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抗壓力弱誘發「心身症」?

一名50多歲的失婚婦人,多年來獨力將兒子撫養成人。她為了家庭,除了照顧兒子外,餘下時間只埋首工作賺錢,因此犧牲了擴闊社交圈子的時間。及後兒子長大成人,有自己的生活,與母親關係漸淡;她自覺缺少了兒子關懷的同時,剛巧失去工作,結果在雙重打擊下變得意志消沉,對身邊事物興趣盡失。與此同時,她的身體開始出現一些症狀如胃痛、肌肉疼痛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她輾轉求醫一年,後來被發現身體症狀在情緒激動及受挫折時才會出現,最終被確診患上「心身症」。幸經藥物、心理治療及社工輔導「三管齊下」後,病徵已消除及重過正常生活。
$ Y+ X# e- L- c, _6 l: Nwww2.tvboxnow.com
& b4 r. D" H3 y" A公仔箱論壇「心身症」其實是指因心理問題而衍生的生理性症狀,雖然目前未有數據反映「心身症」的普遍性,但它在本港其實十分常見。患者的個性多是不能接受挫折,較自我中心;或來自破碎家庭、曾與配偶離異的人;或患上牛皮癬、濕疹、胃潰瘍病人。然而,一般人未必會察覺自己患有此病症,而是當面對壓力時會選擇逃避,令病情更加嚴重。3 m7 K; X7 p  }( h0 c
www2.tvboxnow.com% X8 Q5 M0 V: I/ }  |, J
當患者緊張、情緒低落,或面對逆境時,便會誘發身體出現不同的症狀,如扁頭痛、慢性背痛、咽喉不適、心跳加劇等等。此病症一般都有一定的病理基礎,惟沒有明確的成因,所以患者在被確診前會誤以為自己身體上出現毛病,即使花掉時間金錢,遍尋名醫也無法根治。
) W1 w# k- I( ]5 T3 R
! L& j6 r- ]' B8 u) i醫生經了解患者的家族歷史、成長背景及性格後,通常會發現誘發「心身症」的「蛛絲馬跡」。一經確診,患者需接受藥物及行為治療以至催眠治療等,療程約為1至3個月。短期內醫生或會向患者處方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調節劑以紓緩病情,但要根治,必須接受認知行為治療以至催眠治療等,配合社工、心理輔導員、家庭成員等的多方支援。
% E- b4 F) m5 A0 N7 f公仔箱論壇
4 A0 h6 f8 }( N& ltvb now,tvbnow,bttvb臨床上,不時遇到一些患者在用藥後痛症減退後,便以為「藥到病除」而自行停止治療,因此醫生必先要透過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讓他們進一步認知此病症是需要心理上的治療。上述治療方法都是以減少病徵為最終目標,務求盡量減低對家庭、生活等影響。
" E) S5 [# Y, K% |. q" awww2.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1 i! B3 E/ W" }' N
為患者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案,是醫生的職責所在,不過,單靠醫生的力量,並不足以為「心身症」的患者達到上述的目標。因此社工、心理輔導員、家庭成員等在這方面均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為患者建立一個互信環境,對他們減少病徵有莫大幫助。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