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全國選舉涉及到人們對未來的想像,而對華文教育政策來說,一個非國語政策的語言教育所帶出的疑問是:多語與民族國家建構如何成爲可能?如何回答這道問題,也正是單語、雙語或多語制等的不同政策結果。而這又不僅僅是政策走向的問題,更是與生活習性、身份認同以及認同的形式有關。www2.tvboxnow.com# r7 \& S# \& d4 Z$ g5 N
歸結馬來西亞政黨輪替失敗的成因,其中一項常見的解釋是缺乏鄉鎮選民的支持,且歸咎於競選活動與宣導不足。6 `# H. P3 z" E& k( P) i
華文教育的部分情况亦很相似,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放到論述優勢的位置,仿佛只要將自己的處境與認知傳達出去,想當然爾地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問題在於,事情並不總是如此地理所當然。
; ^. n% R. Z8 Y4 ]+ l公仔箱論壇語言政策攸關認同差異
, Y9 M/ d; ^3 i6 \- u/ |* L, U全國選舉涉及到人們對未來的想像,而對華文教育政策來說,一個非國語政策的語言教育所帶出的疑問是:多語與民族國家建構如何成爲可能?如何回答這道問題,也正是單語、雙語或多語制等的不同政策結果。而這又不僅僅是政策走向的問題,更是與生活習性、身份認同以及認同的形式有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 V% l, R, w- N1 w1 |# P
如果我們忽略這些見解在不同族群、階層中出現的可能差異,而只是「面向國家」,期待訴諸權力改變制度,略過不同身份認同與想像的討論,則不見得就能消解理解的差異,相反地,它可能激發右派、原教主義的反撲。
4 M. M& _0 W/ \5 h8 ]5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尤其可以發現的是,即便試圖從法律、制度下手,也受制於政治現實。自稱少說話,多做事的馬華公會選擇了在不觸碰最高旨意的前提下,放棄增建華小、獨中,而改以遷校、分校,以改變局部現狀。許多的舉止似乎在結果上取得成功,其以實踐之名義,在原先框架下探索出路。
% b: Z( p; s1 \5 h w0 B然而,不得忘記的是馬華公會本爲政黨,其改以順從政治現實謀求出路的行爲,恰好顯示其從政治抽離,吊詭地作爲「去政治化的政治」而存在。在其去政治化後,政黨自身的政治意義隨之剝離,取而代之的只有留在國陣聯盟內,作爲鞏固權力的存在。) X! o) e" D- H2 V) _: \; v4 y; y+ _' S
看見壓迫結構及潛在盟友
6 \1 u% T v; d" D% E) v. I3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個案研究的常見問題,在於容易忽略本身的普遍性,而誇大了自己的特殊性。將華教的處境放到馬來西亞的背景,尋找與他相似的對象,相信任何人都能聯想到淡米爾教育以及更多樣化的原住民教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w. d- s$ }* m. M9 p' d# O" Q
但是由於被誇大的特殊性,華教不僅使自己與他人形成隔閡,並且爲了維持特殊性,而使自己的形態固定下來。一方面限定了自身的變化,另一方面限定自己的群體——華文教育,抑或是以華人爲主的民族教育——而我們陷入這個漩渦時,又再一次使自己脫離自身所處的環境脉絡。公仔箱論壇5 w# ]% Q$ y8 r% |( D" \ t0 i; c
在近兩届的全國選舉,跨族群、語言的呼籲總是不絕於耳,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單打獨鬥的「受難者」不足以解决問題。人們已注意到聲稱自己爲「受害者」並不容易獲得支持,共同體的範圍必須擴大以贏得支持,例如對外說明受益者乃是少數,而彼此都是政策下的受害者。於是「受害者大聯盟」逐漸成型。其采用的是一種能普遍被接受的策略,如「不是反馬來人,只是反貪污」,但共同體的範圍拉到國家的層次,可以發現要從中直接取得共同善將會變得異常抽象,最後將與「一個馬來西亞」無異——人們已無從知道,究竟「整體利益」指的是誰?
) [) \5 J8 Z8 ~; m9 M7 m2 d吊詭的是,雖然明知如此,仍不改其志,但諸多嘗試只限於臨時的聯盟關係,而無法達到長期功效。其原因或許在於「大聯盟」誤以爲必須要使自己成爲一個目標一致的整體,如此一來,由於內部成員的擴張,所爭取與追求的將會是更爲抽象的「整體利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4 z9 E. W* ^
暫時性的結盟無法迅速獲得共識,但華教的權益仍必須回到馬來西亞的脉絡去思考。相比起同樣遭到邊緣化的教育,如淡米爾語與原住民教育,華教雖然艱難但已成長出自己的體系,其位置與目標更接近於當主流教育政策共享者。tvb now,tvbnow,bttvb* {* o: b' N a
但或許正是此一因素,華教昧於准主流的身份忽略自己與其他邊緣者所真正共享的乃是一種受到制度與習性壓迫的結構。只要使自己意識到這個受壓迫的結構,就能看見自己的鄰居、盟友(寂寞是沒必要的,邊緣站滿了人群),而前提是必須要有想像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 m& K, b8 ~, [5 a4 S

1 }$ ^+ F8 O. [( V公仔箱論壇選擇差異的自主權6 A) x5 A: f H2 p7 p& F% I
除非我們願意相信,所有的差異都只來自政黨操弄,不然我們必然發現彼此的身份認同、生活態度與所追求的目標都不盡相同。但這並沒有使我們變得舉步維艱,因爲關鍵並非消解彼此的差異,反之,我們更要發現這種差異。www2.tvboxnow.com; U& w. i, e! C- j' ^
若我們假裝差異是可以被消解,或放入到私領域掩蓋起來,則只是漠視或壓抑各自的差異。彼此的關係並非透過消滅差異以取得共識,不僅差異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能被消滅,而且,重要的乃是確認彼此的多元平等關係。
* H0 Z) P* F e( etvb now,tvbnow,bttvb不妨直接取一個看起來與華教毫不相關的群體——同志爲例。這兩者都有好幾處鮮明的共同特徵,例如都違反直覺與「常識」,華教的情况是多語教育無法塑造單語民族國家,即妨礙團結,而同志的情况則是無法判斷性向,會造成社會秩序混亂。9 D! l. j: V% w+ v* u# y
毫無疑問,華教與同志並非同等的事物,前者是教育,後者是性取向。但是,兩者之間又是否存在著關聯?
! d9 {9 E4 s* N" C; G( q有的,至少兩者在確立自身的位置時,都多少從承認個人有選擇差異的自主權的概念中推演出來的。這種結構上的相似,甚至可以找出華教與原住民、華教與流浪漢等各種組合,彼此之間的關係並不如想像中的遙遠。問題在於,我們是否承認這種關係,而無視這根本問題則是源自於對社會生活差異空間的抹殺。
. j: t5 [* e; w- F* x" h# {9 E2 {公仔箱論壇本文上述觀點源自差異政治理論的啓發。該理論認爲,傳統的自由主義式公民權利觀念雖然消除不同出生的不平等,但是忽略了現代社會內優勢社群與邊緣社群的權力宰製關係,因此强調必須正視社會中各群體的差異性。與傳統政治學强調的「天生」差別不同,差異政治特別看重「後天」形構的差異,它具有流動性和關係性。www2.tvboxnow.com1 J, f1 s3 B. i- R
營造認同差異的社會& I) E u5 u6 H! h- h
本文旨在說明,政黨如馬華公會成爲國家政策的「中立」執行者,其政治意識薄弱。而對於華教而言,若過於重視從制度上取得成果,就會發現也只是從制度上取得合法性,但那同樣地只是一種去政治化的過程,它假裝華文教育在馬來西亞社會乃是自明地具有論述的優越性,而無視其與不同群體的關係,尤其可能是具有爭議的。
# t( ?+ t; z: R# K# Ntvb now,tvbnow,bttvb華教的價值必須回到馬來西亞的脉絡以贏得共識,而同時,華教的目的並不是必然地要走向模仿主流或參與到壓迫結構中,反之,應該借由自身的位置,反身結合其他遭到政策與價值不公的群體,營造能够認同差異的社會。這裡所指的差異,並不意味著將它視爲不相關或歸屬在私領域即宣告完成,反之,華教與同志運動都同樣地使我們必須正視「政治生活就是保持差異」。
8 c6 s$ ]+ ?( d" K' C ztvb now,tvbnow,bttvb(編按:本文爲2014年華教節特輯文章之一。今年的特輯主題是「華教的新時代挑戰•族群認同與民主轉型」,由林連玉基金組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