ~隨覑這些來自新聞集團的密友陸續被揭出惡行,Peter Oborne認為卡梅倫已陷進陰溝裏難以翻身,竊聽風暴將令這位曾經年輕朝氣的首相面對民望轉捩點。
6 h3 i: D% y+ t" O; {/ Fwww2.tvboxnow.com
4 E+ G7 v! x! K9 D% D# otvb now,tvbnow,bttvb壟斷市場的媒體霸權
7 ~7 v9 x: h& ^* R5 \* x7 b9 r1 t公仔箱論壇令民眾徹底失望的還有監察機構——由英國傳媒業界自行成立的傳媒投訴委員會(Press Complaints Commission,PCC)。輿論紛指PCC是無牙老虎,09年《衛報》報道竊聽事件後只發過兩份毫無發現的報告,近日又突然承認被誤導,顯示由新聞界進行自我監管已不再可行。卡梅倫公開表示要建立一個獨立於政府和新聞界的法定監管機構,惟業界與公眾對「後PCC」年代的傳媒監察應何去何從仍存在分歧。
% k+ b! l/ g: Q/ a* {" r$ C* Utvb now,tvbnow,bttvb
1 g4 x. d- P- w1 `" a9 f twww2.tvboxnow.com英國警方、國會以至美國FBI的調查才剛開始,萬眾期待事件發展下去可揪出更多新聞集團、警隊與政界之間相互包庇的黑幕。在法律制裁之前,民眾已率先發動消費者力量,杯葛梅鐸旗下產品。據業界粗略統計,英國《太陽報》上周六銷量較今年2月下跌近一成,《泰晤士報》亦跌6.7%。facebook和twitter湧現杯葛梅鐸群組。新聞集團股價在美國和澳洲連日重挫,市值在短短4個交易日內蒸發約546億港元。儘管梅鐸開腔澄清,沒打算出售旗下幾份英國報章,但民眾都期待長久以來遭寡頭壟斷的傳媒業,能在竊聽風暴後迎來重新洗牌契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S6 p: y0 L( _6 ]* I, ?%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C$ z$ I) i W1 |' p( @, X
與香港傳媒競爭激烈、不擇手段谷銷量不同,陳婉瑩教授指出,梅鐸新聞集團能恣意侵犯他人私隱,卻是一媒獨大下,傳媒大亨勾結政權、警權互相包庇的結構性產物,這種被制度縱容下的為所欲為,亦是值得香港人警剔的地方。
2 d; S& W; }& S* @4 O. c% @ j8 ^# \/ ^* x7 r8 T
她認為,傳媒業界總是多元化為好,媒體之間的互相監察可補法律之不足,而新興的獨立與網上媒體,更是打破梅鐸一類媒體霸權的希望所在。不過,身處香港,我們走進任何一間便利店都能見到上百種不同的報章雜誌,壟斷市場的媒體霸權似乎並不存在。但種類甚多的報章雜誌為何都顯得面目模糊和同一化?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