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遜症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腦神經組織衰退疾病,大部分患者屬長者,亦有少數人於年輕時發病,可能與遺傳有關。柏金遜症暫時仍未有治癒的方法,但可透過藥物、手術及其他輔助治療減慢惡化。可是,藥物有機會帶來副作用,如出現不自主動作等,患者可考慮透過微創腦外科手術,把電極植入腦組織內,透過電線連接刺激器刺激腦組織,紓緩症狀及提高活動能力。tvb now,tvbnow,bttvb" f! E% C/ Z& v9 @; p
# V. w: K1 H$ u根據研究顯示,60歲或以上的人口中,約有1%為柏金遜症患者;部分較年輕發病的患者,可能於20至40歲期間開始發病。柏金遜症的病徵可分為運動障礙及非運動障礙,前者包括行動遲緩、僵硬、手腳顫震及容易失平衡;後者則包括便秘、嗅覺轉變及起床容易感到頭暈等。另外,有些患者亦會性情大變,晚期的患者更會出現幻覺。
4 A" R& a$ ]" ztvb now,tvbnow,bttvb
Y) ?* {* c) Q; f: H. I! c( xtvb now,tvbnow,bttvb柏金遜症主要因腦部缺少多巴胺引起,現時雖未有藥物能根治該病,但近年有研究指出藥物「雷沙吉蘭」或能延緩初發的病情繼續惡化。這種藥物能抑制多巴胺的分解,同時促進多巴胺的功能,有助保護患者的神經系統。tvb now,tvbnow,bttvb; H }+ p1 \- r+ p6 C
9 @) @- v2 C: l4 [1 O+ Itvb now,tvbnow,bttvb不過,對晚期柏金遜症患者而言,他們的起居生活及活動能力都會受到影響,更有些會患上抑鬱症。患者或需要使用藥力較強的「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及「左旋多巴」,惟不少患者服用「左旋多巴」一段時間後,都會出現不自主動作等副作用,對患者造成困擾。
5 [* u# F4 } k5 m公仔箱論壇
8 ^4 ^+ I. E% U) b' F公仔箱論壇患者可考慮透過微創腦外科手術,於腦內植入電極,透過電線連接到刺激器,刺激腦組織。刺激器的原理與心臟起搏器相似,醫生會把電極植入腦組織,再經導線連接到脈衝產生器,脈衝產生器就會產生電流刺激腦組織,紓緩柏金遜症的症狀及提高活動能力,患者亦有機會減少藥量。不過,此手術亦有風險,患者有機會出現發炎或感染,因此患者接受手術前應與醫生詳細商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